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古文明遺址的沈思中抽身,余的目光轉向了歐洲,他繼續在時間的流逝與小城風景的存在之間探尋歐洲文明與中國文明的邏輯比較。
他試圖用七個比較形象來描繪歐洲文明的輪廓。在此之前,我不得不放棄歸納和概括的想法,以及20多個更感性的意象列表。
1.壹行字母
那壹行字母位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即M-E-D-I-C-I,美第奇家族的縮寫,在街上、門墻上、地上都能找到。
不同於中國文化的慣性思維,這個強大的貴族家族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創建了新的文化中心,以財富和權力資源為背景,聚集人文主義藝術家,奠定了現代歐洲的雛形。而不是中國風,急功近利,剝奪文化創新,阻礙歷史進步。
於的結論是,美第奇家族促進了佛羅倫薩,佛羅倫薩促進了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奠定了現代歐洲和現代世界的基礎。
2.墓地
他說的是德國柏林的費希特和黑格爾的墳墓。當然,更多的是供讀書人參觀的墓地,以及大量的故居和雕像。
作為知識分子,中國文化名人的墓地和故居都比較冷清,尤其是那些沈湎於權力成為政客的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好學就做官”的要求,但往往做官的文人學者,都會拋棄人品,投身官場,知識逐漸稀疏,修養逐漸下降。作為同輩,歐洲的文人學者都很純潔,他們因為純潔而壯麗。比如在魏瑪(* * *民國)當大官的歌德,終生住在村裏,比黑格爾更開明的康德。
作者認為“當代歐洲知識分子的傑出典範是哈維爾,他已經當了十多年的捷克總統”。對此我不敢妄下結論。畢竟,中國和歐洲在政治結構、制度體系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歸屬上都有很大不同。有些問題缺乏對比的前提,生搬硬套簡直是吹毛求疵。
3.圖表
這是壹張展示這座城市19世紀發明的“成績單”,在法國裏昂的壹家博物館裏。而這些發明,從紡織機械到電影技術,直接推動全人類現代化步伐的,只有法國裏昂和歐美?19世紀末,法國官員和知識分子正在“深刻反省”:法國與美國和德國相比,遠遠落後了!
看到這個圖表,於被提醒說,中國人不應該再躺在“四大發明”在遙遠的古代。
當我聽到這個圖表時,我被提醒說,我們不應該對新世紀以來壹些高科技領域的快速進步感到自滿。在科學創造和技術發明的千變萬化的征途上,永遠不會有順風車,永遠不會有順風車。更有甚者,難免會用非常規手段來遏制和鬥爭,更有甚者,難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誣陷和封殺。
4.壹座城堡
壹座皇家城堡,溫莎城堡,不遠處的伊頓公學,如何成為作者推崇的“溫和漸進”改良之路的典範?
當中國近代救亡運動的激情被歐洲大陸的法國大革命等激進主義點燃和感染時,維新派首先想到的是暴力,包括語言暴力。當暴力革命有效,需要解決人民的NBMD時,有人首先想到的是暴力。所以我們嚴厲批判惡性爭鬥,所以我們窮追猛打,因為文明的倒退,文化的齷齪。
反觀英倫三島,近代以來,每壹個文明都在進步,它應有的社會觀念緊跟潮流,溫和不急躁,逐漸不折騰,是特立獨行進步的典範。
不可否認,近20年來,英國的大國地位壹再下降,想脫歐也不好意思解決發展問題。舊王國雖然與歐洲隔絕,還能繼續固執地堅持溫和漸進的改善之路,但卻百感交集,前途未蔔。
5.壹群無所事事的人
相比全歐洲手裏拿著啤酒咖啡悠閑坐著的人,中國不乏遊手好閑、漫無目的的“閑人”,甚至更多。即使是中午喝茶,晚上倒茶的職場人士,眉宇間依然鎖著人情世故,談話材料依然夾雜著官話公事。
近年來,在豐富的物質保障和崇高的生活追求的驅動下,休閑度假逐漸成為繁忙工作之余的必要調節。但年假被忽視、被壓縮、被強制取消的情況屢見不鮮。中國的企業文化往往會給妳洗腦,讓妳默認單位(部門)就是領導的“家天下”。本該是合法享受的節日,卻變成了變相的福利和獎勵,讓人心生感激,也讓人覺得諷刺。如果是這樣,那就放松壹下,休假吧,妳也會擔心錯過隨時到來的工作信息,妳也會暗暗在意內外那些意想不到的八卦。
而不是拿民生福祉和職場文化的優劣來比較,簡單來說,中國人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外國人的工作就是好好休息。
幸運的是,有了財富積累帶來的選擇自由,有了觀念叠代產生的內在需求,越來越多曾經努力工作的中國人萌發了休閑,孕育了休閑興趣,攢足了休閑時間。他們隨後的休閑、聊天、聚會、流浪,應該算是社會文明的風向標,人文關懷的集結號。
6.壹塊巨石
隨著法治進程的加快,中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有目共睹。
回顧歐洲法律秩序的建立,我們無法回避冰島辛格威德利火山巖之間的那塊巨石——“法律石”。同樣具有俠義精神、以單向復仇暴徒人格為信條的北歐英雄,在與理性法律關系數百年的對立與碰撞後,“痛苦地改變了榮譽坐標,改寫了英雄情懷”。這種祭祀造就了宮廷的莊嚴和教會的虔誠。
相比較而言,中國英雄們從不服天王,到放下刀劍收起毒誓,千百年後依然在路上。其實我們不缺壹塊巨石,缺的是壹種敬畏感。這種敬畏之心的培養和塑造,不僅是壹種道德責任,更是壹種文化使命。
7 .藍色旗幟
這不難想象,壹定是歐盟的旗幟。作為世界區域壹體化的成功範例,在筆者走訪的幾年裏,無疑是可圈可點的。的確,歐盟的經濟社會壹體化與合作,壹度讓德、英、法等傳統強國在衰落之際找到了暫時的權宜之計,也讓夢想抱團取暖東山再起的歐洲國家認為抓住了救命稻草。誠然,從設計理念和操作規則的文明程度來看,歐盟的創造近乎完美,歐洲的秩序極其和諧。作為世界政治經濟的重要壹極,歐盟代表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
在文化學者看來,從侵略、鬥爭和分裂中覺醒,求同存異,在滑鐵盧戰場40公裏外飄揚起團結的旗幟,是多麽值得羨慕和贊美的文明事件。這片飽受無數次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蹂躪的土地,終於迎來了歐洲統壹運動的偉大勝利。
如今,歐盟的壹體化運作和擴大面臨許多問題和困難。許多在其成立之初就預見到或預料不到的矛盾和分歧頻頻出現,如主導權之爭、英國脫離、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等等。現在的疫情對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打擊很大,什麽時候恢復,怎麽恢復都用盡了,更別說重新站起來,重新炫耀了。
在文章的最後,余還關註了歐洲的社會危機,如暴力犯罪、恐怖襲擊、環境汙染、文化流失等,正視和反思了中華文明的弱點和欠賬。從而站在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制高點上,得出宏偉的應對策略和解決方案。
而那些策略和方案,只有在《過客無邊》裏才能探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