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堅持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在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人民必須有壹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領導核心就是中國生產黨,這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關於黨的領導地位,要理直氣壯、大張旗鼓地講。沒有中國* * *產黨的領導,中國夢只能在柯南實現。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繼續推進這壹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這壹目標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黨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要保證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這個根本原則問題上,我們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黨的領導與社會主義法治是壹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依靠黨的領導。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確立了黨的領導地位。黨章作為黨內根本法和治黨總章程,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要把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誌,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規範,實現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的有機統壹。
第二,改善黨對國家機關的領導是關鍵。必須堅持憲法確定的黨的領導地位,把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作為依法治國最根本的原則,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國家政權的領導,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即, 各級黨委要著眼於把握方向、議大事、管大局,集中精力解決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 黨委要從推動全局工作的要求出發,協調好黨委、人大、政府、CPPCC和社會組織的關系,使各方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統壹黨的大局,協調各黨派、人大、政府、CPPCC、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按照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善於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中央權威,維護全黨全國的集中統壹。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動力。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遇到的問題和矛盾前所未有。必須把發展作為解決壹切問題的關鍵,改革開放不能停滯、不能倒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沒有法治,就沒有現代國家治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是依法治國。隨著歷史方位的變化和國家治理方式的轉變,重要的是以法治建設為重點,改革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逐步形成依法治國新格局,這包括完善黨領導依法治國的各項制度和工作機制。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
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絕不是對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直接幹預,而是通過壹系列體制機制來保障。作為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健全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有利於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反而制約和影響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質量和水平。因此,必須下大力氣完善黨領導依法治國的體制和工作機制,實現黨對依法治國領導的具體化、制度化,為憲法和法律有效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壹是完善黨領導下的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工作體系。壹是完善黨領導立法的工作體系。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指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重大問題的決策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制度和政策調整的,須報中共中央討論決定,由中共中央向全國人大提出憲法修改建議。制定和修改法律的重大問題,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向黨中央報告。二是完善黨領導下的執法工作體系。法治是法治的關鍵。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深刻認識到,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以同樣的意誌維護黨和人民的權威,維護憲法法律尊嚴就是以同樣的意誌捍衛黨和人民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同樣意誌的實現。三是完善黨領導司法的工作制度。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建立領導幹部幹預司法活動、辦理具體案件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第四,要完善黨的領導依法辦事的工作制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同時,要牢牢把握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群體,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帶頭遵紀守法、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各級領導幹部必須以法律為準繩,善於運用法治保障和實現人民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對法律有敬畏之心,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紀守法,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屈法。
第二,完善黨內法規,形成完整的黨內法規體系。完善黨領導下的依法治國制度,既包括完善國家憲法和法律,也包括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黨內法規不系統,依法執政就無從談起,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就不完整。因為黨內法規制度是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依法執政的重要內容。目前,黨內法規已經形成了四個層次。但其內容不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整。因此,要按照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齊全、運行有效的標準,不斷完善和建設黨內法規體系,並註意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
第三,完善黨委統壹領導、各方分工負責的責任落實機制。各級黨委要認真履行對本地區、本部門法治工作的領導責任,把法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法治建設的統壹領導、統壹部署和統籌協調,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法治建設的工作機制和程序。要根據各自實際,找準工作重點,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和實施方案,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確定工作目標,抓好落實。法治建設貫穿於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黨政主要領導要履行推進依法治國第壹責任人的職責,不僅要帶頭遵守憲法法律、帶頭依法辦事,而且要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法治素養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各級人大、政府、CPPCC、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委決策部署,充分發揮推進依法治國的職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