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法律的溫度和硬度

法律的溫度和硬度

第壹,法律的溫度

前幾天看完《要死要活》,有朋友在朋友圈說:作為法律專家,我不敢輕言法律的溫度,只希望在以後的學習中能正確區分法律和情感。法律應該有自己的寬度和溫度。

看到這句話,我想起了三年前的自己。

當時我剛從法學院畢業,進了壹個基層檢察院。我在法律行業是個小白。

記得有壹天,我去找壹位長輩詢問信息,是壹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案例。在整個審訊過程中,這位長者說話有些嚴厲,時不時用手指指著嫌疑人,對他破口大罵。我當時想到的是,嫌疑人也是壹個普通人,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同時也提醒自己以後要以此為戒!

但是,當時我對此的思考也僅限於此。但是,遠沒有那位朋友想的那麽深刻。法律應該有自己的溫度,區分法律和情感。

現在想來,三年前,我和我的朋友們才剛剛開始我們的法律生活,但正是因為有了小白,我們才有了那個初心——給犯罪嫌疑人應有的尊重,保持法律的溫度。

我壹直堅守著這份初心,雖然已經磨破,雖然有時候不在。

記得第壹年年底,警察因為考核,把他們的案子都轉到檢察院了。當時我國已經試點了速裁程序,多適用於危險駕駛等輕罪案件,從審查起訴到判決的時間有時可能在10天左右。當時我們的危險駕駛案沒有緩刑的先例,宣判後我們都被關了禁閉。因此,在多年前發生的危險駕駛案件中,如果我們采用快速切割程序,嫌疑人肯定會被鎖定。過年前半個月,接了壹個危險駕駛的案子。隨著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我心中充滿了離家就要回家的感覺,於是決定對該案適用普通程序,在過年期間再次起訴。

現在,我明白了,讓人民群眾在每壹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法律的溫度,並不像電視劇或電影中那樣驚心動魄,讓妳感動落淚!法律的溫度更多地體現在柴米油鹽、醋茶之類的小事上,更多地體現在與犯罪嫌疑人的每壹次接觸的言談舉止上。

但是,我更知道,法律的溫度永遠不是法律文本所能生動體現的,只能是妳我這樣的普通法律人才能展現出來。

但是,我們太普通了,在日復壹日的重復中,溫度可能會越來越冷。我們不能壹直讓它保持溫暖。我們能做的就是時不時給它加壹把火,別讓它徹底涼了!

第二,法律的硬度

作為壹個人,既要有似水柔情,又要有不妥協的堅硬。

法律也是!

在辦案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壹個因不小心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過失犯,壹個反抗暴力的防衛過當者,壹個狡猾可恨的騙子,壹個因為離婚糾紛想砍死妻子的殺人犯...

對於那些壹時犯錯的老實人,要保持法律的溫度;對於那些內心邪惡、死不悔改、企圖逃避罪責的罪犯,我們應該拋棄法律的溫度,不折不扣地執行法律,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應有的責任!

有些人是不能被原諒的,更不用說被原諒了!那些在疫苗中作弊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的金錢利益,泯滅內心的良知,無視他人鮮活的生命。這些人不應該得到絲毫的溫暖,等待他們的應該只有冰冷的法律。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徹骨的寒冷,才能讓逝者安息,得到解脫。

這部法律的硬性,是對大眾的另壹種溫暖!

第三,寫在最後

人的可悲之處就在於容易被不好的東西影響!

妳沒看到嗎,初入江湖的人大多是沒有經驗的,單純的;然而,十年後,妳可以看到,多少當初的少年,已經變成了不負責不作為的老江湖!

塵埃終究要落下,我們能做的只有有事就掃掉!這樣我們的初心就不會被掩蓋,不會消失!

  • 上一篇: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檢討兒子的違法行為?
  • 下一篇:為什麽法律不能規定“人販子壹律判死刑”?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