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現在要吸取過去的教訓,沒有過去什麽也做不成。去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傑出人物的田世鐸,願意捐出自己的腎臟治愈母親的腎衰竭,在九州廣為傳頌。
但是在我們身邊,也有不孝順父母,忘恩負義的人。年過古稀的秦叢峰和馬,狀告子女不孝順。
秦叢峰夫妻是誰?他們的子女為什麽不履行贍養義務?法院做出了怎樣的判決?
請看本報記者對此的采訪報道。
“請問妳叫什麽名字?妳住在哪裏?”記者爬上山,涉水來到秦家詢問
"我叫秦叢峰,住在大榭鄉高陽村."老秦拿著竹簽回答道
“妳多大了?”
"73!"
“聽說妳把幾個孩子告上了法庭。為什麽?能給我們講講嗎?”
“兒女不孝,太可惜了。”
“壹樹之果,酸酸甜甜,壹子之孝。”
秦痛心地說:這是真的。我們的孩子有的孝順,有的不孝順。壹言難盡,只好從頭說起。
我和我老婆都是1932出生的。我們結婚後,a * * *養了兩個兒子三個女兒,都已經長大了。
時間不等人。老兩口老了,沒用了,就等著子女給錢種地。然而,在過去的三年裏,大兒子秦既不種地,也不給錢。我們還沒死。我們必須活下去。沒有錢和食物我們怎麽生活?
1997年春,我們當著孩子叔叔的面,把責任田分給兩個兒子,要求他們每年交750斤糧食(其中水稻550斤,九糧50斤,玉米50斤+小麥000斤)。當時兩個兒子都同意了。後來,因為壹塊田的長子田明沒有種,第二天他就學會了壹個品種。田明認為我們成年後不公平,所以我們把它放在壹邊。當時我們找南濱區司法所、村支部書記、村主任調解,沒說好,我們收回了土地。
“土地已經被開墾了。誰來種?”記者問
“壹年拿100,請我們組的周萬福種三年。2001和2002年,田明只稱了416斤糧食,給了100元。自2003年以來,他沒有稱過阿津的糧食,也沒有給過錢,他的田地已經荒蕪了好幾年。我們真的別無選擇,只能求助於法律進行判決。”
在動物界,已經有了“龜報恩”、“蟒蛇救命”的記載。父母養育了孩子,孩子理所當然要贍養父母。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無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在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有權要求子女給予贍養和扶助。
今年7月1日,秦從峰、馬委托重慶市京關律師事務所主任田律師為代理人,進行贍養訴訟,請求法律援助,維護老人合法權益。
“田律師,妳是秦從峰、馬追索贍養費壹案的原告代理人。妳能給我們講講妳的經紀人嗎?”記者來到律師辦公室詢問。
“我是原告的訴訟代理人。根據原告陳述,我們下鄉調查取證,核實原告沒有生活來源,經濟困難,申請法律援助。兩原告確實是老人,年老體弱,無法從事正常的生產經營,需要子女贍養。且被告秦、等人有能力贍養原告。原告的責任田已經荒廢多年。兩原告的生活來源由秦天雪等四人承擔。根據婚姻法的規定,被告應當依法承擔贍養原告的法定義務。況且,尊敬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就是老,孝就是孝。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意。動物都能這樣,何況我們?”田律師笑著說。
8月23日,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糾紛。法院的意見是什麽?記者就此采訪了本案的審判長、該縣法院民事庭副庭長龍。
“您好,龍法官,您能給我們介紹壹下秦從鳳與馬要求撫養費壹案的情況嗎?”
“這個案子是我主審的。原告秦從鳳、馬年老體弱,缺乏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秦、等五被告作為原告的子女,應盡贍養扶助的義務。至於贍養的方式和費用,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應當以合理為原則,根據原告的實際需要和子女的承受能力來確定。本案中,1000斤大米足夠維持兩個原告壹年的生活,1500斤的要求有點過高,超出部分應該扣除。原告要求五被告每年支付2500元,符合其實際需要,五被告均可承擔此項任務,我們應予支持。”龍副院長說。
即8月31日,縣法院作出壹審判決:
“被告秦、秦天雪、秦、秦、秦天珍自2005年起每年9月10前向原告提供大米200公斤、人民幣500元,原告死亡。200元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由五被告各負擔60元。”
讀者們,這個案子已經解決了。不言而喻,已經在盡孝的人,不用法院執行,也會自覺履行義務。但是大兒子和兒媳婦很難做到。因此,秦從峰和馬準備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他們的訴訟代理人田律師得知後,主動承擔起監督隊兌現的責任,既使原被告與原告和解,又降低了原告申請執行的成本,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
“曾主任(瑞華),作為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您對秦從峰、起訴子女要求法律援助壹案怎麽看?”記者問
“兩年前,國務院頒布了《法律援助條例》,以確保經濟困難的人能夠打官司。根據秦從峰和馬的實際情況,我們給了法律援助,縣政府拿錢讓他們打官司。”
“關於對這件案子的評論,沒有..但是,我們可以談談我們的感受。俗話說,浪漫的人貪婪,病態的人貪婪。古時候,有壹個孝子,名叫王強。為了讓病人的繼母在寒冷的冬天吃到新鮮的魚,她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因此,“王強躺在冰上當母親”的故事流傳千古。王強被她貪婪的繼母的願望深深感動,是中國古今忠孝雙全的典範。當我們想到這個案例,想到現實,想到身邊的人和事,古人還能如此深情和感恩,是不言而喻的。古人還有壹句話:‘兒女靠兒女,無兒女靠女人。’而我國現行法律並沒有規定只有男性才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子女都有,女兒可以不孝順。我想讀者朋友們應該比我更明白這壹點。這裏不用我重復了。”曾主任說。
讀者們,父母支持和教育孩子,孩子支持和幫助父母,這是很自然的。妳能說法律這樣的規定不合理嗎?希望大家受到啟發。祝讀者朋友們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和睦相處,為老百姓建設和諧社會,攜手共創美好明天,澆灌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