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安利(中國)在廣州舉行了10慶典,2005年7月,天獅和新時代也將舉行10慶典...這提醒我們,直銷在中國正式發展已經10年了...
2005年,政府即將在中國開放直銷立法,這將更好地顯示這10年的不同意義。
中國直銷的10年,是跌宕起伏融合的10年,是無奈與積極、心痛與舒適、冰冷與激情的10年。
這10年,多麽令人感慨...
2005年,註定是中國直銷行業的分水嶺。
因為《直銷法》和中國10年的直銷歷史。
企業的10年代表著企業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這個記錄是對10年的總結和體現;壹個行業的10年,代表著這個行業未來的生命力,無論是蹣跚學步還是學習語言,對這壹切的記錄,是這個行業歷史的完整,是其人生軌跡的細微寫照...
10年是記錄歷史和總結過去的好時機...
10年的風風雨雨已經改變。
1989的秋天,廣州,與往年相比,並無不同,但如果著眼於直銷行業,這個秋天意義重大。
今年秋天,美國雅芳公司考察中國市場後,決定與廣州化妝品廠組建中美合資的雅芳公司。伴隨雅芳的,還有壹種新穎的銷售方式——直銷。
1990 65438+10月,雅芳中國分公司成立,並於165438+10月14日正式投產。雅芳的營銷方式讓當時正在努力掙脫計劃經濟束縛的市場耳目壹新。用這種銷售方式,雅芳在中國1991的營業額達到了3000多萬元,是當初預期的兩倍多。並且1992 65438+10月~ 5月的成交額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倍。也是在這個時期,小平同誌在南方講話中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經濟回暖,“下海”成為時尚。
中國優良的環境、巨大的市場潛力、雅芳的成功案例,讓海外直銷企業趨之若鶩...
1992,安利(中國)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了占地58000平方米的生產基地。1995 1月,安利(中國)工廠正式投入使用;
1993年仙妮蕾德在中國廣州成立有限公司並建造廠房,1995年在中國天津成立有限公司並建造廠房。
天獅生物工程公司成立於9月,1993,天獅營養高鈣於6月開始推向市場,1995;
1994,臺灣省興田入華;
從65438到0995,玫琳凱進入中國,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成為首批在中國運營的三家直銷企業之壹。同年4月,玫琳凱在中國杭州設廠;
1995,福州龍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轉直銷;
1996年,特百惠進入中國,將總部和工廠設在廣州。
1997年7月,臺灣省華良公司以“消費者聯盟”的名義進入中國大陸...
1998年4月,鑒於“直銷不適應當時國情”,政府對直銷/傳銷壹刀切,隨後,6月底,10外資企業被責令轉型經營。
但是在中國,直銷/傳銷從來沒有停止過,只是換了壹個招牌,換了壹個“顏色”,核心還是多層次。但轉型之後,日輝、尚赫、福地、白眉、娜麗絲的影子漸行漸遠。諾大在中國的直銷市場,只有安利、完美、玫琳凱、雅芳四家轉型企業,以及天獅、仙妮蕾德、韓國李錦記、新時代、龍符在曖昧的環境中生存發展。當然,他們在地下運作。
2001,1年2月,壹條消息以極其振奮的態度在業內迅速傳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了。”然而,興奮的原因不是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而是政府在加入世貿組織時承諾“在三年內開放直銷立法”...
在這種興奮中,有希望,有韻律。
來過中國的企業,通過各種行動,透露出存在和準備發展的聲音。沒有正式進入中國的企業密切關註著局勢的發展,甚至派出先遣部隊秘密登陸。
2003年6月5438+10月,美國直銷公司如新以四省壹市108家加盟店同時開業的勢頭,正式登陸中國大陸直銷市場。比如1998之後的新落地吹響了海外直銷企業的號角:大批外資直銷企業開始為進入中國市場做積極準備。
2004年2月,商務部官方表示“年內將開啟我國直銷立法”,點燃了我國直銷員的豪情,熟餃子等直銷企業層出不窮。1998之後,杳無音信的Sunglow也借助2億美元整合了原華亮仔國內資產,定下千店計劃,重新奪回。
2004年4月,記者聽到業內傳言,中國市場上以多層次直銷為名的公司多達3000家...
2004年9月6日,中國政府在廈門召開了直銷立法座談會。官方公布的參展企業數量為22家,實際參展企業數量為23家。這23家企業中,有我們熟悉的直銷企業,有我們熟悉的傳統企業,也有我們壹無所知的企業。這給了行業壹個暗示:企業從未停止過對中國市場的探索,或明或暗,或偷偷摸摸,“狼有它的路,蛇有它的路”。
瓜分中國直銷市場的蛋糕,成了國內外直銷和非直銷公司的學問。據業內傳言,中國市場有6000多家直銷公司...
