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醫生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和規範有哪些?

醫生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和規範有哪些?

根據醫療衛生管理法規,它包括以下幾個層次:

(1)醫療衛生法。

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頒布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食品衛生法、藥品管理法、國境衛生檢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紅十字會法、母嬰保健法、獻血法、執業醫師法、職業病防治法等。此外,刑法、民法通則、婚姻法中也有關於健康的規定。

(2)行政法規。

指國務院制定頒布的規範性文件,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血液制品管理條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等。

(3)部門規章。

指衛生部制定並頒布或衛生部與有關部、委、辦、局聯合制定並頒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範性文件,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全國醫院工作條例》、《醫院工作制度》、《醫院工作人員職責》、《醫療機構基本標準(試行)》、《診療科目目錄、 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醫師執業註冊考試暫行辦法,傳統醫學生和有真正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醫師執業註冊中的執業範圍。

論診療護理規範和常規。

通常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診療護理規範和常規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制定的各種標準、規程、規範和制度的總稱,如臨床輸血技術規範、醫院感染管理規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醫療機構診療器械應用規範等。從狹義上講,診療規範和常規是指本機構醫務人員在醫療、護理、檢查、醫技診療、醫療用品等方面應當遵循的工作方法和步驟。狹義的診療規範和常規包括從壹般臨床問題到專科疾病,從病因診斷到護理治療,從普通診療技術到高科技診療技術。

論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

1988年2月發布的《醫務人員醫德規範》及其實施辦法規定,醫生的職業道德應當是:救死扶傷,踐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權利,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平等對待患者;服務文明禮貌,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體貼患者;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以醫謀私;為患者保守秘密;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團結合作;嚴謹求實,銳意進取,鉆研醫術,精益求精。1997 65438+10月,《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發展的決定》提出,醫務人員要樹立“救死扶傷、忠於職守、愛崗敬業、滿腔熱情、開拓進取、精益求精、甘於奉獻、文明行醫”的行業風尚。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即醫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素質,是醫務人員行為規範的總和,是指導醫務人員從事醫療活動的行為準則。《執業醫師法》提出“醫師應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執業水平,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拯救生命、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並規定“樹立職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服務患者”,這是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履行的義務。

醫療衛生行業以患者為服務對象,服務目的是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因為醫學是壹門快速發展的學科,是技術最高科技最復雜,應用最快的學科,而且醫學信息不對等,患者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所以社會對衛生系統的要求比其他行業更高,也更嚴格。醫務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還要樹立良好的醫德,增強責任感,恪守職業道德,才能更好地履行救死扶傷的職責,減輕患者痛苦,促進身心健康。

  • 上一篇:包頭市河道管理條例
  • 下一篇:疫情防控主題教育班會教案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