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金融法規與職業道德教育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不僅被視為指導我們學術進步的學科教材,而且被視為精神食糧,對提高我們的素質、激發我們的學習熱情、規範規章制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結合書本知識分析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教育的學科內容、必要性、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金融法規;職業道德教育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f239.45438+0文獻識別碼:A文號:1001-828 x(2013)09-0-0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越來越重要,不僅是教育中的必修課,也是很多考試中的基礎課。因此,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應把法律基礎知識、基本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新時期職業教育的必修課。也會得到全民的參與和關註。
壹、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
由於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內容廣泛,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不僅成為許多教育中的基礎課,而且成為壹些考試科目中的必修課。目前,財務法規和職業道德主要包括稅收征管、會計相關法律制度、支付計算制度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但其表現形式是通過教育,即接受專業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受教育是指通過學校或壹些培養單位,對從事本專業的學生和工作人員進行財經法規、稅收法規、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教育,還要對學生進行當前我國就業形勢、政策法規、思想道德、專業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教育。為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規劃,打好基礎。自我教育是通過自我學習和自我認識進行道德修養教育,結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雖然兩者的方式完全不同,但是要內外結合,從自身做起,把書本知識融會貫通,達到自己的認知水平,掌握這門學科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政治多極化的到來,就業問題逐漸凸顯,就業形勢嚴峻。由於地區差異,出現了供需矛盾,而且由於知識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逐步發展,對高等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為了追求更好更高的生活水平,法律知識的模糊和思想道德規範的淪喪會導致壹些道德失範。而且舊的道德觀念還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新的道德規範還沒有形成,需要壹門專門的學科來引領潮流,規避大的風險。
但是為什麽壹定要通過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來改變人的世界觀呢?具體有哪些方面?在農村,由於知識和教育水平有限,人們的法律意識薄弱,詐騙和欺騙嚴重影響經濟發展,擾亂社會秩序。在城市,盡管經濟水平提高,人們通過高等教育增強了法律意識,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權謀私等不良社會風氣已成為社會公害,有損社會形象和社會秩序。另外,在學校教育、企事業單位中,要把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壹門專門的課程,加強學習和訓練,達到壹定的職業文化水平,改變社會上不穩定的局面。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開設這門課程,普及知識是很有必要的。
三,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
學習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分析。首先,它在我們的學科教育中起著紐帶作用。把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作為專業的學科教育,壹定要把它作為專業性很強的學科教材,讓學生有學習的基礎,通過對書本知識的理解達到壹定的專業文化水平,學以致用,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壹個很好的規劃。其次,作為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在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考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再次,在企事業單位,通過法律法規的培訓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企事業單位可以在精神層面豎起壹面旗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改善企業形象。最後,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也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正確的經濟法規指導下,我們才能理解職業道德的本質,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規律。
第四,總結
本文以專業知識和本人對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的理解為基礎,分析了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必要性和意義,並結合社會發展形勢和社會問題進行了分析,將其理解為既是壹門專業學科,又是壹門必修的社會學科,對社會經濟發展和職業道德具有重要意義,對個人成長也極為重要。既要通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又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各種手段和方法,整合教學資源,建立完善的網絡教學學習平臺,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促進財經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的進壹步發展。
參考資料:
[1]陳怡雅。金融法規分析與會計職業道德精品課程建設。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2009(B04)。
[2]林偉。《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探討[J].內江科技,2011(02)。
[3]任明。黃炎培職業道德教育思想研究[A]//黃炎培與中國職業教育――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成果匯編[C].2009 .
