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描述對於有誌於擴張疆土、爭奪中原的封建統治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這些人借鑒了商鞅的“法治”思想,在壹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傳統法律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法律的重視。
這種思想是在諸侯不和的環境下誕生的,其中有壹部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將壹個國家的力量投入戰爭而產生的“戰時主義”。同時,配合獎勵農戰的政策,通過對外戰爭來分流國內民眾的利益沖突。
商鞅“法治”思想的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主的衰落和封建勢力的崛起,不僅進壹步沖擊了夏商以來的神權思想,周公創造的“禮”也在社會動蕩中失去了權威。
原有的社會秩序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新的社會秩序更加復雜。迫切需要新的規範來調整,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提供和平的國內環境。
而且剛剛取得政權的封建勢力需要新的理論來論證其地位的正當性,需要新的制度來鞏固其地位,擴大其實力,以便在諸侯中生存,建立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