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區是指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病例的發現點、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其周邊為封閉區域。實行“封閉隔離、留院觀察、上門服務”的管理措施。壹般會分別在休市日1、4、7、10、14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封閉區內的人除了接受治療外,不允許離開這個區域。
封閉控制區是將陽性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和暴露於高風險人群的居住、工作、活動及周邊區域劃分為封閉控制區。實行“只進不出,不聚集”的管理措施。通常情況下,在關閉後的第0、4和7天,會對65438+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暫時關閉轄區內的經營場所和棋牌室、活動室等非必要的文化、體育、休閑娛樂場所。除了醫療救治,封閉控制區內的人員不允許離開這壹區域。
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根據情況將防控區劃分為警戒區,實行“兩點(居住點-工作點)非必要不離開”的管理措施。24小時內進行1核酸檢測,確診前在家監測結果,然後根據情況調整防控措施。
法律依據:
新冠肺炎疫情危險區的劃定及控制方案
第壹
(1)高風險區域。
1.劃分標準。原則上,感染者的生活場所,以及工作場所、活動場所等人員活動頻繁、疫情傳播風險高的區域,均列為高危區域。高風險區域壹般以單元和建築物來定義。在疫情傳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播的情況下,可適當擴大高危區域範圍。可以根據流量調查和判斷的結果動態調整風險區域的範圍。
2.防控措施。實行封閉管制措施,期間“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如果在圍堵期內發現新的感染者,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將組織風險研判,按照“壹區壹策”的要求,可全部或部分延長原圍堵區的圍堵時間。
(2)低風險地區。
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區域劃為低風險區。實施“個人防護,避免聚集”,48小時內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離開城市。
高危區域全部排除後,各縣(市、區、旗)將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三)劃定風險區域的主要考慮因素。
高危區和低危區的劃定,由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組織專家組進行,省級聯防聯控機構(領導小組、指揮部)進行指揮,並給予專業指導和支持。具體來說,可以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1.生活條件、生活環境和自然屏障(道路、河流、山川等。)周圍的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2.人群防護、人群聚集、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與相關區域其他人員的接觸頻率。
3.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工作和活動時間和範圍,以及相關場所的密閉和通風情況。
4 .發現疫情後開始調查的時間間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