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針對存在的問題,非公企業應該怎麽做?

針對存在的問題,非公企業應該怎麽做?

對策和建議

(壹)提高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意識。壹是建立領導聯系點制度。采取定期上門走訪、召開座談會、開展形勢教育等方式。,加強與負責人的面對面溝通,幫助非公企業負責人找準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幫助尋找黨建工作與促進企業發展的結合點,充分認識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對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消除業主思想認識上的誤解和偏差,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建立企業領導人員教育培訓機制。把生產經營相對正常、具有壹定規模的非公有制企業領導人員納入幹部教育培訓計劃,組織他們積極參加壹些政治理論、政策法規的培訓班,向他們宣傳黨和政府關於非公有制經濟的方針政策,讓他們體會到黨對企業的支持、鼓勵和關心,增強他們自覺做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二)建立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保障機制。第壹,加強黨務領導和黨務工作者的培訓。積極創造條件,組織黨員領導參加省市培訓班和到發達縣學習黨建工作經驗方法,引導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由過去的集中活動向分散靈活活動轉變,由過去的專職活動向業余活動轉變,由政治理論教育向政治理論與知識技能培訓相結合轉變。加強黨務工作者培訓,通過省市重點培訓、縣級全面培訓、工委跟蹤指導等方式,提高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理論和工作水平,規範黨組織活動。二是建立非公黨建經費保障機制。將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采取財政撥款、自籌資金、返還黨費、社會捐贈“四位壹體”的方式,拓寬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經費來源。三是建立黨員對非公有制企業的關心和幫助機制。將非公企業困難黨員納入全縣困難黨員幫扶範圍,建立定期走訪慰問黨員制度,及時幫助解決黨員在思想、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四是制定完善業主考核激勵措施。根據業主對黨建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在評先評優、優惠政策支持、項目評審等方面實行區別對待。

(三)完善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規範化運行機制。壹是建立黨建工作互助機制。進壹步形成縣委統壹領導、組織部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相互配合、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黨建工作格局。通過建立黨建工作聯系會議制度,進壹步明確各部門職責,積極幫助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解決場地、經費等方面的困難。大力開展各類黨組織互助活動,選擇基礎條件好、黨建工作有特色的機關、農村黨支部和企業黨支部互幫互助,幫助支持企業發展,幫助推動企業黨建工作,實現“資源* * *共享,* * *建在* * *”。二是堅持黨建指導員制度。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能力強、熟悉黨建業務的黨員幹部到非公企業擔任黨建指導員或“第壹書記”。同時加強對黨建指導員的培訓,提升其指導企業、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的能力。三是完善監督引導機制。賦予非公企業管理部門更多的管理權限和行政手段,以行政調查監督機制切實落實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責任制。充分發揮企業工委的監督指導作用,定期研究、定期通報、定期開會、定期督導,幫助和指導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促進規範化運作。四是靈活開展載體活動。堅持“企業需要、業主理解、職工支持、黨員歡迎”的原則,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開展黨建工作,避免載體過多、形式繁雜。第五,強化黨員的培養和發展機制。在職工較多、人員相對穩定的非公有制企業,加大群眾組織組建力度,開展優秀職工、生產技術能手、安全生產標兵等評選活動,及時列為培養對象,抓好入黨積極分子培養,不斷壯大黨員隊伍,進壹步提高黨組織組建率,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

  • 上一篇:關於《教育研究方法概論》的思考
  • 下一篇:關於管理未來的思考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