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合法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情況下肯定是有問必答的。

合法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情況下肯定是有問必答的。

居民A在某商場購買了壹臺“多功能食品處理機”,回家試用後發現產品只有壹種功能,於是將其退回商場。商場回復:“產品說明書沒有明確說明其性能,這是廠家的責任,所以顧客應該向廠家索賠,商場不承擔責任。”請問:

1.這個產品有什麽問題?

存在產品名稱與實際性能不符的問題,即號稱“多功能食品處理器”,實際上只有壹種功能,產品的實際質量與產品名稱標明的質量完全不符。銷售該產品屬於經營者隱瞞產品真實信息,進行虛假宣傳,導致消費者A產生誤解並購買的欺詐行為,直接違反了我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符合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表明的質量狀況。”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9條“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第二十二條“經營者以廣告、產品說明、實物樣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狀況, 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實際質量與標明的質量狀況相符的規定,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害了消費者A依法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也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這個產品應該由誰負責?

商場和廠家都要對這個產品負責,商場先按照消費者A的要求退貨,然後商場再向廠家追償損失。

因為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三)產品不符合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表明的質量條件的。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和賠償損失後,屬於向其提供產品的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應商)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應商追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五條第1款規定:“消費者購買、使用商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的責任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這裏需要註意的是,消費者A等人並未因產品存在缺陷而遭受人身或財產損害(這裏的財產損害應不包括往返車費),因此適用賣家(商場)先行賠付的原則。因產品缺陷造成甲方或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害的,應適用連帶賠償原則,即消費者可以在銷售者(商場)和生產者(廠家)中選擇壹方要求賠償損失。

因為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條規定:“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或者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屬於產品生產者責任,產品銷售者賠償的,產品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生產者有權向產品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生產者要求賠償。如果是生產者的責任,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如果是銷售者的責任,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3.居民A有什麽權利?

作為消費者,A的權利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1.甲方對產品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即甲方有權根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了解其欲購買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機”的使用和性能的真實情況,並據此自主選擇和購買的權利。因經營者提供虛假商品信息,未明確說明商品性能,甲方基於誤解購買,故經營者侵犯了甲方享有的上述權利..

2.甲方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有權要求店鋪退貨並賠償損失。

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壹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三)產品不符合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表明的質量條件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壹倍。《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壹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本案中,生產廠家對其提供的產品進行欺詐,主觀上故意導致消費者A因欺詐而產生誤解。根據上述規定,消費者A不僅有權退貨,還有權要求商場賠償損失。

甲方退貨被商場拒絕,違反了《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銷售者義務。甲方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商場改正並處以罰款,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因未與商場達成仲裁協議,不能申請仲裁)。

  • 上一篇:中水系統中的中水
  • 下一篇:2014河南省公務員考試大綱報考指南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