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存貨報廢、正常損耗、存貨損失如何處理稅務?

存貨報廢、正常損耗、存貨損失如何處理稅務?

存貨報廢、正常損耗、存貨損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進行稅務處理。

財稅[2009]57號第七條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或者存貨扣除對責任人的賠償後的賬面凈值,作為固定資產或者存貨的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第八條規定,企業毀損、報廢的固定資產或者存貨的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以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或者存貨成本扣除殘值、保險賠款和責任人賠償後的余額作為毀損、報廢固定資產或者存貨的損失。

第九條規定,企業被盜的固定資產或者存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以扣除保險賠款和責任人賠償後的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或者存貨成本作為固定資產或者存貨被盜損失扣除。

第十條規定,企業因存貨損失、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能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與存貨損失壹並抵扣。

第十三條規定,企業應當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實際發生的法律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具有法定資格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具有法定資格的專業機構的技術鑒定證明等。

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稅務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國稅發〔2009〕88號),正常存貨損失的企業可以自行計算扣除,但也需要按照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要求確認資產損失,並保留相關資產核算資料、原始憑證和內部審批憑證,以備稅務機關日常檢查。存貨報廢和存貨損失不是企業可以自行計算扣除的損失,只有經稅務機關批準後才能在稅前扣除。工藝和材料的提交應按照本文件的下列規定辦理:

第五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資產損失可分為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和按照稅收管理辦法經稅務機關批準後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下列資產損失由企業自行計算扣除:

(壹)企業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因出售、轉讓、變賣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存貨而造成的資產損失;

(二)企業存貨的正常損耗;

(三)企業已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並正常報廢清理的固定資產損失;

(四)企業生產性生物資產達到或超過使用壽命時正常死亡造成的資產損失;

(五)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通過證券交易所和銀行間市場買賣債券、股票、基金及其金融衍生產品發生的損失;

(六)未經稅務機關批準,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確認的其他資產損失。

上述以外的資產損失,屬於經稅務機關批準後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第十條規定,企業發生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的,應當按照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要求確認資產損失,並留存相關資產會計資料、原始憑證和內部審批憑證,以備稅務機關日常檢查。

企業按照規定向稅務機關提出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申請時,應當提供能夠證明資產損失實際發生的法律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內部證據。

第十壹條規定,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出具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書面文件。與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主要包括:

(壹)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裁定;

(二)公安機關的結案證明和答復;

(3)工商部門出具的註銷、吊銷和停業證明;

(四)企業破產清算公告或清算文件;

(五)行政機關的公文;

(六)國家和授權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

(七)具有合法資質的中介機構的經濟評估證明;

(八)經濟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

(九)保險公司對被保險資產的事故調查單和理賠計算單;

(十)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證據。

第十二條規定,特定事項的內部證據,是指會計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類資產的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進行內部證明或者承擔責任的陳述,主要包括:

(壹)相關會計資料和原始憑證;

(二)資產清單。

(三)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業務合同;

(四)企業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材料(對數額較大、影響較大的資產損失項目,應邀請業內專家參與鑒定論證);

(五)企業內部批準文件及相關資料;

(六)責任人因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和賠償;

(七)企業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對具體事項的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第20條規定,存貨跌價損失應當根據下列證據確定:

(1)庫存清單;

(二)存貨保管員對存貨損失的說明;

(3)盤虧存貨價值的確定依據(包括相關入庫手續、相同或類似存貨的采購發票價格或其他確定依據);

(四)相關內部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及內部審批文件。

第二十壹條規定,存貨報廢、毀損、變質損失,應當根據下列有關證據,以賬面價值扣除殘值和保險賠償或者責任賠償後的余額為基礎確定:

(1)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小(占同壹企業存貨不足10%,或減少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增加虧損不足10%,或不足10萬元。下同)庫存,企業內部有關技術部門出具的技術鑒定證明;

(二)單項或者批量超過上述規定標準的大型存貨,應當取得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或者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經濟鑒定證明;

(三)涉及保險理賠的,應有保險公司理賠說明;

(四)企業內部關於存貨報廢、毀損、變質的說明和批準文件;

(5)剩余價值的說明;

(六)相關內部責任認定、責任賠償及內部審批文件。

第22條規定,被盜存貨的損失,其賬面價值扣除保險索賠和責任賠償後的余額,應當根據下列證據確定:

(壹)向公安機關報案的記錄,公安機關立案、破案、結案的證據;

(二)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和賠償;

(三)涉及保險理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的說明。?稅收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調節器。隨著經濟的發展,稅法越來越復雜,稅收調整越來越頻繁。作為企業財務人員,掌握著企業的稅務命脈,迫切需要全面的稅務管理能力。他們應該參加稅務經理的專業課程,掌握稅務實務、稅務籌劃、稅務檢查和稅務行政復議,拓寬稅務處理的軟技能,成為優秀的會計人員。

  • 上一篇:微博隱私條款
  • 下一篇:大學生戀愛調查報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