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如何解決保理合同糾紛

如何解決保理合同糾紛

法律分析:實踐中確實存在壹些保理商與交易對手構成基礎合同,以保理的名義借款。對此,應從是否存在基礎合同、保理商是否知道虛構的基礎合同、雙方之間的實際權利義務等方面查明事實,審查認定合同的性質。如果真的叫保理,實際上是借款,仍應根據借款合同確定案由,據此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保理合同涉及保理商和債權人之間以及保理商和債務人之間的不同法律關系。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基本合同是保理成立的前提,債權人與保理商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轉讓是保理關系的核心。就合同的效力而言,只要不存在民法第144、146、153、154、497、506條的無效情形,就應當認定為有效。至於未來債權能否作為保理合同的基礎債權,只要訂立保理合同時基礎合同對應的應收賬款債權存在,即使保理合同轉讓的債權尚未到期,也不應據此否定保理合同的性質和效力。

基礎合同的存在是保理合同的前提。但是,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主從契約,而是兩個相對獨立的契約。應該指出,這兩項關於權利和義務關系的協定是有牽連的。實踐中,如果保理公司明知基礎合同中的應收賬款債權不可轉讓,應註意:

壹方面,上述約定當然不影響保理合同的效力;另壹方面,如果保理商基於保理合同向基礎合同的債務人主張債權,則不能約束債務人,債務人仍可抗辯。債權人、債務人和保理商對變更基礎合同有約定的,按其約定辦理。如果沒有三方協議,債務人在保理商獲得債權後,與原債權人變更基礎合同,導致保理商無法實現保理合同的目的。保理商請求原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解除保理合同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

法律依據:《民法》

第七百六十壹條保理合同是指應收賬款債權人將現有或已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為應收賬款債務人提供融資、管理或催收應收賬款、支付擔保等服務的合同。

第壹百四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壹百四十六條行為人和相對人出於虛假意思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意思表示隱匿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壹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強制性規定不使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壹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497條?有下列情形之壹的,格式條款無效:

(壹)本法第壹部分第六章第三節和第五百零六條規定無效的;

(二)提供格式條款的壹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或者限制對方主要權利的;

(3)提供格式條款的壹方排除對方的主要權利。

第506條?本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壹)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

  • 上一篇:簽訂國際貿易合同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 下一篇:請問惡意詆毀是侮辱他人,侵害其名譽還是其他權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