未來的中國市場是天堂還是地獄?
標準的10年是不夠的。
說直銷市場是天堂還是地獄,是因為目前直銷從業者多為普通人,豐衣足食者多,覆蓋面廣。成功會讓各方受益,而失敗會留下無盡的遺產。
直銷進入中國以來,其獨特的多層次獎金制度和大部分培訓的“暴富”導向,人為地將直銷員的欲望放大了數倍。每個人都夢想壹夜暴富,每個人都夢想豪車豪宅。
隨著時間的推移,暴富的浪潮越演越烈。在中國的大街上,妳可以聽到壹個詞——MLM無處不在。
1993年,MLM進入中國後的第三年,中國境內的MLM人員數量為1萬人,到1997年,數量變為1萬人。四年時間,增長了10倍。
1億,占中國總人口的0.712%...
數字的演變說明了乘法的威力,但也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們致富的僥幸心理。
隨著人數的急劇增加,直銷員隊伍魚龍混雜,壹些不法分子開始渾水摸魚,在傳銷中偷稅漏稅,銷售劣質或假冒產品牟取暴利,嚴重擾亂了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為此,政府出臺了壹系列政策,希望將這股盲目的熱潮引向正軌。比如8月1994發布的《關於制止多層次MLM活動中違法行為的通告》;1996發布《關於準多層次MLM的意見》,正式批準41企業開展multi1997 65438+10月10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MLM管理辦法》等。
從某種意義上說,《MLM管理辦法》的出臺,是國家對MLM的壹種肯定,但也給了不法分子壹個投機獲利的舞臺。
中國的MLM市場越來越亂了...
1998 65438+10月20日,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傳銷問題,國家計委、經貿委、公安部、原國內貿易部、工商局等部門參加。會議決定“禁止傳銷”。1998 65438+10月24日,李嵐清強調,傳銷弊端很多,應該取締;2月14,國家工商總局公平貿易局原局長李必達說:對國家來說,傳銷是禍國殃民;對於百姓來說,傳銷就是壹個廢墟。
1998 4月21日,中國直銷史上永遠銘記的壹天,這壹天,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禁止MLM經營活動的通知》,全面禁止MLM(含直銷)活動。
隨後,國務委員吳儀會見了前外國直銷公司,聽取了建議,並討論了出路。1998 6月18日,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國內貿易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外商投資MLM企業營銷方式轉變有關問題的通知》(外經貿部455號令),對原外商投資MLM公司的轉變作出了明確規定。64家外資MLM公司提交了轉型計劃。1998 6月底,政府責令10外資企業轉型,不得以直銷方式經營。
同年,雅芳、安利(中國)、天獅、玫琳凱、完美、特百惠等。成功轉型...
準確的說,1998的封殺是對正規直銷公司的封殺,而真正危害市場的“老鼠會”組織則更為隱秘。
傳銷余毒未除。
為了做好入世後三年內我國直銷立法的準備工作,2002年2月26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中有關問題的規定》(工商公字[2002]31號,以下簡稱“文件”。31").並召開了10次轉型涉及企業轉型情況說明會,讓員工深切感受到國家對非法傳銷的打擊力度。
事實上,政府對非法傳銷的打擊從未停止過,也很軟:
從1998到2001,僅海南省工商部門就清查登記傳銷案件5萬余起,摧毀傳銷窩點1000余個,抓獲傳銷頭目280人。2001年,* * *查處傳銷案件近2000起,案值近3000億元,其中清理變相傳銷和參與傳銷人員15萬人。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共查處傳銷案件2797起,取締傳銷窩點65438個,開除傳銷人員20多萬人,移交公安機關248起...
為了把中國的直銷市場建設成為壹個有法可依的市場,國家有關部門對這部直銷立法進行了多次調研、討論和修改。調查範圍包括海外市場、直銷企業、行業專家等。法律法規的頒布時間也從2004年的65438+2月推至2005年的2月、3月、4月、5月、6月...政府的目的是出臺壹部完善的法律,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讓行業在正確的軌道上有序發展。
政府持開放態度,在這個過程中,壹直小心翼翼地接納各方面的建議。2005年6月,有消息傳來,直銷立法已經提高了分配率,得到了業界的強烈反響:從以前的25%提高到30%;首批獲牌企業將達到10 ~ 30家。在最新的《MLM禁止條例》中,原來規定的“不得團隊取酬”改為“未經許可不得團隊取酬”。
這次政府為直銷立法,參與人數之多,耗時之長,世界罕見。為了大局,無論政府最終確定的法律法規是什麽,壹旦頒布,就要理解和執行。
有人說90年代的傳銷亂象主要是政府造成的。但是,政府壹直把重點放在管理和建設上。誰知道政府為中國直銷行業有序發展所做努力的歷史?
