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弄清楚“我想說什麽”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說這些事情”,這顯然涉及到如何安排信息的結構。只要我們仔細分析報刊上刊登的新聞就會發現,新聞的結構是相對固定和簡單的,大部分新聞的結構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材料放在後面。信息的結構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標題、引言、主題和結尾,背景穿插在正文中。
2.標題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能吸引讀者;寫得差,壹個好消息就被埋沒了。可見標題具有向讀者推薦的功能。比如:兩位市長直接關照大港“有郎”結婚(新華社1990 65438+10月6日),地球三分鐘凈增500人(新華社1996 7月13),杭城新報,見新風,攜書拜年。
消息的標題必須簡明準確地概括消息的內容,以幫助讀者理解報告的事實。?新聞標題有三種:主題(話題)、引導話題(眉話題)和副標題(子話題)。
主題:總結並解釋主要事實和觀點。
引言:揭示新聞的思想意義或說明背景,說明原因,烘托氣氛。
副標題:提示報告的事實結果,或者對內容進行總結。
3.介紹
引言是指信息的第壹段或第壹句話。它用簡潔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鮮的事實,明確提示消息的主題。
導語的要求,壹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吸引讀者閱讀。要達到第壹個,妳必須有訓練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條,必須要有文字功底。
導語寫作中的思考過程通常始於作者的自我提問和自我回答:
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
(2)誰參與其中?是誰幹的還是誰說的?
③直接導聯還是延遲導聯?
④介紹中有沒有吸引人的文字或者生動的短語要寫?
⑤主題是什麽?什麽樣的動詞最能有效吸引讀者?
以上五個問題中,第三個問題涉及到鉛的類型。那麽,銷售線索有哪些類型呢?
壹種是直接導語:直接寫出事實核心的導語。大部分是陳述性的,像速記壹樣反映事實。
另壹種是延遲提前:主要用於“軟”信息。也就是說,所報道的事件不是發展的、變化的或突然的。它通常用於設置場景或創造氣氛。大部分是解釋性和說明性的。
鉛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
敘事。通過摘抄或綜合,簡潔地寫出新聞中最新鮮、最重要的事實。
描述性風格。簡明扼要地描述新聞的主要事實或有意義的方面,以營造氣氛。
題型。先暴露矛盾,清晰尖銳地提出問題,再進行簡要回答,以引起讀者的關註和思考。
結論公式。開頭寫結論,提示報道某事或總結某事的意義或目的。
號召式提出號召,為讀者指明方向和目標。
還有抽象的、批判的、綜合的、解釋性的等等。
5、主體
這是信息的主幹。在引言之後,對引言進行具體全面的闡述,展開事實或進壹步突出中心,從而寫出引言中概括的內容,表達整個信息的主題。妳要按照“時間順序”或者“邏輯順序”來寫,但還是要先寫主要的,再寫次要的。
6.背景
有什麽背景?新聞背景是指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周邊環境等方面。寫新聞時,有時需要說明背景。目的是幫助讀者深刻理解新聞的內容和價值,烘托和深化主題,即回答五個W中的為什麽。
西方新聞學認為,背景是對新聞事件的解釋。美國記者萊斯特說得很清楚:“我看不出新聞背景和解釋的區別。”“解讀,在我看來,是新聞報道的深化。是寫壹系列事件中的單個新聞事件”,“是提供新聞的背景知識,讓讀者對新聞事件做出客觀的判斷。”
但“解釋”不是討論,解釋本身就是事實,也就是說,是用事實來解釋的。所以新聞背景也叫“事實背景”。
背景的作用有哪些?
第壹個功能是解釋新聞事件的起因。
第二個功能是顯示或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個作用是突出新聞文章的新聞價值。
第四個作用是表明記者的觀點。記者不允許在新聞中發表評論,但誰也不能禁止他們通過所寫的新聞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沒有純粹客觀的報道。
有多少種背景?常見的有三種:比較型、解釋型、說明型。有的新聞把背景分為四種:人物背景、地理背景、歷史背景、事物背景。
7.結局
新聞結尾有總結、啟發、號召、分析、展望等等。這些結局和壹般記敘文的結局差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