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國遠征軍為什麽要穿草鞋?八路穿上了布鞋。國軍怎麽穿草鞋?

中國遠征軍為什麽要穿草鞋?八路穿上了布鞋。國軍怎麽穿草鞋?

對中國遠征軍的思考:將軍與草鞋

文/小蒼蘭

中國遠征軍中有這樣壹個難忘的細節——保衛銅鼓的戰鬥進入相持階段,200師師長戴安瀾命令韓少功帶領九連滲透敵後,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韓少功要求給士兵配備皮鞋,因為穿草鞋的士兵容易被鐵薊等利器刺殺,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戴安瀾的臉上是不情願的,因為兩百個師的補給已經被切斷,他正處於彈藥和食物耗盡的邊緣,更不用說給士兵們提供皮鞋了。但是,將軍同意了韓少功的請求,動員兩百個師的所有軍官,包括戴安瀾本人,脫下他們的皮鞋,換上涼鞋給士兵們穿。士兵們穿著軍官的皮鞋,沖進敵人的後方,與敵人展開了肉搏戰。在血腥的戰場上,許多第壹次穿上皮鞋的士兵倒在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下,再也沒有機會把借來的皮鞋還給自己的軍官。

看到這裏,我不禁疑惑。200師號稱中國唯壹的機械師。士兵穿涼鞋怎麽打仗?對於我們這些在大陸長大的人來說,穿草鞋的軍人並不陌生。但在我心目中,穿草鞋的應該是另壹群人,翻過雪山草地的工農紅軍,堅持敵後遊擊戰爭的新四軍和八路軍。而二百師是黃埔系的王牌,是當時中國軍隊的寵兒。它怎麽可能穿著涼鞋出國打仗呢?會不會是導演互相替換,故意嘩眾取寵?

所以我特別關註了《鳳凰視覺》和《央視探索與發現》兩部中國遠征軍紀錄片中士兵穿的鞋子。讓我震驚的是,無論是第壹次遠征軍還是第二次遠征軍,走在那條長長的路上的中國軍人,居然穿著草鞋。雲南大學教授許在《滇緬印及抗日戰爭史》中也記載,中國遠征軍初入緬甸後,被英軍看不起,“英軍戲謔地稱我們為草鞋軍”。草鞋,這個耀眼的符號,恰恰是當時中國積貧積弱現實的深刻反映。就連200師,中國唯壹的機械師,也不能給士兵供應壹雙皮鞋。正是這些穿著草鞋的戰士,在戴安瀾將軍的指揮下,與敵激戰12天,殲滅敵軍5000人,沈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侵略,大大增加了中華民族的抗日誌氣。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稱贊:“戴安瀾將軍是近代第壹個在外國立功的人,提高了偉人的威望。”

穿涼鞋的遠征軍士兵不僅被英國人嘲笑,也極大地制約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央視探索發現紀錄片《中國遠征軍》記錄了進入四五月份後,緬甸的氣候異常炎熱,公路上的瀝青路面經常被太陽融化。中國穿涼鞋的軍隊不能在這樣的路上行軍,因為涼鞋會被瀝青牢牢卡住。孫立人將軍的新38師,在仁安羌接到解救被圍英軍的任務後,為了使士兵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行軍到仁安羌執行任務,英軍專門給參加解救任務的中國士兵配備了皮鞋。很多士兵不穿這種嶄新的硬皮鞋,但畢竟這種鞋幫助他們在規定時間內到達了戰鬥地點,解救了被圍困的七千英軍。

在65438年至0944年的第二次遠征中,中國的積貧積弱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加惡化。由於七年的艱苦抗戰和日本對中國的封鎖,中國經濟壹直處於崩潰的邊緣。駝峰航線所能提供給中國的物資支持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導致各種物資極度短缺,物價飛漲,人心渙散。據史料記載,“在領土和人口萎縮的情況下,國民政府難以增加收入,但戰爭費用卻壹直在突飛猛進地增長。為了應付抗日戰爭的巨額戰爭費用,只有擴大法幣流通。盧溝橋事變前的1937年6月,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總余額只有14億元,但到1944年12月,發行的法幣總余額已猛增至1894億元,增加了one hundred and fifty倍。當時,美國印制了法定貨幣。僅僅為了印法幣,就用掉了美國援助貸款的十分之壹,總額高達5500萬美元。每個月,為了把這些法定貨幣運回中國,它都要占用one hundred and fifty數噸駝峰空運貨物,並消耗4500加侖汽油。由於法幣發行幾乎不受限制,國民政府統治地區的物價急劇上漲,從1941年的100漲到1944年12月的3220。1944年,物價幾乎天天漲,拿工資的軍人和宗教人士受害最深;同時,前線部隊普遍缺衣少食,缺醫少藥,缺裝備。隨著史迪威和他的同路人試圖彼此分化和疏遠,後方人民對政府的失望接近於不滿和沸騰的狀態,於是各政治派別的人物開始利用這個話題,國民政府內部開始出現政治浪潮,而全國的團結和抗日精神開始消散。”

