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公眾利益的;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第五百九十七條第壹款因出賣人未取得處分權致使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能轉移的,買受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詳細分析: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買賣合同,是沒有其他瑕疵的有效債權合同。
2.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的區別。即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是確定買賣雙方關系的債權行為,而將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的行為是物權行為。
即使無權處分的出賣人已將作為標的物的動產交付給買受人,且該不動產已過戶至買受人名下,這種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處分行為,因無處分權的債權合同而無效,但仍屬效力未定的處分行為, 該合同經有權處分人追認後生效,生效後買受人可以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
3.由買方善意取得。雖然上述處分的效力具有不確定性,有權處分的人也可能不予追認,但本案中的買受人受到物權善意取得制度的保護。即善意買受人可以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不論出賣人是否有權處分,也不論有權處分人是否追認。善意取得後,原所有權人可以向無權人主張侵權損害賠償或者違約責任。
4.無權處分合同和強制履行合同。無權處分的買賣合同雖然有效,但如果業主或其他* * *人(出賣人單獨出售* * *房產)不同意不交付、不轉讓而出售,買受人請求判令強制出賣人履行合同義務(即交付、轉讓)的,不予支持。因為此時買賣合同有效,但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是需要取得有權處分人同意的處分行為,出賣人將標的物所有權轉移給買受人的合同債務屬於第五百八十條第壹款規定的法律上不能強制執行的債務,不能裁定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壹百四十三條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壹)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壹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壹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益的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其他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生效。
對方當事人可以督促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予以追認。法定代表人未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權予以撤銷。撤銷應通過通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