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援助 - 防洪減災的非工程措施有哪些?

防洪減災的非工程措施有哪些?

防洪減災措施是指縮小洪水範圍,減少洪水災害損失的具體方法和手段。防洪減災非工程措施是相對於防洪工程措施而言的,通常是指通過法律法規、行政管理、經濟杠桿、科學技術等手段減少洪水損失的措施。壹般包括防洪法律法規、洪水預警預報、洪水風險分析與管理、洪水保險制度、防洪指揮調度、搶險救災和災後恢復等。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體系。通過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力,防洪減災走上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中國先後制定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蓄滯洪區運行補償暫行辦法》等防洪減災相關法律法規,對規範各種用水行為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在洪水到來之前,利用衛星、雷達、計算機等進行綜合處理,將遙測采集的水文氣象資料通過無線電系統傳輸,從而準確預測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洪水到達時間、洪水歷時等洪水特征值,密切配合防洪工程進行洪水調度;及時對被淹區域進行警戒,組織居民疏散和救援,減少洪水損失。進行洪水風險分析和管理。洪水分析與管理是指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洪水災害的損失,分析洪水災害的大小並采取相應的對策,對受洪水威脅地區的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的綜合管理。洪水風險與管理在時間上貫穿於洪水災害的全過程,包括災前日常管理、災中應急管理和災後管理。主要內容包括:確立管理目標、識別、分析和評估風險、制定管理計劃、做出管理決策、制定管理計劃和評價管理效果。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用防洪工程措施控制洪水是有限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作為減少洪水的綜合措施之壹,越來越受到重視。
  • 上一篇:如何在公司做團隊建設活動?
  • 下一篇:稅收法律關系是什麽?有什麽特點?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