科普10:激進化
日前,記者與中國直銷行業課題組組長秦永南教授進行了交流。說到中國直銷行業的學術研究,他們都有壹個共同的感受:中國在直銷知識的學術研究和普及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1998之前,中國的直銷市場上流傳著不少的直銷書籍,如秦朔的《頭腦風暴》和中國的《遇見楊倩的直銷風暴》等,但都沒有對直銷進行系統的闡述。
對壹個行業的研究,也需要壹個集思廣益的平臺,能夠透徹的闡述不同的觀點,然後在爭論中接近真相。這個平臺可以是課題組,可以是社團,也可以是媒體。
在2003年之前,據記者所知,國內除了瓜那那董事長張華在1995討論成立傳銷協會之外,沒有任何研究小組。但MLM雜誌只在1996出現過,到1997,廣州商報、重慶商報等媒體也開過“MLM專版”,但都因為1998的封殺而夭折。
從1998到2001,名存實亡的中國直銷行業幾乎無法從公開渠道獲得行業信息。在此期間,所有相關媒體報道幾乎都是打擊非法傳銷的壹邊倒消息...
現階段,別說學術研究了,還沒有壹個渠道可以幫助人們區分直銷和非法傳銷。業內人士唯壹可以依靠的安慰就是中國直銷傳播網,當時是個人網站。
2001,中國入世,三年後直銷將開放,市場實現了。
2001,11年10月,記者在《知識經濟》雜誌上發表了《wto來了》壹書,對直銷的過去和未來狀況進行了簡單的描述,隨後編輯出版了《直銷為王》,組織出版了《直銷為什麽贏》、《直銷心理與服務》、《直銷趨勢與趨勢》。
2003年底,《成功》雜誌開始關註直銷數字,而《中國直銷研究》則側重於直銷方式。2004年6月,記者和幾個同事離開知識經濟,進入經貿世界,開始以全面、深入、專業、公正的態度關註和推廣直銷。隨後,《直銷世界》、《直銷生活》、《直銷時代》相繼誕生。隨著2004年2月商務部關於直銷立法的正式表態,越來越多的報紙開始關註直銷行業。2004年年中,網易以專題形式報道了直銷,隨後,新浪、搜狐等財經網站也有意識地整理報道了直銷的正面信息。(當然也有壹些問題,後面會講到。)
最重要的是央視這種重媒體對直銷的重視,從央視報道主題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壹些東西:2004年6月28日“非法傳銷針對大學生”,2004年7月13日“MLM陷入困境”,2004年9月13日“央視記者體驗傳銷者的生活”。2004年6月165438+10月《聚焦中國直銷立法》《聚焦中國直銷行業》2005年6月《直銷應該是什麽樣子的?
中國直銷有序的信息和言論氛圍逐漸形成。
這為直銷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
來自民間的草根專家,來自政府的學者,以及所有關註和研究直銷的人都逐漸湧現出來,開始在媒體營造的氛圍和平臺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而深入的研究,也逐漸開始。如2004年成立的中國直銷研究課題組,如商務部直銷研究所,啟發和影響了壹批經濟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法學家、學者和營銷專家進行進壹步研究。
記者日前看到的關於“國內民族直銷企業是弱勢群體”和“直銷員是小投資者”的報道,表明我國直銷學術研究有了全新的突破,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直銷行業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同時,隨著國家打擊非法傳銷的不懈努力和媒體對直銷知識的普及,人們對直銷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洪水猛獸或簡單的致富機會。人有客觀的認識,有自己的尺度。
壹方面減少了“騙局”的發生,另壹方面也讓直銷從業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規範自己的言行。
然而,這壹切只是中國直銷學術媒體邁出的壹小步。我們需要更多的人來關註和研究直銷,需要更多更有力的方式來推動直銷知識的普及。只有當每個人都能明白什麽是直銷,什麽是非法傳銷,記者認為,這個行業才會成熟...
那麽為了國家的穩定發展,為了親朋好友的利益,為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那些還沒有行動的人還在等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