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正確的嗎?然後再去思考,去驗證自己,妳會得到自己的答案。寫出來有什麽意義?以前的自己也經常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經歷了壹些事情之後,發現真正去做了才知道,看似無意義的事情也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我身邊有壹個朋友。他從小就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典型的好孩子。童年時,因為父母要維持家庭生活,他被交給奶奶照顧,但因為孩子多,奶奶根本看不到。帶著他壹個人玩,父母在田裏幹活,他在田裏玩泥土,有時候吃到嘴裏。當他有壹個弟弟時,他更多的任務是照顧他。那時候他才四五歲,經常用白糖泡饅頭餵弟弟。在他的記憶裏,更多的是和弟弟在壹起,壹起玩,壹起哭,有時候還會被誇像女生壹樣體貼。父母要少操心多少?
七八歲開始做家務,從掃地洗衣服做飯到做飯。我沒有落後。當我看到父母回家時,我正提著水和米。他很驕傲,但是到了上學的年紀,弟弟沒人照顧,上學的時候還要照顧,有時候尿褲子了也要馬上回家處理。偶爾,我會生氣。為什麽奶奶不能幫忙照看弟弟,我爸媽也不管!還沒有和父母產生芥蒂,但是感覺和父母很親近,想得到更多的鼓勵和欣賞。親情也是最強的時候。什麽時候開始改變的?
小學的時候,認識了壹個更懂得鼓勵學生的女老師,這讓他的內心發生了壹些變化。有時候我總在想,為什麽我媽就不能像老師壹樣。學習不需要的東西,往往是做不到的結果。隨著次數的增加,對母親的怨恨也在增加。妳開始懷疑我是我親生的嗎?
上初中,住在外村,壹周回壹次家,剛開始挺好的。隨著我越來越接近學校生活,我的性格和視野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心裏的竊竊私語更不願意告訴父母。感覺家庭關系變得很淡,更多時候是寫進日記裏。還有寄給小學老師的信,更多時候成為期待回信的美好體驗。偶爾去朋友家做客,能看到成堆的筆記本和舊信封,說起他就滿心歡喜。
上了高中,到了壹個新城市,恨不得永遠不回家,極度不願意面對父母。因為更多的是嘮叨,和各種生活在壹起有多難,壹定要好好學習,盡可能的節省。。。。那時候只有芥蒂,缺乏壹種親近的感覺,距離也漸漸的越來越遠。
上了大學,發現父母完全活在另壹個世界,能有親密有愛的交流是壹種奢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把缺乏的情緒交給學習和各種活動,假裝問題不存在。
工作後,除了業績目標、工資、愛情,我沒有花時間在父母身上,完全失去了父母的立場。直到愛情之路狀況不斷,壹段感情無法長久,我才開始埋頭尋找真正的根源。我發現了親情的重要性,體會到了它壹路走來給我帶來的改變,我壹定要好好經營,用心保護,深深感激父母的大恩大德。
還有其他精彩的故事嗎?怎麽變的?稍後會繼續更新,謝謝大家的關註和支持。謝謝妳
閆剛剛~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