為了盡快打通中國抗戰的輸血線,蔣介石發表了“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的著名講話,號召青年學生參軍報國,而這些學生兵大部分都加入了中國駐印部隊和滇西遠征軍。在史迪威將軍的要求下,來自駝峰航線的極其有限的援助物資,大部分被用於裝備滇西遠征軍。雖然中國大陸部隊也急需補給和裝備更新。滇西反攻戰役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20萬中國遠征軍和10萬中國駐印部隊對駐紮在滇西和緬甸的日軍發起大反攻。在孫立人將軍和廖耀湘將軍的領導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中國駐印部隊打敗了占領緬北臘戍和密支那兩年多的日軍。滇西遠征軍在魏將軍和宋希濂將軍的率領下,經過艱苦浴血的戰鬥,收復了被日軍占領的高黎貢山、松山、騰沖、芒市等戰略要地,並於1945年初與中國駐印部隊成功會師,最終打通了中國抗戰的輸血線——中印、中緬公路。而滇西的中國遠征軍號稱當時中國最精良的部隊,裝備的是美式裝備,士兵們穿的是草鞋。老兵們的回憶表明,他們入伍後訓練的第壹課不是軍訓,而是如何打草鞋。目睹戰鬥的當地村民在幫助犧牲的士兵埋骨時,通過穿著涼鞋和頭盔判斷死者是中國士兵還是日本士兵。“中國的軍隊穿涼鞋,而且沒有頭盔。戴頭盔的都是日本兵。”

滇西遠征軍,這支集中了美國最好裝備的軍隊裏的士兵,還是草鞋兵,還是戴不起頭盔。當時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內與日軍鬥爭的中國士兵的裝備和補給是困難的。所以,1944正面戰場在兵困人稀、人心不穩、外援匱乏、國家相距甚遠的情況下,敗在豫湘桂,也是情理之中。但即使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軍人在方顯爵將軍的帶領下,在衡陽與10萬日軍苦戰47天,殲滅敵人7萬人,極大地傷害了侵華日軍企圖吞並中國的野心,也直接推動了日本東條英機內閣的垮臺。

甲午戰爭初期,不僅日本宣稱要在三個月內消滅中國,國際社會也普遍認為日本這個工業化國家對中國這個尚未完全統壹的農業國有絕對優勢。甲午戰爭的時間單位將以月來計算。中日全面戰爭壹旦爆發,中國將喪失全部作戰能力,無條件向日本投降。然而,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以難以想象的勇氣和犧牲抵抗了日本的侵略。中國作為壹個四面八方落後的弱國,堅持抗戰八年,躲過了數百萬日軍精銳之師,與盟國壹起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每壹個為抗日戰爭做出貢獻的軍人和平民,都值得我們的後代尊敬和感激。

中國遠征軍述評

臧藍:論中國遠征軍的軟傷和硬傷

/paleo archid/blog/item/a 624093 F5 c 536 e 2970 cf 6 cc 7 . html

臧藍:關於中國遠征軍的思考:關於敬畏

/paleo archid/blog/item/f 16279 B2B 82e 17b3d 9335 a 37 . html

相關歷史背景:

史迪威的傑作——豫湘桂之戰的慘敗

/history/special/zhongguoyuanzhengjun/200903/0303 _ 5741 _ 1041698 _ 1 . shtml

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國力比較

/paleo archid/blog/item/ceb8f 1d7b 21413b 07088 bcc . html

  • 上一篇:職業打假人的索賠是敲詐嗎?
  • 下一篇:這種情況下被執行人怎麽還錢?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