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綜合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意見》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針對用工管理和工資支付不規範的行為,進壹步明確要落實包括建築領域施工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依法按月足額支付工資的主體責任,強調施工總承包企業對承包工程農民工工資支付負總責。
2.針對部分企業工資支付主體責任難以落實的問題,要求完善工資支付監控保障體系。“鑒於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往往是捆綁在壹起的,為了保證工程款中的人工費不會被挪作他用,在總結壹些地方經驗的基礎上,特別提出建立健全農民工工資(人工費)專賬管理制度, 推進農民工工資與工程材料工資分離,要求施工單位按照合同約定的比例或總承包企業提供的金額,將工程款中的人工費單獨劃入總承包企業在銀行設立的農民工工資賬戶。
3.完善企業守法誠信管理制度,建立拖欠工資企業“黑名單”制度,建立健全失信企業聯合懲戒機制,讓失信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壹處違法,處處受限”。
4.針對建築領域市場秩序不規範的問題,提出了加強建設資金監管、規範工程款支付結算、改革建築領域用工模式等政策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拖欠工資問題。
二、農民工被拖欠工資怎麽辦?
農民工作為弱勢群體,普遍被單位拖欠工資。在這種情況下,建議農民工通過以下方式支付:
1.與用人單位協商:如果有工會,可以先向工會反映情況,通過工會與用人單位協商;單位未建立工會組織的,也可以直接找用人單位協商;被拖欠工資的勞動者也可以聯合起來,向用人單位提出集體談判要求,向其施壓。
2.采取行政解決方式: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隨著對工資問題的日益關註,各地勞動局基本上都有專門處理此類投訴的部門。
3.收集相關證據,如工資條、打卡記錄、工作服、工作資料、證人證言、錄音等能證明妳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要求單位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委托律師追償,通過律師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