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它不像施工總承包或總承包那樣有壹套詳細的施工圖紙作為投標報價的依據。由於整個過程中各種不利因素帶來的巨大危害,應及時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對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從而趨利避害。
1.知道風險。風險是壹種不確定性,既是危險也是機遇。通常偉大的機遇伴隨著巨大的危險。從集團承接的國際合同來看,目前單條生產線從2000噸/天上升到5000噸/天,合同金額從幾千萬美元達到2億多美元,風險直線上升。
風險大致可以分為項目風險、組合風險和系統風險。同樣的風險。工程建設承包模式的變化歸根結底是風險責任劃分模式的變化。與其他承包方式不同的是,由於工程總承包具有盈利性,相應的風險也比其他承包方式更多、更大,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社會性、全局性和發展性的特點。比如交鑰匙總承包,必須面對勘察、設計、采購、施工、安裝、調試服務全過程的風險;設計施工總承包只面臨設計和施工階段的風險。目前我國總承包項目管理與國際承包商差距較大,可借鑒的經驗很少,設計本身也屬於總承包範圍。勘察設計風險對工程造價影響很大。其次,項目總承包涉及資金量巨大,業主還款時間長,涉及到總承包企業的融資模式設計、業主還款能力評估、業主抵押擔保的準備、項目移交移交的稅收繳納、項目所在國的政治、環境、經濟形勢等諸多問題。因此,隨著對外總承包業務的增加,匯率風險、采購風險和政治風險逐漸顯現。面對如此多的風險,如果我們不進行認真的預測並采取及時有效的管理措施,集團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所以,在大力發展國外總承包,進壹步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壹定要充分了解國外總承包保險的情況,這對於項目經理來說可能是很大的,但是對於企業經理來說,因為他們的地位更高,資源更多,所以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更大,把這個風險放到投資組合風險中,那麽風險可能不大。同樣,投資組合風險可能太大,企業管理者無法承受,但如果從投資者的角度將其放入整個投資系統,由於投資的多樣化和分散化,更大的投資組合風險可能變得可以接受。壹般來說,項目風險≤組合風險≤系統風險,因為非系統風險可以在系統內合理分散和消化。
2.識別風險。風險識別實際上是對未來風險事件的壹種想法,是預測壹個項目哪些可能的風險有可能造成大的風險。總結起來,至少有以下幾點:
(1)融資風險。融資風險主要是指承包商提前為設備采購融資所帶來的風險。根據合同中的不同約定,E P C模式的對外工程總承包有時需要承包商解決部分工程款。因為項目規模壹般較大,合同金額從幾千萬美元到幾億美元不等。因此,除了籌集部分資金作為項目的前期費用外,還需要以項目的名義進行融資。然而,融資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金融風險,如貸款利率高、貸款條件苛刻、資金遲遲不能到位、金融機構承諾無法兌現、國際形勢和許多可能影響資金籌集的政治因素等等。隨著集團國際水泥工程業務的發展,未來很可能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其資金需求更大,因此該風險將更加突出,成為項目成敗的主要風險之壹。
(2)政治風險。國外總承包項目,尤其是BOT項目,有時要經歷所在國不同時期的政府執政,甚至有些國家會出現政變等政治動蕩。後續政府可能不認可前任政府的承諾,導致項目無法進行,項目前期投資回收得不到保障,甚至在低條件下迫使投資者提前轉移。政治風險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政治穩定、政策變化因素、社會穩定和國際聲譽。
(3)經濟風險。經濟風險的主要表現是項目所在國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發展,包括外匯儲備、貨幣可兌換、外匯匯款、官方銀行利率和信貸管理制度等;所有者的財務狀況、償付能力和聲譽;結算匯率的變化;市場情況,包括價格風險、競爭風險和需求風險;該國的償付能力。
(4)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東道國法律的完善和變化給項目帶來的風險,包括專門設計和規範的法律文本,財務、工期、費用索賠等糾紛能否及時仲裁或處理,以保護投資者的建設經營權、投資收益和抵押品贖回權。法律風險的主要構成是法律完善程度、項目審批的法律規定和項目違約的法律規定。
