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浙江省綠道規劃設計技術導則?

浙江省綠道規劃設計技術導則?

《浙江省綠道規劃設計技術導則》非常重要,每個文件的制定都是為了更好的規範行業,讓未來的發展空間更大。仲達咨詢將為您講解浙江省綠道規劃設計的技術指南。

1.0.本導則適用於我省綠道的規劃設計。

1.0.該導則為我省綠道規劃設計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指導,各地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深化。

1.0.本指引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綠道2的定義。綠道的定義2.1。綠道是以自然元素為基礎,以自然人文景觀和休閑設施為串聯節點,由慢行系統和服務設施組成的綠色開放空間廊道系統。

2.1.綠道的主要功能是我省生態空間的保護系統、歷史文化的展示系統、健康生活的活動系統、旅遊網絡的支撐系統和城鄉規劃的銜接系統。

2.綠道2.2的構成。綠道由綠色廊道系統和人工系統兩個系統組成,主要包括綠色廊道、慢車道、驛站、標識和節點五個部分。

2.2.綠色廊道系統是慢車道兩側由植物群落和水體組成的具有壹定寬度的綠色景觀生態廊道。

2.2.人工系統由慢車道、驛站、標誌和節點四部分組成。

2.2.綠道構成的具體要素見表2-1。

表2-1綠道構成要素表系統名稱要素代碼要素備註綠道1-1綠道慢車道2-1人行車道2-2自行車道2-3綜合慢車道驛站3-1管理服務設施包括遊客服務中心、公安、信息咨詢等。3-3餐飲等休息設施包括休息、露營、燒烤等。3-4安全設施包括醫療和緊急救援設施。3-5環境衛生設施包括垃圾箱、公共廁所、汙水收集和處理設施。3-6車輛服務設施包括自行車租賃、停車場、車輛充電等。3-7其他基礎設施包括照明、通信、給排水、供電、燃氣設施標識4-1信息標識4-2指示標識4-3規則標識系統代碼系統名稱要素代碼要素備註4-4安全預警標識節點5-1自然景觀節點包括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

5-2文化景觀節點包括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名村、歷史特色村落、大型文保單位、影視基地等。

5-3休閑節點包括旅遊度假區、主題公園、城市公園、農業觀光園、農家樂等。

5-4個科普教育節點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質公園、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等。

5-5個地方特色節點包括特色市場、特色購物中心、地方民俗節日和場所、各種地方特色項目。

圖2-1綠道組件示意圖3。綠道分類3.1。為構建覆蓋全省的各級綠道體系,區分不同級別綠道的功能和形象特征,聯系不同空間跨度的區域,協調區域間綠道的建設標準,綠道分為省級綠道、區域綠道、縣級綠道三個層次。

3.1.省級綠道是指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設區市,連接我省主要中心城市與重要自然、文化、休閑資源,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和風景遊覽體系建設有重要影響的綠道。

3.1.區域性綠道是指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內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縣(市、區)、連接市內主要自然、文化和休閑資源,對全市生態保護、文化資源保護和利用、旅遊網絡構成有重要影響的綠道。

區域綠道是有設區市的主幹綠道。

3.1.縣級綠道是指除省級和區域性綠道以外的各類綠色開放空間和重要自然文化節點(包括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自然節點、文物古跡、歷史村落、傳統街區等文化節點)以及人口流量較大的區域(居住社區、中央商務區、大型娛樂體育場所)。

3.綠道分類3.2。根據地域和功能要求,綠道可分為三種類型:城市綠道、鄉村綠道和山地綠道。

3.2.城市綠道是指城市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道,主要依托並串聯各類公園、綠地、廣場,供居民休閑、遊憩、旅遊、健身。

3.2.鄉村綠道是指依托林地、園林、濕地、水體和農田,連接風景名勝區、旅遊度假區、歷史文化村鎮、農業觀光區、特色村落、農家樂等的綠道。

3.2.山地綠道是根據我省山地特點設置的壹種特殊綠道類型。它位於山坡陡峭的山區和丘陵地區,主要沿自然河流和山谷、古道和徒步旅行路線設置。不能滿足普通自行車的需求,只用於徒步和登山。

10綠道規劃總體要求4。綠道規劃的類型4.1。綠道規劃可分為省級綠道網規劃、設區市綠道網規劃、縣(市、區)綠道網規劃和綠道詳細規劃。

4.1.綠道網規劃壹般包括現狀基礎和資源要素分析、規劃目標和原則、綠道總體布局、綠色廊道控制規劃、慢車道規劃、驛站規劃、其他基礎設施規劃、標誌規劃、節點連接規劃、分期實施規劃等。

4.2.綠道詳細規劃是在綠道網規劃的基礎上,以單條綠道為單位編制的實施性規劃。

綠道詳細規劃應當落實綠道的具體位置和綠色廊道的控制範圍,確定慢車道的設計方案,明確驛站和各項設施的要求,提出節點連接方案。

4.省級綠道網規劃要求4.2。省級綠道網規劃由省城鄉規劃部門組織編制,以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為基礎,並與其他相關規劃相銜接,是指導各地開展11綠道規劃的依據。

4.2.省級綠道網規劃的主要任務是提出省級綠道網建設的目標和要求,明確省級綠道網的布局和原則走向,指導分級綠道網規劃的編制。

4.各區市綠道網的規劃要求。設區市綠道網規劃由設區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以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為基礎,並與綠地系統專項規劃相銜接。

4.3.設區市綠道網規劃的主要任務是以設區市行政區域為規劃範圍,細化省級綠道實施,明確區域綠道布局,指導所轄縣(市、區)綠道網規劃。

4.4.4縣(市、區)綠道網規劃要求。縣(市、區)綠道規劃由當地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以城市總體規劃或縣(市)總體規劃為基礎,並與綠地系統專項規劃相銜接。

4.4.縣(市、區)綠道規劃的主要任務是細化縣(市、區)行政區域內省級綠道和區域級綠道的實施,明確縣級綠道的布局。

12綠道規劃設計要求5。綠道路線選擇原則5.1。城市綠道路線選擇應突出連貫性,盡可能連接公園、廣場、重要文化、體育、商業等公共空間和城市景觀標誌;充分利用綠色環境,發揮綠色生態功能,更好地滿足居民出行、健身、休閑的需求。

綠道的選線應盡可能符合城市的空間結構和功能拓展方向。

5.1.農村綠道選線應與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旅遊度假區、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文物古跡、歷史村落、傳統街區等景觀休閑節點串聯,宜繞湖、繞山、繞景、沿河、沿路、沿海,優先利用現有廢棄道路,借用村道、田間道路、景區等路徑。

5.1.山地綠道的選線應充分發揮山野自然生態景觀優勢,充分利用現有古道和登山步道,結合森林防火隔離廊道,滿足城鄉居民休閑健身、觀光探險、旅遊露營、科普教育等需求。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

  • 上一篇:漳州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2021修訂)
  • 下一篇:鄭州市疫情防控熱點問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