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了壹家私人診所,出事了。是醫療事故嗎?
根據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療事故的主體應當是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私人診所沒有執業許可證,不屬於醫療機構。因此,不屬於醫療事故。
2醫院租房給別人行醫。誰對事故負責?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設立醫療機構必須經過登記並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院租房給別人行醫,病人無法知道診所和醫院的關系。因此,醫院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事故和醫療事故有區別嗎?
所謂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範和常規,因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醫療事故是指由於患者的特殊體質或異常狀況而導致的意外的、不可預測的不良後果。
醫院有權拒絕收治危重病人嗎?
我國《執業醫師法》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已經明確了對患者的救治義務,醫院不得拒絕對危重患者的緊急救治。
5.醫院不允許轉院給患者造成的傷害是否需要賠償?
醫院不得轉院,對患者造成傷害,構成醫療事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參考資料:
王
2.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小竅門?
生活中的法律提示是:
1.如果未成年兒童傷害他人,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男女平等。別忘了妳有壹份父母的遺產給妳已婚的女兒。
3.如果被樓上掉下來的花盆砸傷,可以把他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妳有權向妳的單位要求工傷待遇。
5.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許可證、行政拘留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6.經公安機關傳喚或傳喚的,時間不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超過24小時。
7.18周歲以下的孩子不回家,必須教育,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有人借錢給妳,妳壹定要讓他開收據,借款的金額壹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9.如果要保護家人的其他財產,壹定不要私設電網,不要設毒,否則等待妳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妳成為被告,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律師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妳提供法律幫助。
3.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小竅門?
1.如果未成年兒童傷害他人,監護人必須承擔醫療費用。
2.繼承權男女平等。別忘了妳有壹份父母的遺產給妳已婚的女兒。3.如果被樓上掉下來的花盆砸傷,可以把他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妳有權向妳的單位要求工傷待遇。5.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許可證、行政拘留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
6.經公安機關傳喚或傳喚的,時間不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超過24小時。7.18周歲以下的孩子不回家,必須教育,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有人借錢給妳,妳壹定要讓他開收據,借款的金額壹定要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9。如果要保護家人的其他財產,壹定不要私自架設電網,不要設置毒物,否則等待妳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妳成為被告,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律師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妳提供法律幫助。
4.生活中應該具備哪些法律知識?
在生活中具備以下法律知識:
1.如果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妳有權要求所在單位給予工傷待遇,包括下班後順便買菜。上下班的路包括四種情況:
1.在合理時間內往返工作與住所、經常居住地、宿舍的途中;
2.在合理時間內上下班途中及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上;
3.從事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活動,並在合理的時間和路線上下班途中;
4.在合理時間內通過其他合理路線上下班。
第二,如果18以下的孩子晚上在外,壹定要教育,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3.如果有人借錢給妳,妳必須要求他出具借條,借條的金額必須大寫。(註:訴訟時效為2年)
第四,如果要保護自己的家或其他財產,壹定不能私設電網,不能設置毒物,否則可能觸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壹款規定:未經批準安裝、使用電網,或者安裝、使用電網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五、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中,依法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撫恤,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
6.如果妳要寫遺囑,妳必須註明日期並親自簽名。委托人代書時,必須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並由代書人、見證人和遺囑人共同簽名。最好委托律師見證和執行遺囑。
七、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死者去世後,國家支付給死者親屬,對死者家庭中喪失勞動能力的未成年人和親屬給予特殊照顧和救濟的費用,不屬於死者的遺產,壹般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八、民間借貸是高風險事件,法律規定民間借貸高於同期利率四倍以上,不受法律保護。比如現在的壹年期貸款利率是6%,也就是民間借貸的1年期利率高於24%(即月息2%),高於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九、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由於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護職責而受到傷害的,這些單位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單位有過錯的,也應當適當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