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正常的犯罪課程中,這部分很少講。到研究生二年級,學生進入專業技能學習階段,我們會講職務犯罪偵查的技巧和實務,由實務部門的兼職教授講,包括測謊等刑事偵查方法等等。除了這些專業知識,再增加壹個實習環節,讓他們畢業後更快上手。”何家宏說。
"我將接觸專業設備,如測謊儀."何家宏表示,由於職務犯罪的特殊性,學生將重點學習如何獲取有效的“證人”,尤其是在獲取“證人”時,學會觀察人的表情,推斷人的心理。
“如果學生願意學習,他們也可以專註於測謊,將來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何家宏說。
作為壹個新生事物,有業內人士評論稱,“反貪大師”可能是我國職務犯罪日趨復雜的必然產物,也是國家展現反腐決心的壹種方式。
清華大學廉政治理中心主任任建明認為這是壹件好事。在他看來,“反貪碩士”的培養可以讓反貪隊伍更加專業和職業化,對於反腐敗尤其是職務犯罪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對此,著名反腐學者、中央黨校教授林哲也認同開設“反腐大師班”對於社會反腐的積極意義。在她看來,這種意義或許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反腐的人才或政績,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意識到,反腐是所有部門,包括學校等教育部門都不能置身事外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反腐部門的事。
不過,對於“反腐大師”的開局,還是聽到了不同的聲音。
中央黨校教授王貴秀對此公開批評。在他看來,“反腐大師班”的設立顯然不足以說明問題是什麽。反之,就像在沒用的地方努力,對於反腐本身來說只能算是小事。設立“反腐大師班”只能是表面的、有限的工作。在“來自上級的監督太遠,來自同級的監督太軟,來自下級的監督太難”的情況下,即使培養出壹個“反腐高手”又能怎麽樣呢?
壹位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年來,反腐臺歷、反腐撲克、反腐手冊、反腐公積金、做反腐自律操等等可謂花樣翻新,但結果如何?還是治標不治本,姿態很多。“看起來很熱鬧,但形式反腐盛行,真正的反腐卻被省略了。”所以,當人們聽說“反腐大師班”的時候,有壹些不以為然的反應是很正常的。
“本來這只是學校的壹次教學改革。因為之前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我跟他們說了這個想法,最高人民檢察院也覺得很好。雙方通過壹些交談達成了這壹協議。我認為我們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關註,是因為我們國家的腐敗問題現在更加嚴重,這是壹個公眾普遍關註的話題。所以,我開玩笑說我們班沾染了腐敗。如果不那麽關註腐敗,我們的教學改革可能就出不了校園了。”對於外界的各種評論,何家宏不想多說。贊助商談未來發展目標,從反貪碩士到反貪博士
事實上,有業內人士指出,公眾往往糾結於“反腐大師”與腐敗和腐敗行為之間的表面聯系,而其深層次的意義並不明確。
從腐敗和反腐敗的實踐來看,腐敗現象和行為越來越多,新的腐敗現象和行為不斷湧現,對反腐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腐敗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熱門話題,很值得研究,所以出現了研究腐敗和反腐敗的專業人士,職務犯罪的偵查更具有專業性和技術性。要大力培養這類專業人才,加強實踐的理論指導。”林彪說。
“我們的培養目標是檢察機關需要的高素質實用型人才。就業範圍不會定向,但是我們希望他們能在各級檢察機關工作,但是還是要通過相關的統壹考試,比如國家公務員考試,司法考試。如果他們沒有通過這次考試,他們仍然不能在這些部門工作。通過這個考試後,他們的專業會有壹定的優勢。所以,還是要靠他們。不能說他們畢業後壹定會去這個範圍。”何家宏說。
據何家宏介紹,“反腐碩士”培養的壹個重要環節就是實行雙導師制。
“每個學生有兩個導師,壹個是學校老師,壹個是聘請的兼職教授,包括反貪局的局長和副局長,來自實踐部門的導師是八個人。”何家宏說。
對於何家宏來說,他希望將“反腐大師班”長期辦下去,逐步形成培訓模式。“全國有幾萬個職務犯罪偵查隊伍,我們培養的這些碩士生每年只有30個左右,只占很小的比例。不應該把它們看得太高。”何家宏說,開設“反腐大師班”只是因為實務部門需要這樣的人才。做得好的話會逐漸累加,沒有職務犯罪偵查的相關培訓。“希望能繼續下去,高壹級的是博士生。我們堅持去做,相信會有效果。反腐首先和職業道德有關,而不僅僅是學到的知識。”
對此,林哲也認為,有效的反腐敗工作,壹方面需要有深厚的刑法知識,另壹方面需要有很強的法理學知識,這樣具體操作起來才會事半功倍,反腐敗鬥爭才會更加精準有力。“這首先需要專業人才。既然有這樣的需求,這樣的訓練方式就會出現。”“職務犯罪偵查班”遍地開花,反貪人才職業化成為大勢所趨。
《法制日報》記者進壹步了解到,反貪人才或者職務犯罪偵查人才的職業化是大勢所趨。
