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銀行金融糾紛案件統計

銀行金融糾紛案件統計

案例1: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虛假理財案

2017四月中旬,民生銀行北京航天橋支行被爆?假理財?案,涉案金額約6543.8+0.65億元。本案中,天橋支行行長張穎使用偽造的理財合同和銀行印章,騙取客戶理財資金。張穎通過控制他人賬戶作為資金歸集賬戶,編造虛假投資理財產品、理財轉讓產品。他本人或指使支行個別員工尋找目標客戶,非法集資客戶資金歸個人支配,部分用於投資房地產、文物、珠寶等領域。募集資金沒有進入民生銀行的會計系統。

案例二:招商銀行6543.8億理財產品代銷違約。

2013年9月,招商銀行發售壹款理財產品,號稱投資於聯想的基金項目,收益約為11-13%。2065438+2006年9月未能提現,延期壹年後2065438+2007年9月仍未支付。

該產品已投資6個項目,其中3個項目已退出;但對融眾小貸(二期)、中聯重科、上海裕豐的投資未能退出,2018年初仍未退出。該事件被各大媒體曝光後,招行表示不存在報道中提到的違約情況。他們在向投資人介紹產品時,充分揭示了產品的投資風險,所有投資人也書面確認。

案例三:浦發銀行理財產品代銷違約。

2018 10,浦發銀行銷售的壹款理財產品被曝違約。該產品源於飛馬投資於2016年9月至2011年6月發行的4只私募可交換債券,票面利率為3%,期限為3年。西部利得基金就是據此成立的?西立德-飛馬分級資產管理計劃?1至5號基金專戶產品投資於三只可交換債券,總規模1.5億元。產品的A級份額全部由浦發銀行發售,總銷售規模約為11.25億元。可交換債違約後,西部利得基金設立的5個專項基金賬戶產品被踩踏,浦發銀行代銷違約規模超過6億元。有投資者稱,浦發銀行客戶經理在向其銷售時,違規稱其為保本產品。也有投資者表示,浦發銀行未按照相關規定對理財產品銷售過程實施同步錄音錄像(簡稱?雙重錄音?),直到發生違約事件才補上應急記錄。?

以上是銀行理財糾紛的相關分享,想送給想理財的朋友。希望對妳有幫助!

  • 上一篇:有婚禮沒領證怎麽離婚?
  • 下一篇:可以直接申請法律援助起訴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