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領導信息

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領導信息

鄒衛平,男,漢族,1954年5月出生,山東淄博人,黨員,博士,高級經濟師。他於1970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濟南鋼鐵廠工人,團委主任,團市委辦公室秘書、副主任、主任,研究室主任,團委常委,濟南市委辦公室綜合科書記,濟南市委研究室副科長、科級秘書,市委辦公室秘書科科長,章丘市市委辦公室主任、副主任、黨委書記。先後在中央團校(中央青年幹部管理學院)、山東大學、中央黨校函授學院、國家行政學院、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現任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

著有《顏著》(上冊、下冊)和《泉城文化社會辦公室創新研究》(與合著)。主編:《泉城世家》《進士精華》《濟南優秀劇目選編》《濟南歷史人物傳》《歸心》《博古采摘》《陪我逛濟南》《順文化》《濟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壹、二冊)》和《濟南藝術叢書(十二)——我最喜歡的書——濟南優秀讀書隨筆集》《這也是濟南抗擊非典文學作品的前線——專輯》《先鋒頌——黨員作文學作品專輯》、 濟南市文化工作管理服務指南我和我的城市我被好書感動了——優秀讀後感作文10。 寶貝>》,參與編輯《濟南市》《濟南銀贊》《李清照全集評點》《秋訪美》等專著。

丁紀生,男,漢族,1955年6月出生於山東省鄒平縣。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 * *生產黨,研究生學歷。曾任濟南市委宣傳部部長,濟南市國防教育辦公室副主任,新聞中心副主任,濟南市委宣傳部辦公室副主任、主任,副部級巡視員。2002年9月任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領導小組成員。現為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濟南市民間作家藝術家協會主席。

王,男,漢族,1958年6月出生,山東省高唐縣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76年2月入伍,2001年8月轉業。歷任南京軍區某坦克部隊戰士、團政治部書記、宣傳股文教幹事、副政治指導員、宣傳股股長、師宣傳部副營長;山東省濟南軍分區政治部,正職軍官,副團級軍官;長清縣委常委、縣武裝部政委;濟南市委宣傳部幹部處處長。現任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魏新義,男,漢族,1956,山東濟南人。擅長中國人物畫,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65438-0992師從中國美術學院劉國輝教授工作室。他是中國第壹屆人物畫高級研修班的成員。現任濟南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書畫學會副主席,國家壹級美術師。作為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被列入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代表作有《鴻蒙系統的第壹次創業》、《把胡子刮幹凈》、《馬嶺路》、《靈山法會圖》、《那個夏天》、《小崗村的夜》、《廣陵散》、《好日子》、《拯救希望》等。曾兩次獲全國專業美展銅獎,六次獲部級二等獎,六次獲省級壹等獎。1998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全國畫家獎”;1999被中國文聯評為全國百佳優秀畫家。他的創作風格凝重奇幻,富有感染力和人文內涵。被譽為“融古今中外,得詩、文、史、美四味”的實力派畫家。其水墨畫寫生寧靜優美,意韻悠長。曾赴德國、法國、俄羅斯、韓國、埃及、越南等國進行藝術考察和交流活動。出版有藝術專著《占據空間》、《魏心怡水墨人物畫心》、《當代中國畫作品集魏心怡》、《金手指藝術自學系列寫意人物》、《寫意古裝人物與仕女》、《寫意古裝人物鐘馗》、《國畫名家系列人物魏心怡》、《著名魏心怡畫家》等。出版散文集《小筐集》等。

鄧,女,8月出生,1958,莘縣人,黨員,雜技表演藝術家,國家壹級演員。第九、十、十壹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文學代表大會代表,第七屆全國文學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第八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

曾獲英國第十壹屆世界雜技錦標賽、巴黎第十屆世界雜技馬戲大賽、朝鮮四月春藝術節金獎。首屆中國雜技終身成就獎“百戲獎”獲得者,山東十大文化名人,中國雜技金菊獎評委會成員。先後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壹勞動獎章”、“首屆泰山杯終身成就獎”、第二屆全國中青年文藝工作者、“泰山文藝獎——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100名考生。

現任中國雜技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文聯副主席,濟南市文聯兼職副主席,山東省雜技家協會主席,濟南市雜技家協會主席,濟南市雜技團黨支部書記、團長。

沈,本名柏楊,男,漢族,1954年8月出生,山東省章丘市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宣傳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刻字委員會委員,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現任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兼職副主席。

