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分層作為社會固有的現象和過程,本質上是社會資源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分配,必然會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壹定的作用。關於社會分層的社會功能,理論上壹直有兩種觀點,即功能論和沖突論。現實中,社會分層具有雙重功能:壹方面,社會分層會起到激勵作用,保持社會活力;另壹方面,會造成壹定的競爭和沖突,影響社會穩定。
關鍵詞:社會分層;正式社交集會
壹,社會分層的含義
社會分層作為壹種社會固有的現象和過程,是壹種制度化的社會不平等。它是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因獲取社會資源的能力和機會不同而呈現出不同層次和等級秩序的現象和過程,其本質是社會資源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分配。社會分層主要有四個特點:第壹,各個層次的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大致相同,在經濟關系、政治傾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社會聲望等方面表現出壹定的相似性。第二,縱向上不同層級之間存在層級關系。僅僅基於某種相似性而形成的社會群體,不壹定是分層的,也是分類的,比如基於性別、民族、膚色等的。只有當某種劃分在社會群體之間形成了有序的、不平等的關系,才屬於分層的範疇。第三,制度化的社會不平等。社會分層是“基於法律或規則和結構的制度化和持久的社會不平等體系。”當社會利益的具體分配方式和由此產生的社會不平等制度被社會主流文化固定和認可時,這種不平等就被制度化了。社會不平等的制度化提供了社會分層的機制。四是現象與過程的統壹。壹方面,社會分層作為壹種社會現象客觀存在。從靜態來看,任何社會都有社會分層現象,而且在壹段時間內是相對穩定的。另壹方面,社會分層是壹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現有的社會不平等因素不斷被否定和克服,但新的不平等會層出不窮。沒有壹個社會等級是剛性的,社會分層的狀態總是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
二,社會分層的社會作用
(壹)社會分層作用的理論解釋
社會分層是社會生活中壹個極其重要的社會現象。社會分層本身直接反映了社會不平等,必然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產生壹定的作用。就社會分層的社會功能而言,由於研究者關註的社會問題不同,研究的出發點和目標不同,他們的理論觀點也存在壹定的差異。但總結起來,關於社會分層的社會功能,壹直有兩種觀點,即功能論和沖突論。
功能主義認為,社會分層長期存在於所有社會,是社會所必需的,因此是合理的。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斯認為,社會分層不是由社會成員的個人意願產生的,而是由社會的需要產生的,作為壹種不平等的制度維持著社會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功能社會學家戴維斯和摩爾提出的“戴維斯-摩爾理論”也系統地表述了社會分層的積極作用:社會分層可以通過社會報酬的不平等分配,激勵人們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勝任某些社會角色。戴維斯和摩爾認為,在壹個社會中,各種社會崗位的重要性並不相同,重要的社會崗位必須由高素質、受過訓練的人來擔任,以保證社會的正常運轉和高效發展。
功能主義對社會分層的理論解釋及其積極作用引起了社會學的廣泛興趣和關註,但也有壹些不同的聲音指出了這種分析的嚴重缺陷。社會分層嚴重限制了那些非特權階層的機會,機會面前人是不平等的;社會應該對所有的工作給予適當的激勵。如果垃圾清運工人由於缺乏激勵而無法完成工作,垃圾處理也將成為壹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分層不利於社會穩定。事實上,功能主義的基本觀點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任何壹種制度在長時間、大空間的存在,都不能得出這種制度存在是合理的、必然的邏輯結論。”沖突論者正是抓住了功能主義的缺陷,與之展開了理論交鋒。
沖突論認為,社會分層是人類不平等的主要來源,會導致社會沖突,這不僅沒有價值,而且不合理。英國社會學家達倫多夫是沖突理論的代表人物。他認為,社會分層會導致擁有不同社會資源的人之間的剝削和壓迫,從而引發社會沖突。但他認為,這些社會資源重要的不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而是政治權力,擁有這些權力的群體可以通過權力剝奪無權者,從而在社會分配中獲得更多的回報。所以在達倫多夫眼裏,社會分層是以權力來劃分的。
(二)社會分層作用的現實分析
功能理論和沖突理論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社會分層的社會功能。他們在這個問題上各持己見,但他們的理論解釋是合理的,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分層的雙重作用。
首先,從社會分層過程中的競爭來看,社會分層鼓勵人們參與競爭,但很難實現公平競爭。不同社會層次的人會得到不同的利益,所以社會必然會形成壹種競爭機制,鼓勵人們努力工作以獲得更好的社會地位,整個社會會形成壹種強大的動力機制,推動社會不斷發展。從另壹個角度來說,參加這個比賽的機會並不是每個人都平等的。在現實生活中,不同階層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競爭優勢,很難實現真正的公平競爭,這只是指通過法律手段的競爭。社會分層也使得壹些無法通過合法手段謀求自身利益的人轉向非法手段,成為社會犯罪的重要來源之壹。
其次,從社會分層造成的社會不平等來看,這種不平等既促進了社會發展,也使剝削和壓迫成為可能。社會分層使不同崗位的人因對社會的貢獻不同而獲得不同的回報。因此,當社會物質財富不能滿足所有成員的需求時,它可以保證壹批有能力的人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社會創造性活動中,從而推動社會發展。
可見,社會分層具有雙重功能:壹方面,社會分層會起到激勵作用,保持社會活力。所以,壹定程度的不平等分配平均主義更能調動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中國改革開放前,平均主義的大鍋飯讓大部分人失去了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改革開放後“讓壹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讓社會重新煥發了活力。另壹方面,現實生活中圍繞“先富”和“後富”問題存在壹些競爭和沖突,會影響社會穩定,在壹定程度上制約社會發展。可見,社會分層和社會不平等也會給個人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現有社會分層無法完全消除的情況下,如何將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差異保持在壹個可接受的限度內,成為政策研究必須解決的中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