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對象和範圍:
(1)1981年後出生,1個月。
(二)從事基礎理論研究、科技創新等工作,壹般應獲得博士學位。
(三)遵紀守法,具有“敬業、創新、求實、合作”的科學精神,堅定的政治道德、優秀的學術道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作風正派。
原則上,申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下人員不納入申報範圍:獲得國家人才計劃資助、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傑出(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上海市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原件)、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原件)資助的人員。
推薦方法:
(1)審查和建議
搭建文化政治、教育、科技、產業、金融、城鄉治理、健康、國資、融合等九大推薦平臺。
1.文化思政平臺由市委宣傳部牽頭,負責推薦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文化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體育、法律等領域的青年人才;
2.教育平臺由市委教育衛生領導,負責推薦高校青年人才;
3 .科技平臺由市科委牽頭,負責科研院所青年人才的推薦;
4.產業平臺由市經信委牽頭,市商務委配合,負責推薦在滬央企、民企、外資等企業青年人才;
5.金融平臺由市金融工作黨委牽頭,負責推薦金融、會計等領域的青年人才;
6.城鄉治理平臺由市建設和交通工作黨委牽頭,市農業與農村委員會配合,負責推薦城市治理、建設、交通、管理、航運、農業與農村青年人才;
7.健康平臺由市衛生健康委牽頭,負責推薦醫療衛生領域青年人才;
8 .國資平臺由SASAC牽頭,負責國有企業青年人才的推薦;
9.綜合平臺由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采取“提名+評審”的形式,為國防科技、基礎研究等重大項目推薦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