納稅拼音[nà shuì]
納稅是指稅收中的納稅人的執行過程,就是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壹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壹部分繳納給國家。
引證解釋:指繳納賦稅。
唐·杜荀鶴?《山中寡婦》詩:“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徵苗。” 北宋·蘇軾?《吳中田婦嘆》詩:“賣牛納稅拆屋炊,慮淺不及明年饑。”
茅盾?《子夜》八:“農民騷動,幾千畝良田眼見得已經不能算是姓馮,卻還得姓馮的完糧納稅。” 楊振聲 《漁家》:“這漁旗子稅總是要納的,難道妳說沒有飯吃,就不納稅了麽?”
已辦理稅務登記,年應納增值稅銷售額未達到前項規定的定量標準的小規模企業,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按照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準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的,可以向主管國家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增值稅壹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已辦理稅務登記,年應納增值稅銷售額達到規定標準的個體經營者,能夠按照會計制度和稅務機關的要求準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可以向主管國家稅務機關申請辦理壹般納稅人認定手續。
納稅人總分支機構實行統壹核算,其總機構年應稅銷售額達到定量標準,但分支機構年應稅銷售額未達到定量標準的,其分支機構可以申請辦理增值稅壹般納稅人認定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