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適用法律不同。贈與合同適用民法典的規定(民法典之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除了《民法典》之外,慈善捐贈還必須受《慈善法》的規定管轄。慈善捐贈由具有稅前扣除資格的公益性社會組織進行的,還應當適用《公益事業捐贈法》和稅法的相應規定。
第二,贈與合同是雙方的法律關系,調整的是贈與人與受贈人的關系;慈善捐贈是壹種三方法律關系,調整的是捐贈人、慈善組織和受益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第三,贈與合同中的受贈人在合同履行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可以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所收受的財產;捐贈的慈善組織雖然也取得了財產的所有權,但既要遵循慈善組織的宗旨和業務範圍,又要符合捐贈人的意願,同時還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強制性年度支出限額和管理費標準的要求。
慈善捐款的接受者
《捐贈慈善法》規定,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體現了捐贈的自主自願原則。需要註意的是,無論捐贈人是否通過慈善組織捐贈,都可能享受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符合條件的慈善組織進行捐贈,捐贈人可以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捐贈財產可以在法律規定的比例內稅前扣除,超出部分可以結轉下年甚至更長時間。
但捐贈人直接捐贈給受益人,與民間贈與沒有太大區別。除特殊例外,捐贈人很難獲得稅前扣除和其他稅收減免,受益人也很難獲得慈善法規定的稅收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