(5)環境風險。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項目區的溫度、濕度、降雨量和降雪量、風力、晴天和雨天,特別是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風暴和海嘯;項目對社會和人們生活、工作環境汙染的限制。環境風險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自然災害、資源和環境保護。
(6)操作風險。經營風險是指在項目建設或運營過程中,外部環境的變化或經營者的疏忽,直接影響項目的盈利能力,包括管理人員的素質、設備維護更新、經營狀況等。
3.風險應對。國際水泥廠總承包項目中的風險可以采取不同的對策,主要包括風險規避、風險緩解、風險防範、風險分散、保險和風險自留。
(1)風險規避對策。在項目運營的前期,如果發現項目所在國家政局動蕩,政變的可能性很大,當地水泥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預期的重大項目沒有上馬,主要客戶不存在或重大政策變化不利於項目建設,項目的實施將面臨很大威脅,沒有其他辦法控制風險。這時候就要考慮放棄項目的實施,以免造成很大的損失。
(2)風險緩釋措施。風險緩解措施的目標是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後果的不利影響。對於已知的風險,可以利用項目現有的資源來應對。比如國際水泥廠建設周期不斷壓縮,最快不到兩年就能完成建設和試運行,大大降低了項目進度風險。為了減輕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風險,我們必須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努力將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風險轉化為已知的風險。顯然,這樣做需要資源,也就是花錢買信息。比如,為了減少工程地質的不確定性,需要購買地質資料或進行細致的地質勘探;為了降低項目使用階段的維護風險,可以通過精心的設計和施工來實現,即在項目的設計階段和實施階段降低質量保證體系的不確定性。
(3)風險防範對策。風險防範通常采取技術措施或管理措施,防止風險因素的發生或減少已存在的風險因素,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防患於未然。
①匯率風險的防範。合同約定的支付幣種與貸款幣種相同,可以規避外匯風險。如果合同幣種為本幣,根據國際慣例和聯合國制定的《發展中國家承包工業項目指南》,應在合同中約定套期保值條款或匯率風險條款,防範匯率風險;外匯風險可以通過不同幣種債權債務並存的方式進行補償,即多幣種組合貸款或支付;開展匯率保險;為了建立匯率風險的監測系統,許多國際匯率預測機構壹直在提供預測服務。除了使用此類服務,項目經理還應建立自己的監控系統,以監控和分析已發生的匯率波動及其對項目的影響;把握好付款時機,提前或延遲付款。如果預測到應付外匯匯率上升,持有的貨幣相對弱勢,則應提前支付。相反,為了獲得匯率利益,應該推遲付款。
②技術風險的防範。重大技術決策往往影響整個項目的利益。因此,重大技術應經過仔細評估,盡可能采用成熟的技術,而不是為了降低成本而進行的投機性設計或不成熟的技術。
③合同風險的防範。合同風險的防範是將總承包合同執行中的不確定性盡可能合理地劃分給業主和承包商,通常按照“誰能最有效地防範和處理風險”的原則分擔風險。工程合同有多種類型,從總價合同到成本加費用合同。應根據上述原則和實際情況選擇具體的合同類型。
(4)分散風險的對策。分散對策也常用於國際項目,主要是將風險分散給其他單位,如合資企業的合作方、工程分包商、設備材料供應商等。通常要求合資企業的合夥人、工程分包商、設備和材料供應商接受業主合同文件中的合同條款,這樣可以分擔壹些風險。有的承包商直接把風險大的部分分包出去,把業主規定的賠償全部寫進分包合同,把這個風險轉移給分包商。壹般國際分包模式都有明確規定,熟悉國際慣例的分包商可以接受這樣的條件。擔保也是分散風險的對策。例如,承包商要求銀行、保險公司或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向業主承諾對承包商的債務、投標、合同履行、預付款償還和工程維護中的違約或錯誤承擔間接責任。有了這壹承諾,項目業主將把承包商行為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轉移給出具保函或保函的人。BOT模式是壹種典型的風險分散模式。在不增加債務的情況下,政府(或委托人)獲得近期(特許期內)的服務和遠期(特許期滿後)的項目設施,將項目融資、建設和運營的風險轉移給投資者。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