全國各地都在大力培養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各地的共同點之壹就是提高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高等院校和最高級別的反貪部門聯合打造的“反貪大師班”,無疑是對反貪人才專業化趨勢的集大成者。
2009年,由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學聯合舉辦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檢察機關查辦職務犯罪培訓班正式開班。據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三級檢察機關直接從事職務犯罪偵查指揮工作的30余名領導赴西南政法大學進行了15天脫產學習培訓。據有關部門介紹,這是自治區檢察院為培養壹批辦案經驗豐富、善於組織查辦大案要案的偵查指揮人才而采取的壹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前不久,山西省檢察機關啟動了《山西檢察工作科學發展五年規劃(2010-2014)》,提出了“351”人才選拔培養工程,即“到2012年,全省檢察系統將選拔培養30名檢察業務專家、50名檢察業務專家。
北京壹位檢察官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查辦職務犯罪壓力大,案件多,犯罪行為和形式越來越隱蔽。檢察系統內部對檢察官個人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進入檢察系統的人都要求名牌大學法學碩士以上學歷。
關於職務犯罪偵查專業人才的培養,何家宏表示,實現職務犯罪偵查人員的職業化,要求從事職務犯罪偵查的人員應當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素質和專業經驗。
“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當掌握相關專業知識,包括法律知識、偵查知識和行業知識。由於正規學習是獲取法律等專業知識的主要途徑,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壹般應具有法學專業教育背景和相關專業學習經歷。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當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如詢問證人、嫌疑人、觀察事件和勘查場所、發現和提取證據等。專業技能通常是通過專門培訓獲得的。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包括先天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及後天的職業思維能力和職業行為習慣。因為職業素質兼具先天和後天屬性,所以要保證職務犯罪偵查人員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壹方面要重視合格人才的選拔和引進,另壹方面要加強在職人員的培養和造就。”何家宏說。
此外,何家宏還認為,職務犯罪偵查人員還應具備相應的專業工作經驗。因為職務犯罪偵查是壹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妳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勝任這項工作。職務犯罪偵查職業經驗既包括個體經驗,也包括群體經驗;它既包括直接經驗,也包括間接經驗。因此,職務犯罪偵查人員既要註意積累個人經驗,又要註意借鑒他人經驗;職務犯罪偵查機關也應加強群體專業經驗的總結和交流。
何家宏認為,目前,反腐人才的培養還缺乏系統的理論和模式,這也是希望通過“反腐大師班”的開設來積累。“壹方面,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可以儲備更多素質高、業務過硬的專業人才。另壹方面,從學術研究的角度,通過對該方向研究生的培養,也可以加強我們對職務犯罪偵查的研究,為今後的實踐提供更多的理論支持。目前,這些課程沒有既定的教材。我們正在制定壹個大綱。等積累了壹些經驗,時機成熟了再出教材。”
何家宏告訴記者,他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平和的心態投身於反腐專業。“我希望他們,第壹是熱愛這個專業,培養他們對這個專業的感情。因為他們之前的專業可能不壹樣,所以對於選擇這個專業的想法也不壹樣,但是既然選擇了,就要熱愛它,把它作為終身事業去做,就要有這個心理狀態。還有壹點,除了知識和學習技能的培養,還要註重自身道德品質的培養。在開學典禮上,我還和學生們定了三條規矩。第壹,不允許給老師送禮。第二,不允許請老師吃飯。如果他們出去吃飯,老師會買單。第三,要求他們成為校園行為規範的榜樣,並建議他們在校園佩戴‘職務犯罪偵查碩士班’的班徽,以示身份。”何家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