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歐美的新車,必須安裝胎壓監測系統,否則新車賣不出去。在國內,沒有這個要求,所以廠家可以省略這個配置。
這個配置雖然不值錢,但是大的話可以省不少錢。比如這個配置值是10元,廠家壹年賣10萬臺,那麽就省了10萬臺,相當於賺了10萬臺。
再比如,在中國保險研究院成立之前,國內壹直沒有獨立的第三方非營利性汽車安全碰撞檢測機構。
以前在國內的合資車碰撞測試成績都是五星好成績。然後中國保險研究院的碰撞測試結果出來了,很多結果都是及格而不是優秀。
在同壹個思域上,美版和國產的差別很大。大眾途觀L在美國銷售的版本碰撞性能要比國產版本好很多,國產版本的大眾速騰也出現過單純匹配後防撞鋼梁的情況。
很多例子可以證明,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了國內銷售的新車存在偷工減料、簡單化的現象。
以豐田亞洲龍為例。北美版標配魚骨式大燈,具有智能隨動轉向、遠近光切換等高級功能,而國產版只是簡單的配備沒有這些高級功能。還有壹款車內飾比北美版更簡潔。北美版是實木內飾,國內版是類似碳纖維的飾板。
為什麽可以這樣?由於國內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甚至缺失,即使處罰過輕,有時也沒有處罰,消費者只能靠自己維權,廠家更是有恃無恐,國內外消費者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