我熱愛書法藝術,在池子裏待了幾十年。重視傳統書法的傳承,擅長草書,采用“二王”和米元璋以及孫、王鐸的方法。近年來,他對曹彰、魏碑和敦煌遺書產生了興趣。在書法創作實踐中,善於把握筆畫的擡、壓、轉,線條流暢,結構嚴謹,靈活多變,個性鮮明。書法藝術水平逐步提高,特別是參加了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和山東大學文學院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訓詁學與書法文化研究生班後,其素養、學識、書法功底都得到了進壹步的提高。2002年書法、法語作品獲第壹屆全國新聞出版書畫大賽三等獎;2004年,刻字書法作品先後進入第五屆全國現代刻字藝術展和第五屆全國楹聯書法展;2005年書法作品參加“三晉杯”全國公務員書法展。2003年7月,《沈書法作品集》作為《濟南名人系列——美術書法分冊》的內容之壹,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作為山東、濟南書法家代表團成員,赴韓國、澳大利亞進行書法藝術交流。其書法作品被山東大學博物館、山東省黨史館等單位收藏,並多次作為禮品贈送給國際友人。

張克(龍嘯),男,漢族,湖南耒陽人,1957,1975-1參加工作,1978開始發表文學、新聞作品。他在山東師範大學學中文,在省委黨校學新聞學。65438-0984考入濟南日報社,歷任記者、編輯、部門主任。現任濟南日報報業集團副主編、高級編輯,山東報業副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2004年起受聘為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濟南大學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在《文匯報》、《南方周末》、《北京日報》、《天津日報》、《大眾日報》、《山東文學》、《當代小說》等地方報刊發表的文學、新聞作品,包括報告文學、散文、隨筆、文學通訊等,多次被報紙文摘、文摘、文摘周報、隨筆、文集周報以及新華網、人民日報、新浪等全國性網站轉載。明湖語絲,濟南日報1995-1999開設的征文評論專欄,在2006年第壹屆山東新聞專欄評選中被評為山東省新聞專欄。文學、新聞作品獲得文學、新聞獎數十次。2004年出版散文集《中華鱉精非真經》。發表的文學作品被《文匯報》、《崔雯筆會》、《背影是天藍》等多部文集收錄。他研究季羨林多年,發表了許多相關的研究文章。2009年出版傳記文學《濟南走出季羨林》。該書出版首日就創下了濟南書市簽售記錄,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作品被專家譽為文學創作與研究相結合的創新之作,評價為“平和、沖淡、睿智、大氣”、“優美、嚴謹、深情的文學傳記”。“作者以獨特的文化視角和對史料的巧妙提煉,生動地記住了歷史,並以全新的感受讓我們興奮”;“有了壹張生動的濟老文化照,濟南人引以為豪。”

馬麗,女,漢族,8月出生,1968,高級記者,本科學歷,黨員。從1992在濟南電視臺工作,歷任濟南電視臺記者、制片人、副主任、新聞節目中心主任。2006年5月起任濟南電視臺總編輯,2010起任濟南廣播電視臺副臺長、臺長。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征集並播出了大量具有良好社會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有30余部作品獲得省級以上獎項。其中,系列報道《書記姐姐——李淑敏》獲全國新聞界最高獎中國新聞獎壹等獎,實現了濟南精品節目制作的突破;《先禮後兵——濟南交警塑造新形象》《循環經濟讓濟鋼實現全國同行業成本最低》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參與創作的十余部作品獲得“山東省優秀工程”獎和山東新聞獎。

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獲山東省新聞最高獎“泰山新聞獎”和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先後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新聞工作者、山東省“三八紅旗手”、泉城十大傑出青年、濟南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表彰。兩次入選濟南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他擔任濟南電視臺總編輯、臺長以來,以新聞宣傳為主導,抓管理,謀創新發展,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特別是在臺節目質量大幅提升,收視份額和市場份額取得新突破。從2006年開始,臺灣陸續推出《新聞社區是什麽》等50多個新欄目,有十幾個欄目獲得山東省十佳欄目稱號。第七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展覽等壹系列大型活動,影響力大,口碑好。《天下春城》《名人濟南》等優秀作品反響強烈,“天下春城”壹詞成為濟南對外宣傳的獨特品牌。

孫,男,漢族,6月出生,1964,山東昌邑人。1984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學士。1984—1988,在濟南教育學院任教,教授古典文學。期間去北大中文系學習了壹年,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1988濟南出版社成立後,濟南出版社調任編輯。在此期間,他連續多年被評為單位先進工作者,兩次被評為濟南市宣傳系統先進個人。主編的《中國史記翻譯叢書》、《中國的傑作》、《中國企業集團研究》等30余部圖書,獲得省、東、國家優秀圖書獎和編輯獎30余項,發表專業論文和書評20余篇。2000年至2002年獲山東省十佳出版社稱號。濟南出版社副社長自2001。2009年,濟南出版社改制成立濟南出版有限公司,任董事、副總經理。我們欣喜地看到濟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騰飛、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雖然我們的能力有限,但我們願意為此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古人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到不了,但內心向往。

