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壹名教職員工,通常需要準備壹份教案,教案可以有效提高妳的教學能力。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讓我們看壹看。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教案11。班會時間:20xx年3月

2.班會地點:各班自習教室。

三、班會的目的:

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1983將每年的3月15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而中國是在9月1987加入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的,並且自中國頒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來,每年的3月3.15都與消費、維權、打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大學生作為當今社會的高消費社會群體,可能只關心麥當勞和肯德基,而不了解消協和消法。只知消費不知維權的問題尤為突出。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維權意識,特召開本次主題班會。

四、班會形式:

辯論賽、座談會、PPT課件講解等。可以舉辦,具體由各班團委決定。

5.班會主題材料(僅供參考,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其他符合主題的材料)?

前言: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壹篇題為《困在職場的學生苦不堪言,大學生維權率只有10%》的報道。報告指出,雖然現在的大學生有知識、有理性、綜合素質高,但維權意識不強。中國質量萬裏行促進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維權比例僅為10%,小於全國平均水平(11%)。

大學生在購買產品、中介服務、求職等領域的權益日益受到侵害。而在購買時尚、電子、視頻等消費品時,權益最容易受到侵害。,主要表現在產品質量差,實物與廣告差距大,大學生購買日用品、電器時售後服務極度缺失。在中介服務方面,投訴最多的是房屋租賃中介和兼職介紹中介,侵害了大學生這個橫跨社會和學校的中間群體的權益。而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往往會選擇沈默。這樣合適嗎?

權益案例資料:上海理工大學2012級學生馬臣,期中考試結束後開始接觸壹份寒假兼職,直到期末考試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從165438+10月10,我去了三四家中介公司,都讓我先交定金,然後等消息。”馬驍說,幾經考慮,6月5438+065438+10月12日,她剛參加完期中考試,和同學壹起去了街口某大廈的中介公司,每人交了120元的“信息費”。當時工作人員說壹年內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招聘信息,但兩周後,中介公司並沒有主動給他們提供信息。她打電話問的時候,中介找了幾家公司讓他們去面試。面試後他們才發現,這些公司都在報紙上登了廣告,沒有委托中介招聘。據馬驍說,有太多的學生交了中介費卻找不到兼職。因為他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和精力和代理公司談判,過壹段時間就不得不放棄。

這樣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妳看呢?

相關信息:中消協建立了《中國消費者》雜誌和中消協信息網兩大權威媒體,作為消費者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的有力途徑;湖南省消費者協會設在長沙市林峰壹路9號,咨詢熱線07318882145。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督投訴熱線12135。當妳受到侵害時,妳可以通過這些渠道維護自己的權益,但是妳知道這些權益嗎?

六、班會總結

由於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缺乏相關社會經驗,其合法權益往往容易受到侵害。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壹定要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了解自己作為消費者所享有的權利,以及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壹定要敢於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避免被不法企業所欺騙。

另外,通過這次班會,也想呼籲大家提高維權意識,加強對消費者協會的了解,通過輿論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及時撥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投訴熱線12135,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學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第二課活動目標

1,懂3.15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整理食品,找出假冒偽劣產品並分類。

3,了解假冒偽劣產品對我們的危害,激發孩子打假的熱情。

4.培養觀察和比較能力。

5.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和特點。

要準備的活動

場景布置(超市),PPT教學圖片或視頻

活動過程

1,去超市,引出話題。

“小熊超市開業了,邀請小朋友去購物。”

老師和學生壹起去超市,孩子們選擇他們喜歡的食物。

通過逛超市引出話題,同時引起孩子對這節課的興趣。

孩子們檢查他們購買的食品的質量和保質期。

孩子在知道保質期的前提下檢查自己購買的食品,幫助孩子鞏固所學知識。

2.看PPT或者動畫,了解偽劣產品的不良後果。

孩子看PPT,說說自己看到的。

通過圖片吸引孩子的註意力,讓他們知道假冒偽劣產品對我們的危害。

再看壹遍PPT圖片,老師提問幫助孩子理解內容。

“為什麽老鼠的頭這麽大?(因為喝了假奶粉)

“刺猬身上的刺為什麽不見了?(因為用了假洗發水)

“為什麽豬的鼻子和大象的壹樣長?(因為使用了不合格的化妝品)

讓孩子談談看到假冒偽劣產品後的感受。

"妳如何看待這些假冒偽劣產品給我們帶來的不良後果?"

孩子們看完圖片後,對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帶來的不良後果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他們非常同情受害者。

老師總結:假冒偽劣產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危害,危害我們的容貌和健康,甚至嚴重威脅我們的生命。因此,在購物時,壹定要仔細檢查商品的質量和保質期,然後再購買。

3.討論如何處理假冒偽劣產品。

讓孩子談談自己購買假冒偽劣產品或過期產品的感受和處理方法。

“我們剛剛去了超市,壹些孩子買了假冒偽劣產品。妳感覺怎麽樣?”

“買了假冒偽劣產品怎麽辦?”

“我們要拿這些東西怎麽辦?”

“工作人員不幫我們換新品怎麽辦?”

根據現有經驗,探討購買假冒偽劣產品的處理方法。有的孩子說扔了,送人,賣了,讓工作人員拿小票換。

老師講解關於3.15消費者權益日的知識。

“如果我們買到假冒偽劣產品,可以去找工作人員換貨。如果工作人員不理我們或者不幫我們換,我們可以打電話到消費者協會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通過討論,老師告訴孩子們另壹種維護自身利益的方式——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增加了他們的人生閱歷,懂得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觀看視頻,了解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如何處理假冒偽劣產品。

"妳知道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的嗎?"

“妳剛才看到了什麽?”(工作人員用火把銷毀假冒偽劣產品)

在這個環節中,孩子們猜測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假冒偽劣產品的,最後通過視頻告訴孩子們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的。

4.幫助小熊檢查超市裏的食物。

老師講解了操作要求:

“我們需要把過期的食品找出來放在邊上的回收箱裏,然後把食品按種類放在貨架上。”(可以按照糖果、薯片、餅幹、飲料等分類。)

兒童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和孩子們應該檢查食物的安全性。

兒童操作,復習保質期觀,根據食物種類分類。同時也強化了孩子購物時要仔細查看商品質量和保質期的好習慣,防止買到假冒偽劣產品。

活動延伸-處理假冒偽劣產品

“我們已經查出了超市裏的假冒偽劣產品。現在讓我們來清除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吧!”

在延伸活動中,讓孩子不要隨便處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以防壞人把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拿出來再次騙人。所以在處理上壹定要徹底銷毀,不要讓壞人傷害其他消費者。

  • 上一篇:中國超自然調查局
  • 下一篇:租房糾紛的律師費誰來出?有哪些解決方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