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出席閩侯“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CPPCC委員認真討論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傳達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為建設創新創業、生態宜居、幸福和諧的閩侯新縣城建言獻策。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從道路交通、教育發展、環境保護、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發表見解,緊扣民生。
讓我們聽聽他們怎麽說。
縣人大代表胡清泉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市政和園林綠化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建議政府大力發展城鄉公共交通,進壹步完善配套路網建設;加大雨汙水管網、垃圾中轉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將綠化種植與旅遊景區、水利建設、農業特色產業緊密結合,廣泛種植榕樹、茉莉等代表性景觀植物,進壹步提升綠化整體質量,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縣人大代表陳丙中
作為縣人大代表,今天聽了《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是關於“大縣規劃”的部署,感觸頗深。甘蔗是該縣的所在地。我建議繼續加大力度實施老縣城改造二期工程;加快路網建設,將村道建設和景觀改造納入縣城為民實事項目,使之成為老城區和新城區的主要紐帶,也為縣城增加了壹條濱河景觀帶。
縣人大代表陳暉
近年來,我縣大力投入教育,學校教學環境不斷優化,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教育質量得到有效提高。隨著網絡的發展,人們對現代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建議政府為學校和教師創造更好的條件,配備先進的信息技術設備,構建雲教育生態,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創新轉型,從而優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更具特色的素質教育。
縣人大代表範
地鐵建設是壹件造福於民的大好事,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地鐵項目的拆遷戶大多暫時居住在甘蔗城,但往返竹岐甘蔗的518路公交車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停運。同時,在地鐵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希望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協調,及時解決地鐵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加快安置房建設,確保群眾早日搬遷。
縣人大代表劉永賽
作為縣人大代表,我非常關心防汛防臺風。我們縣每年夏秋兩季都有很多臺風。如何做好防臺風工作,事前監督非常重要。建議相關部門未雨綢繆,及時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完善安置點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確保應急救援隊伍齊全,物資儲備充足。臺風登陸前,要開展查隱患、查防範措施落實、查責任落實等“三查”,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臺風過後,要及時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縣人大代表唐博文
我們縣歷史悠久,許多文物彌足珍貴。文物是國家歷史不可替代的象征和見證,承載著珍貴的歷史信息。建議相關職能部門重視文物保護,提高全縣人民的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要積極探索建立文物保護部門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協調文物保護事宜,及時研究解決文物保護問題,同時加大投入,制定古跡保護規劃,留住閩侯人的歷史印記。
縣人大代表楊穎
雖然今年我縣登革熱疫情有所消退,但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防患於未然。在蚊子沒有大量繁殖的春季,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降低疫情風險,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的衛生環境。為此,我建議艾薇部門組織壹次春季大掃除,搞好內河和廢棄停車場的環境衛生,清除社區衛生死角,消除疾病根源,防止疫情發生,維護公共衛生。
縣人大代表張金銳
“十二五”期間,青口投資區先後入駐海峽汽車文化廣場等項目,推動汽車後市場產業鏈發展。但由於諸多因素,該地區汽車後市場產業鏈尚未形成規模。建議政府加強服務意識,建設購車、登記、上牌、檢測等壹站式服務體系,同時保證4S商鋪、倉庫、零配件市場、車管所、員工公寓等更多建設用地需求,加大投入改善公交線路,滿足市民購車、保養、維修、參加汽車文化活動的需求。
張為縣人大代表
