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國是壹個君主立憲制國家。
國家元首君主(英國女王)
政府首腦、總理
英國女王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對朝不理政”。王室作為名義上的國家領導人,只是象征性的,實際權力掌握在首相手中。君主在禮儀和形式上仍然是至高無上的,在國內和國際國事中享有榮譽和尊重。根據英國憲法,國王有權任免首相、大臣和高級法官;有權召集、終止議會會議和解散議會;有批準和公布法律的權力等等。事實上,國王的合法權力早已割讓給內閣。國王的政務由內閣安排。就連英國國王接待國內外政要也必須由內閣安排,英國國王成了壹個虛擬的王座,完全受制於內閣的安排和控制。
2.議會?國會
英國議會是資產階級議會的鼻祖,被譽為“議會之母”。它的歷史是資產階級議會中最長的。它由下院和上院組成。
下院(平民院)議員任期五年,任期屆滿時全部連選連任。
下院的職權主要是:立法、監督政府和監督財政。
上院(上議院)成員不是選舉產生的,而是由皇室後裔、世襲貴族、教會大主教等組成。在早期的議會中,上院的權力和地位遠比下院重要。今天,上下兩院的地位正好顛倒。上院的職權主要包括“延緩否決權”和“通過權”。“延期否決”是指上院不能否決下院通過的法案,只能將法案推遲壹年生效。“通行權”
上議院1000多名議員只要30名議員同意就能通過。
3.內閣和首相
內閣是英國政府中真正控制政治和行政權力的機構,是英國政府的領導核心。英國內閣由在下議院擁有最多席位的政黨組成。
內閣首相不是直接選舉產生的,而是每次議會選舉後,在下院獲得多數選票的政黨領袖由英國國王任命。
在壹個國家中,國家政權長期由兩個最強大的政黨執政,這就是所謂的兩黨制。
自1990以來,英國壹直由保守黨和工黨統治。
反對黨組成了壹個“影子內閣”
在朝鮮,執政黨組建了內閣。
內閣成員由首相決定,他們絕對服從首相。遇到政治分歧,只有兩種選擇,聽天由命或者順從。
總之,首相不僅控制內閣,還操縱議會,集行政和立法權於壹身,這在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中真的是首屈壹指。
美國政治制度
1.美國是壹個“總統制”國家。
國家元首總統
政府首腦總統
美國是世界上第壹個實行總統制的國家。美國總統選舉采用選舉制,是間接選舉。即首先,每個州的選民投票選舉與該州國會參議員和眾議員人數相等的總統選舉人,然後每個州的選民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只有獲得270張選舉人票的總統候選人才能當選。憲法規定,如果總統候選人未獲得半數以上選票,眾議院應在三名候選人中選擇得票最多的壹人擔任總統。總統任期四年,限連任兩屆。
2.國會
美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兩院議員由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參議院
總統與外國締結的條約和總統任命的高級官員必須得到參議院的批準,參議院也有權審理彈劾案,並在特殊情況下重新選舉副總統(當副總統候選人未獲得絕對多數時,參議院應在兩名候選人中選擇得票最多的壹名)。參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每州2名參議員,實行各州平等代表制原則。目前有100會員。當選的參議員必須年滿30歲,成為美國公民已有9年,並且在選舉時是當選州的居民。任期6年,l/3每2年改選壹次,連任可連任。副總統是參議院的當然議長。
眾議院
眾議院有權提出財政法案和彈劾案,有權在特殊情況下改選總統。眾議員人數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個州至少有1名議員。根據1929席位分配法,眾議院議員總數固定為435人,各州席位分配根據聯邦商務部統計局每10提供的各州人口變化情況進行重新調整。眾議員由直接選舉產生,必須年滿25歲,成為美國公民已滿7年,當選時是當選州的居民。任期2年,可以連任。眾議院議長由全院大會選舉產生。
3.政治組織形式
實行分權制衡的原則。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和法院掌管。三個部門在行使權力時,相互牽制,達到權力制衡。國會擁有立法權,總統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國會有權在三分之二議員同意的情況下推翻總統的否決。總統有權任命高級官員,但必須得到國民議會的批準,國民議會有權依法轟炸總統和高級公務員;最高法院的法官由總統任命,由國民議會批準,最高法院可以以違憲為由宣布國民議會通過的法律無效。
執行機關以人民直接選舉的總統為首,副總統為輔,下設若幹行政部門。政府的權力可以分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根據政府必須親民以免剝奪人民自由的原則,憲法的起草者將有關各州的自治權保留給各州政府。州政府本身擁有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聯邦政府的權力僅限於州政府不能單獨行使的權力。
4.兩黨制。
共和黨和民主黨是美國兩大政黨之壹。美國實行的兩黨制,民主黨和民主黨輪流執政。* * *而黨用大象做會徽,民主黨用驢做會徽。因此,人們把雙方的競爭稱為驢象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