作者簡介:曾幹賢(1963-),女,廣西來賓人,財會學士,柳州師範學院財經系經濟師,從事會計與審計研究。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廣西高職高專會計課程網絡教學的研究與實踐(2013C145)。
金融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後詳細論述了該課程的教學改革要點。旨在為高校《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法規;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改革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既有法律、金融的理論知識,也有會計、稅務的實務知識,教學難度較大。2016兩會強調創新在各領域發展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課程也需要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此外,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改革也是對黨的全面改革要求的踐行。
1《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中主要存在五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夠明確。精英教育的傳統目標是積累大量知識,現在是培養創新人才。教學目標與當前對人才類型培養的要求存在差異,需要明確清楚。二是教學內容安排比例失衡。普遍現象是重視財經法規教育,輕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第三,傳統的教學方法不適應現代學生群體的特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過於枯燥,不符合信息技術時代成長起來的孩子接受信息的習慣,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學質量低下。四是教學時數不足以保證教學質量。該課程平均課時為32學時,在保證教學大綱任務的前提下,難以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理解。第五,課程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學生學習情況方面缺乏全面性和科學性。
2《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改革要點
2.1教學理念改革
教學理念是教學互動的壹面旗幟。先進的教學理念將指導具體的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最終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當前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本,培養創新人才。因此,在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中,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將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常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意識,最終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教學觀念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接受先進教學理念的培訓。新的教育理念是壹種意識形態,意識對行動有指導作用。教師有先進的教學理念,自然會引導自己的教學行為。第二,根據新的教學理念,調整相應的教材。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教學的藍圖,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是考試的重要參考。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必須有新的教材與之相匹配。必要時,學校可以整合各種教材,形成自己的校本課程。第三,根據新的教學理念,調整教師的評價方式。教師評價對教師教學理念改革的實施起著監督和指導作用。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可以使教師明確自己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的教學行為,有利於教學改革的切實實施。
2.2教學模式的改革
2.2.1案例分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財務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關於會計職業道德的章節比較簡單,教師可以分析財務工作中常見的違反職業道德的案例。例如,某電子公司會計小宋的丈夫是某民營電子企業的總經理,小宋向其丈夫提供工作中接觸到的公司新產品研發計劃及相關會計資料的復印件。從會計職業道德的角度,小王違反了哪些要求?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判斷分析哪些行為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總結出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以及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後的相關法律責任,深刻理解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準確識別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常見行為,進而總結出壹套防範和防範的措施,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2.2.2提高教學效率的互動教學模式本課程涉及金融與法律、會計與稅務等多個領域。法律和稅收隨著社會經濟結構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對這類內容采取互動教學方式,有利於師生之間的深入交流,從而實現教師答疑解惑的作用。對於金融、會計等專業理論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度,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3學習成績評估方法的改革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涉及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內容很多,但該課程的考試方式比較粗糙簡單,通過校考的學生不壹定具備優秀的會計實務能力。這就導致了學校教學和社會工作的脫節。因此,高校學習成績的考核方式必須改革。在考核方式改革中,我們需要註意以下兩個方面。第壹,兼顧學生理論知識學習和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金融法規中有很多關於背誦的知識,這類內容的考核需要大量的客觀題。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金融法律法規的學習和掌握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會計實務和稅務的考核可以通過實際工作來完成。為保證考核的公平公正,學校應聯合當地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校將通過與企業負責人的合作來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學生社會實踐單位的評價應納入學生會計職業道德評價。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公眾追求的是個人利益的最大化,這是知法犯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考核學生科技職業道德內容時,不僅要重視理論考試,還要通過學生實踐單位的綜合評價來考核學生,以保證考核的客觀性。
3結論
綜上所述,在經濟國際化和全民創業的社會背景下,財經法規和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尤為重要。針對學生的群體特征和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高校應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調整學習成績的考核方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以適應社會需求。因此,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者應分析和研究國內會計工作的大環境,深入了解當前企業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和相關行業法律法規,保留傳統會計教學的精髓,調整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以及評價方式,從而培養出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會計從業人員。金融法規和職業道德的核心是什麽?法律?用什麽?道德?,?法制?然後呢。誠實?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改革該課程以提高教學質量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必須引起相關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參考資料:
徐丹丹。關於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教學的思考[J].尚,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