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論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

論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

法律主觀性:

(壹)民事責任《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對上述侵權行為規定了以下民事責任承擔方式:1。停止侵權。正是指控使侵權人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無論侵權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都必須停止侵權行為,防止侵權行為擴大,以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被侵權方有權直接停止侵權行為,也可以請求主管部門或者法院責令其停止侵權行為。2.消除影響。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不利影響的,應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具體適用原則是對等原則,即侵權行為造成的影響程度應當在影響範圍內消除。這種方式屬於非財產責任。3.道歉。民事法律責任意義上的道歉具有法律強制性,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道歉。這種方式也是承擔責任的非財產方式之壹。4.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侵權人以自己的財產對其行為給著作權人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賠償。它是以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了實際經濟損失為前提,未造成經濟損失的,不適用這種責任方式。(二)行政責任行政責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給予著作權侵權人的行政處罰。行政責任的方式有:1,沒收違法所得。即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依法沒收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全部收益。2.沒收和銷毀侵權復制品。為了防止侵權人的復制品繼續在公眾中流通並造成不良影響。3.好吧。違反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的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眾利益的,非法經營額在5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非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5萬元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25萬元以下的罰款。4.沒收用於制作復制品的材料、工具和設備。以防止他們繼續從事非法復制和其他侵權行為。(3)刑事責任刑事責任是指侵犯著作權的行為觸犯刑法時,侵權人依照刑法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我國刑法第217條明確規定“侵犯著作權罪”是以營利為目的,違反著作權管理規定,侵犯他人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壹,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構成侵犯著作權罪,行為人負刑事責任,受刑法處罰。

法律客觀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侵權行為之壹的,應當根據情節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壹)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作為自己創作的作品發表的;(三)未參與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署名他人作品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竊他人作品的;(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音像制品等方式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註釋等方式使用作品,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八)未經著作權人、表演者或者音像制品制作者許可,出租音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和音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出版者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十)未經表演者許可,直播或者公開傳播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十壹)其他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第五十三條有下列侵權行為之壹的,應當根據情節,承擔本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民事責任;侵權行為同時損害公眾利益的,由著作權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沒收並無害化銷毀侵權復制品和主要用於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壹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違法經營額難以計算或者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壹)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將其作品復制、發行、表演、放映、播放、匯編並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播放、復制或者傳播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規避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故意制造、進口或者向他人提供主要用於規避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的裝置或者部件,或者故意為他人提供規避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的技術服務,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7)無作品。

  • 上一篇:關於法律的英語格言
  • 下一篇:談鄭州的記憶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