小秋丁,男,回族,1953出生於北京,1971參加工作,黨員,國家壹級演員。現任濟南兒童藝術劇院書記、院長,濟南歌舞劇院院長,濟南演出公司經理。中國兒童戲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戲劇藝術研究會副會長,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兼職副主席,山東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濟南市戲劇家協會主席。

我在兒童藝術的沃土上耕耘了幾十年,組織創作和演出了40多部思想性、藝術性、教育性、娛樂性、觀賞性的話劇和兒童劇。獲國家級獎項20余項,省級獎項70余項。其中兒童劇《寶貝》先後獲得文華新劇獎、中國人口文化獎、五個壹工程獎、文華獎、全國舞臺藝術工程十大優秀作品,是山東省唯壹同時獲得文華獎和十大優秀作品的話劇。

我們不僅狠抓精品劇目的創作生產,而且努力開拓演出市場,使劇院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雲南等全國200多個市縣鄉演出近萬場,並赴新加坡、韓國、香港、澳門演出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傑出的藝術成就為他贏得了巨大的榮譽。榮獲中國戲劇管理金獅獎、山東富民興魯勞動獎章;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文化部優秀專家、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黨員優秀中青年藝術家、泉城感動十大人物、濟南市第七批、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第七屆、第九屆黨代會代表,山東省第十屆CPPCC委員,濟南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劉玉東,男,漢族,9月出生,1971,山東慶雲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濟南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創作的第二層次。第壹批齊魯文化人才,濟南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濟南市宣傳系統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山東省作家協會首批簽約作家。現就職於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工作室。

1993開始發表小說,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十月》、《上海文學》、《天涯》等權威文學期刊發表短篇小說近百篇。著有小說《天黑前回家》、《歲月如草》;短篇小說集《我們得到了土地》《公雞的寓言》《火中的馬》《刀鋒與傷疤》有200多萬字。短篇小說曾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小說月報》轉載。曾入選中國年度最佳中篇小說、中國年度最佳短篇小說、中國年度中篇小說、中國年度短篇小說、中國短篇小說精選、中國中篇小說經典、中國短篇小說經典、21世紀中國文學系列、新世紀中國短篇小說排行榜、新世紀中文。

2002年中篇小說《我們得到了土地》獲首屆齊魯文學獎;2005年,短篇小說《護送馬蘭阿姨》獲第二屆齊魯文學獎。短篇小說《護送馬蘭阿姨》和《快樂的壹天》分別被中國小說學會評選為“200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和“2004年中國小說排行榜”。小說集《我們得到了土地》獲山東省優秀圖書獎。

參加魯迅文學院首屆全國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上海首屆作家研究生班。

杜華,女,漢族,5月出生,1956,北京人,壹級美術師,現任濟南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雕塑家協會副主席,山東省CPPCC會員,濟南市文聯兼職副主席。

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展覽,如:國家畫院院長新國畫展、文化部組織的國家畫院優秀作品展覽;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四屆美術作品展暨新人新作展。雕塑《幹坤》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並獲山東展區壹等獎,作品《五星紅旗——為妳驕傲》入選第七屆全國體育美展並獲山東展區壹等獎。《荷塘香園》等作品被中南海、中央警衛局、山東大廈、青島美術館收藏,《荷韻》等作品被毛安慶、邵華永久收藏。

多次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納米比亞、韓國、保加利亞、德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畫展。並征集了100多件作品。

90年代受法國文化部和國家藝術研究院邀請,擔任高級訪問學者,並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國留學。回國後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做高級訪問學者。他研究和運用新的材料和技法,將東方傳統繪畫的技法與西方古典繪畫方法完美結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

慈建國,男,漢族,1967年3月出生,山東濰坊人,在職研究生,黨員。先後就讀於山東藝術學院、山東黨校函授幹部學院。1986 65438+2月參加工作,曾任濟南市歌舞團、濟南市兒童劇院副院長。全國文學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山東省曲藝家協會理事。現任濟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兼職副主席,濟南市曲藝家聯盟分會書記兼負責人,濟南市曲藝家協會主席,濟南明湖居演藝公司總經理。

曾參與創作的曲藝劇目有《泉城壹家人》、《飲茶茶壺》、《索衣哥找老婆》、《胡明的旋律》等,以及曲藝晚會《馮祺陸雲不能愛》、《走進12365》、《消防條例走進千家萬戶》、《海峽兩岸演唱會》、《泉城與馮祺妳好》。曾出訪韓國、法國、臺灣省、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劇團和個人先後獲得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和牡丹新人獎,第十三屆人口文化金獎,第五屆中國曲藝節優秀節目獎,第壹屆法國曲藝節銀獎,全國幽默曲藝邀請賽金獎,中國寶豐馬街書友會壹等獎,山東省文化系統先進單位,泰山文藝獎壹等獎,全國曲藝工作傑出貢獻者,山東省優秀中青年文藝工作者。

  • 上一篇:展覽評論
  • 下一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應註意哪些問題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