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心。社會主義法律在這方面的作用首先體現在維護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即社會主義公有制、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按勞分配等等。此外,社會主義法在維護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和方面。它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的。因此,從中國法律的本質和整體來看,它應該而且事實上積極保護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當然,對於不同的改革對象和改革的不同發展階段,法律的推動形式和程度是不同的。壹般來說,當壹項重大改革還處於積累經驗階段時,法律的作用不如其在普遍推廣階段的作用顯著。在後期,為了使這壹改革制度化、規範化,法律的作用將會凸顯。也就是說有壹個從政策引導到制定法律的過渡。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改革,越來越多的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的規範需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法律對經濟體制改革的推動作用還體現在懲治各種破壞改革的活動,包括以改革為名實施犯罪的行為。最近報紙上有很多報道。
在談到我國社會主義法在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特別是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時,還應特別註意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在經濟管理中的結合。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體制的壹大弊端是政企職責不分,企業實際上成了行政機構的附屬物,單純用行政手段管理經濟。正在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壹個重要的方面是改變原有狀態,政企分開,使企業真正成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在管理經濟時,我們應該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
2.維護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法律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非常密切。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法律是精神文明的產物,兩者並行發展,相互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為法制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法制建設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社會主義法制的實踐(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等。)也是衡量中國精神文明的重要標誌。
法制觀念是精神文明思想道德部分的重要內容。因此,法制宣傳教育不僅是加強法制建設的重要措施,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二大在談到精神文明建設中思想建設的內容時認為,最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紀律。這裏所說的紀律當然包括法律或紀律,也談到要加強對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幹部和青少年的憲法和公民權利義務教育。
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所有法律都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當然,這個角色的表現形式是不壹樣的。比如憲法中關於文化思想建設的壹些具體規定或者關於文化教育的壹些具體法規,就體現了法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直接推動作用,而其他法律則體現了間接但同樣重要的作用。比如刑法關於懲治犯罪的規定,直接目的是保護人身安全和社會秩序,但這種安全和秩序是精神文明建設的起碼條件。
精神文明的內容非常廣泛。先說社會主義法律對社會主義社會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用。為了消除壹切舊的腐朽的封建的資產階級道德對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影響,同時向他們灌輸社會主義和* * *產品主義的道德要求,我們必須依靠各種組織,通過各種形式和手段,其中之壹就是法律。會明確教育人民,國家保護什麽,反對什麽,也會及時警示社會中的不穩定分子:作惡會造成什麽後果,等等。因此,執法和司法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法律對提升人們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人民法院舉行的公開審理或宣布的判決,往往可以成為對公民進行法紀道德教育的講壇或教材。
當然,社會主義法律與社會主義和* * *社會主義道德並非沒有區別。壹個簡單的事實:在我國,違反法律的行業壹般都是違反最低道德要求的行為,尤其是犯罪行為,更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但另壹方面,也不能說任何違反道德的行為也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尤其是犯罪行為。混淆法律與道德的界限有兩種形式。壹種形式是將違法甚至犯罪行為誤認為只是違反道德,從而放棄應有的法律制裁;另壹種是錯誤地把只是違反道德的事情擴大為違法甚至犯罪行為,從而受到法律的懲罰甚至判刑。這兩種混亂在實踐中是對社會主義法制的破壞。
3.維護和發揚社會主義民主。
社會主義法律在這方面的作用首先表現在確認和維護我們的國家制度,即人民民主專政。它應當保護人民民主或社會主義民主,對敵對分子實行專政,促進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解決。
社會主義法律與民主的關系,在中國政治生活中通常稱為民主與法制的關系。兩者也是相互結合、相互作用的。沒有民主和法治,法治就沒有基礎,可能成為對專制的辯護;反之,沒有法治,民主就得不到保障,有可能變成無政府狀態。十年動亂的歷史教訓充分告訴我們,“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壹個重要條件就是新中國成立後,不重視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因此,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的重大決策。“為了保障人民民主,我們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壹制度和法律具有穩定性、連續性和巨大的權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確實如有些人所說,黨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有了壹個飛躍。為了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防止類似“文化大革命”現象的重演,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會因為領導人觀點和註意力的變化而改變。
社會主義法律對民主建設的促進作用,還體現在對敵人的專政作用,對經濟領域和其他領域的嚴重犯罪分子的打擊作用。中國的《刑法》、《刑事訴訟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有關決定以及其他相關單行法規在這方面發揮了明顯的作用。
社會主義法律對民主建設的推動作用還體現在其他許多方面,如鞏固國防,保障國防現代化;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保障民族區域自治的實現;推進國家機關改革,反對國家機關工作中的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社會主義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解決民事糾紛、預防和懲治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4.維護和促進對外交流的作用
社會主義法律在這方面的作用首先體現在:保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實施。憲法規定的中國外交政策的總原則、中國締結和參加的國際條約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都體現了這壹作用。其次,體現在保障對外經濟技術文化交流的作用上。近年來,中國制定了許多直接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和文化交流的法律,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對外經濟合同法》、《專利法》和《商標法》。最後,它在其他涉外關系中的作用。例如,憲法中有關於維護居住在外國的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和維護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的合法權益的規定。《國籍法》中關於確定國籍和雙重國籍的規定;民事訴訟法中關於涉外民事訴訟程序的規定;繼承法中關於涉外繼承的規定都體現了法律在保障和促進對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