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正確領導下,通過政府與全體社會成員的良性互動,最終在中國建成壹個和諧美好、公平正義的新社會。權利平等是指公民的權利不因職業和職務的不同而不同,其生存權、居住權、遷徙權、受教育權、就業權等合法權利同樣得到保障和尊重。所謂機會平等,就是公民能夠普遍參與社會發展,分享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
公平正義的基本標準是什麽?
第壹,公平正義的基本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應以“三個有利於”為基本標準。“有利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判斷壹切工作得失的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應以“三個有利於”為基本標準。
什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怎樣才能實現?第壹點是如何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進壹步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這是實現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前提,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三個有利於”是以增進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價值標準的思想。
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就是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要考慮人民。只有社會生產力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利益才能得到進壹步保障。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公平正義,應以“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標準。沒有這個基本標準,壹切都是空談。
第二,公平正義的最高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公平正義應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最高標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指人對束縛和限制的超越,強調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包括人的認識、能力、政治、文化的自由發展。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壹卷中指出,未來社會將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為根本原則的高級社會形態”。在社會主義新時期,胡錦濤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也就是說,社會的發展不僅給人們帶來了物質的豐富,更重要的是給人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社會的發展進步總是為了實現全人類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不僅是社會發展追求的最高目標,也是衡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最高標準。換句話說,能否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的最高標準。
第三,公平正義的特殊標準。還有壹些社會公平正義的特殊標準。特殊標準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形態中或在社會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中的特定標準。有人可能會反對,既然是為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為什麽還要制定特殊的標準呢?需要指出的是,所謂的社會公平正義並不是平均主義。
特殊標準只針對特定時期的特定人群。比如針對少數民族的加分政策,就是壹種公平正義。少數民族地區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國家通過加分政策從少數民族群體的利益出發調整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這在壹定意義上也體現了社會公平正義。所以社會公平正義有壹些特殊的標準。這些標準的實質是調整地區之間的差異,更大程度地促進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壹和尊嚴。壹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壹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壹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受到追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擁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