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做律師》評介:

《做律師》評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的逐步推進,我國律師已經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力量之壹,肩負著“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作為壹名法制媒體的記者,我壹直在尋找結合律師參政經驗和執業經驗的書籍,但都不盡如人意。要麽是簡單的案例堆疊;要麽拿虛構的案例說事,“忽悠”人;要麽編輯剪貼貼,報刊雜誌,東拼西湊,毫無體系可言,讓人難以讀懂;要麽是專家編的教材枯燥乏味,充滿了難以理解的術語和陳舊的案例。難道沒有壹本執業律師寫的,從社會活動和職業活動的角度,普通人都能看懂,能反映我國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建設實踐的法律書籍嗎?是的,我終於找到了。這是趙建平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當律師》。?

關於這本書的寫作體系和內容。《當律師》是繼趙建平主編的《辯護、代理與追求正義》之後的又壹新作。本書以作者參與討論國家大事和處理典型案例的文章為特色。它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期的壹些現象,展示了壹名執業律師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所做的工作。這本書絕對不是專家學者的坐而論道,而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它以深厚的法學知識為基礎,立足中國社會現狀,“法外論法”,為讀者總結出壹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法實踐。?

第壹部分是關於討論政治,介紹了作者自2003年成為CPPCC委員以來的八年中,連續六年在海南CPPCC會議上撰寫的壹些優秀提案和他的專題發言及政治文章,真誠關註民生,深入調查研究,高度關註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如《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法治觀的思考》壹文,是趙建平在海口市司法局召開的律師行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法治觀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例如,在CPPCC海南省委四屆二次會議期間,趙建平撰寫了《人民法院應當采納律師合法、有理有據的辯護意見》的提案,引起了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視。法院在對建議的答復中表示,各級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必須註意采納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合法的、有理有據的意見。特別是趙建平連續六年在海南省政協會議上的發言,引起了海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比如,針對日益嚴重的信訪問題,2005年,趙建平在CPPCC海南省四屆三次會議上作了《關於從制度上解決群眾信訪問題的建議》的講話,得到了時任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昌源同誌的充分肯定,並作出了重要批示。該提案後來被CPPCC海南省委評為優秀提案。?

第二部分是維權,包括近年來以趙建平為代表的大案要案。以明確的刑事辯護和民事行政代理為主線,講述案件簡介、辯護詞、辯護(代理)、判決及辦案啟示,將讀者帶入生動的司法實踐。?

作者經手的眾多大案要案和個人感受,不同於“拿來主義”的道聽途說,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可以避免讀者犯同樣的法律錯誤,也為年輕律師提供了開啟律師生涯的金鑰匙。通過辦案過程,讓讀者領略作者如何在復雜疑難案件中壹針見血,如何在激烈的法庭辯論中據理力爭。?

在刑事辯護中,作者能準確形成辯護觀點,對刑事辯護有較強的適應性。例如,2007年6月5438+10月,連向公安局舉報海南某房地產公司副總經理沈挪用單位資金。2008年4月23日,龍華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出庭為申辯護,申被判犯挪用資金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二審中,繼續為沈辯護,最終龍華區人民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對沈作出不起訴決定。在被無辜關押了壹年零壹個月零十九天之後,沈終於獲得了本該屬於他的自由。讀著趙建平鏗鏘有力的辯護詞,我被他巧妙的辯護角度和靈活的法庭辯護技巧所吸引,仿佛被帶入了壹場法律實務演練。?

筆者在民事行政案件中的法庭辯護技巧同樣高超。如“真假股東之爭”壹案,筆者在對對方提供的壹系列證據進行認真核對分析後指出,這些證據僅具有形式上的真實性,不具有實質上的合法性,不能證明原告實際出資,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人民法院依法不予采納。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證據和相關法律規定,巧妙地運用了對方的證據,有理有據,有節制地進行了反駁,使對方沒有了反駁的力量,原告最後不得不申請撤訴。?

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這本書站在政治、經濟、倫理、法律和社會實踐的高度,窮盡作者討論政治和律師生涯的經驗,以理性的討論政治的觀點,符合國情的協調溝通,尤其是靈活的法庭辯護技巧,引領讀者壹次又壹次的實踐。絕對是討論政治和法庭辯論的實戰佳作。這本書壹經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沒有任何商業炒作和宣傳,深受讀者歡迎和各界好評,影響力巨大。被有關人士譽為“中國律師參與法治社會建設和運行的創舉”,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是不可多得的實用政法類書籍。?

關於這本書的作者。1980年,高考成績優異的趙建平帶著兒時的律師夢考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在北大讀書期間,他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和營養,不斷充實自己。在1984取得法學學士學位後,在我校取得碩士學位,在1987取得碩士學位。做了五年大學老師,做了兩年政府公務員,趙建平終於在1995實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壹名執業律師,開始了人生旅程的加速階段。?

自從成為律師以來,趙建平壹直決心要成為壹名好律師。他認為,律師不是商人,也不僅僅是“法律工匠”。律師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勇氣,要有清醒的政治頭腦。在實踐中,律師要把維護委托人合法權益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律正確實施有機結合起來,在中國* * *產黨的正確領導下,肩負起推進中國政治文明、民主法治進程的神聖使命。因此,趙建平在承擔繁重的律師工作的同時,仍然熱情參與社會工作,履行著新時期壹名優秀律師的社會責任。?

作為身兼數職的執業律師,趙建平在繁忙的工作和公務之余,仍然堅持寫作和寫作,向社會透露自己在實踐中的所見所聞和心中的所感。這種精神難能可貴,令人欽佩!

王建榮(作者是資深法制媒體記者)

  • 上一篇:如何加強醫患溝通,減少矛盾
  • 下一篇:知法懂法,體驗踐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