閩侯縣地形多樣,山地眾多,內部水系復雜。獨特的地形條件使城區不僅要承擔排除內部雨水徑流的任務,還要面臨山洪的威脅和岷江洪水的壓力。建議政府加強海綿城市建設,保護城市的原生態系統,恢復和修復被破壞的水體等自然環境,合理控制開發強度,使閩侯城區不僅能在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化水,還能在需要用水時適度“釋放”儲存的水。
周縣人大代表
汀坪鄉地處山區,汀坪的發展離不開縣委、政府的特殊支持。建議縣委、縣政府幫助汀平解決高速公路連接線建設,拉近城鄉距離。汀坪鄉受禁養區限制,傳統養殖業要向現代增值產業轉型。希望政府加大對山區特色生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支持力度,促進當地群眾破舊迎新,改變農業經營模式,享受發展帶來的紅利。
林明海,CPPCC縣人。
中國有句老話,飲水思源!作為壹個遊子,我們希望家鄉壹年比壹年好。看到閩侯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我感到非常自豪。在當今世界經濟普遍疲軟的情況下,海外華人願意回鄉創業。希望縣委、縣政府重視僑胞投資,關心僑胞利益,解決僑胞問題,讓僑胞更有信心參與家鄉建設,繼續為閩侯發展貢獻力量。
林向華,CPPCC縣人。
閩侯歷史悠久,風景秀麗,具有發展自然旅遊的優勢。但是,目前閩侯的旅遊業發展相對落後,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建議縣委、縣政府從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旅遊業的支持力度,整合旅遊資源,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擴大閩侯旅遊業的知名度,營造全社會推動閩侯旅遊業發展的氛圍,爭取旅遊業發展的主動權。
縣CPPCC委員觀點解讀
雪峰寺作為南方最著名的叢林,是很多人去閩侯旅遊的首選。閩侯山區的苦菜、苦筍、苦橙等農產品深受大眾喜愛,被譽為“三寶”。這些特色農產品和雪峰高山茶知名度很高,但交通、運輸、銷售等因素制約了這些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建議政府實施以雪峰寺為主導的大山區旅遊戰略,促進周邊石牛山和馬欄山景區的發展。依托京臺高速、山德口、李陽出口優勢,開通周邊遊雪峰寺及其直通車,發展壯大山地旅遊。
陳愛民,CPPCC郡的成員。
宏偉鄉是著名的工藝品和橄欖之鄉。具有雄厚的手工業基礎和獨特的人文生態稟賦,為特色小鎮的打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建議政府未雨綢繆,創新機制,強化用地保障,整合文化資源,挖掘產業特色文化,突出工匠小鎮、創客小鎮、農民小鎮等主題功能,將宏偉建設成為文化氛圍濃郁、文化產業特色鮮明、文化生活高雅、山水可看、鄉愁可記的特色“文藝典範”工藝小鎮。
陳旭,CPPCC郡的成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為我們勾畫了從“文化大國”走向“文化強國”的宏偉藍圖。閩侯文化的發展方向要讓大家了解閩侯文化,接受閩侯文化,享受閩侯文化的表達方式,也就是讓閩侯文化“與本土氛圍相連接”。建議閩侯從跨界合作、善用生物、走出國門、善用名人資源、講好閩侯故事等方面,構建“文創閩侯、建新福州”的宏偉藍圖,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陳雲,CPPCC縣人。
養老問題是當前社會發展無法回避的熱點問題之壹,也是閩侯未來推進民生發展的重要任務之壹。建議政府引進或培育至少1家城鄉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機構,開展城鄉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力爭到2020年,使應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基本養老服務覆蓋所有老年人,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
李縣委委員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近年來,閩侯法治建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視的是,基層法治建設仍存在諸多問題。建議相關職能部門進壹步規範執法行為,加強執法隊伍建設,通過開展普法活動,提高幹部群眾的法治觀念。要不斷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通過人文關懷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林建玲,CPPCC縣人。
我縣共有10個村,其中白沙鎮樓閣村、胡大鄉侯景村、汀坪鄉李唐村納入“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程。由於我縣各村差異較大,建議政府采取公私合作模式,加強公共服務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完善基礎設施;註重古村落的保護和利用,突出鄉村特色;利用鄉村特色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林傑,CPPCC郡的成員。
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港澳委員會的壹名委員,有機會回家參加兩會,我感到榮幸和興奮。看到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感到無比自豪。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更加重視食品安全,確保食品安全,讓人們吃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