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講堂 - 《合同法》第36條解讀

《合同法》第36條解讀

第三十六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但壹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

法律含義解釋:本條是關於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而未采用的合同如何成立的規定。

當事人未按規定或約定使用書面形式,但壹方已履行主要義務,另壹方已接受行程,當事人以行為表示接受合同時,合同成立。主要原因是: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的,當事人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在未采用書面形式之前,應推定合同不成立。

但是,形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當事人之間有沒有合同。合同形式只是當事人意誌的載體,法律要求也是為了保證當事人的交易安全。當事人壹方按照約定履行了主要義務的,

擴展數據:

經公證或批準的合同:

合同公證是國家公證機關根據合同當事人的申請,對合同的真實性、合法性所作的證明。經過公證的合同具有很強的證據效力,可以作為法院判決或執行的依據。依法或者按照約定應當辦理公證的合同,未經公證的合同無效。

合同鑒證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國民經濟部門應合同當事人的請求,依照法定程序,對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合同進行的鑒證。鑒定機關認為有必要修改合同內容時,有權要求雙方當事人補正。鑒定機關也有權監督合同的履行,因此鑒定具有行政監督的特征。

合同審批是指當某壹類合同或壹定金額以上的合同根據國家法律或主管機關的規定必須經主管機關或上級機關審批時,此類合同未經上述單位審批不能生效。比如外貿合同要依法審批。

百度百科-合同法

  • 上一篇:公檢法與政法委的關系
  • 下一篇:兼職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