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中國的農地制度”
《天朝天目制》是太平天國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是洪秀全根據《原道救世》、《原道醒世》中闡述的平等思想提出的。
於1853年(太平天國三年)天京(今南京)建立後頒布。主要內容:
1.宣布所有的土地和財富都屬於皇帝。確定“天下所有田,天下所有人壹起耕”,“天下所有田壹起耕,天下所有糧壹起吃,天下所有衣壹起穿,天下所有錢壹起用”的原則。規定“各場分九等”“各場分:按人口,不分男女‘半醜’”。
2、規定縣以下的行政制度,設立各級鄉官,並規定鄉官的升、降、獎懲。25戶為“二”的地方,設“二司馬”,管理生產、分配、教育、宗教、司法和地方武裝。
3、規定余糧、余糧款上繳“國庫”的辦法,每次農副業收獲後,扣除口糧,其余按制度送“國庫”。
4.廢除買賣的封建婚姻,規定“天下壹切婚姻,不分富貴”。太平天國雖然在其占領區多次頒布,但並沒有實行平均分配土地的規定。
二、《資深部長新篇章》
洪仁玕撰寫的《資政新篇》,出版於1859(鹹豐九年)。洪仁玕於1859年4月稱王,為國政宰相。他向洪秀全提出了改革內政、建設國家的新計劃——《資政新篇》,經洪秀全批準後作為公文正式頒布,是太平天國後期的重要文件。
《資政》新篇章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它是近代中國先進人士最早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綱領,反映了當時中國先進人士向西方求實,探索救國救民之路的迫切願望。
但是,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沒有付諸實踐的客觀環境和條件,它並沒有在太平天國革命的發展中發揮顯著的作用。
擴展數據:
太平天國運動頒布的《天朝天目制》和《子鄭新篇》是農民階級的偉大創造,給了他們壹定的物質利益,反映了他們對自由平等的強烈渴望。
《中國土地制度》是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第壹部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歷史上第壹部農民起義軍關於土地分配的具體方案,體現了平等的思想,對其起到了壹定的推動作用。
資政新篇批判基礎抑末,尊重科學技術,提倡興辦企業,提倡工商業利潤,鼓勵民間資本,這是順應歷史潮流的要求。其發展資本主義的計劃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終結。
百度百科-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