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規訓與道教文體建設

規訓與道教文體建設

戒律是大多數佛教徒都很熟悉的壹個詞,我相信很多僧人都認同戒律的重要性。另壹方面,大家似乎都認為戒律遠離現實生活,只是書架上的壹些舊紙,只是我們內心向往的壹些教誨。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我們對戒律的理解過於膚淺,不清楚戒律在個人學習和出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熟悉戒律的內容和作用是修行戒律的重要前提。

目前,教學界開始倡導道教建設,這是壹個可喜的現象。說到道體建設,自然離不開規訓。那麽,戒律和道家的作風建設有什麽關系呢?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什麽是道家風格。道,三學八正道也。所謂道風,就是在踐行三學八正道的過程中形成的良好風氣。其中不僅三學以戒為引,而且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都屬於戒的範疇。可見,該學科與道教文體建設密切相關。本文主要從個人學習和僧團建設兩個方面闡述戒律與道教學風建設的關系。

第壹,紀律是解放的基礎。

作為壹個佛教徒,尤其是作為壹個僧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麽?歸根結底只有壹個,那就是解脫——從煩惱中解脫,從痛苦中解脫,從生死中解脫,從輪回中解脫。另壹方面,如果妳不想解脫,就壹定不能成為壹個合格的僧伽。

1.解脫是大乘佛教的核心。

現實中,很多佛教徒對“解脫”這個詞有偏見,似乎是“自我解脫”的代名詞。說到解脫,很多人會覺得這個目標好像是小乘。因為我們以大乘菩薩學者自居,所以要以壹切眾生的利益為己任,而不只是追求個人的解脫。這個道理聽起來很高尚,但也不盡然。其實解脫才是研究三法門的核心,菩薩也是。如果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解脫,不具備解脫的能力,為什麽還要承擔弘揚佛法、造福學生的使命?如何給眾生壹個完整的幫助?

佛教有很多宗派,立宗派的基礎是正見,如無共、無我見、唯知見、中觀見等。以此為基礎建立學習體系,將正見落實在不同的禪修方法中,成為解脫的動力。雖然有不同的見解和做法,但目標是完全壹致的,那就是獲得生命的內在解放能力。

所以聽音取法和菩薩取法也是以解脫為基礎的,區別只在於印心和解脫的區別。不管妳是念佛還是參禪,不管妳修法多高明,如果妳只是發出離心的感覺,只滿足於個人解脫,那就是妳聽到的。如果我們把自己推得更遠,希望帶領壹切眾生解脫,希望把這種解脫的經驗和能力擴展到壹切眾生,那就是菩薩騎。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幫助眾生擺脫煩惱,擺脫生死,才是真正的利他。

如佛陀在《金剛經》中所言:“諸菩薩應以此法降服其心,壹切眾生之類,若有排卵、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思、無思,若有思或無思,我就放入涅槃。換句話說,菩薩要以帶領眾生成就涅槃為使命。所謂涅槃,並不是通常理解的進入和消失後的狀態。當生命的內在困惑和煩惱完全瓦解,當它所引起的躁動和困惑完全平息,當內心充滿了物證的空虛所帶來的平靜和喜悅,當下就是涅槃。這是我們學佛能得到的真正利益,也是我們能給予眾生的真正利益。

作為壹個佛教徒,要時刻鎖定這個目標。如果偏離了方向,或者模糊了方向,不僅個人的法、身、智沒有任何成就,佛教也會變得膚淺、世俗。事實上,這種膚淺化、世俗化就是教學共同體的現狀。除了我們對解脫的理解不夠,沒有別的原因。如果我們沒有自拔的能力,面對世間的五欲六塵,又該如何抵禦誘惑呢?妳靠什麽來安頓自己的身心?解脫不是逃避,沒必要躲在山裏,也沒必要與世隔絕。壹旦有了解脫的能力,無論身在何處,現在就能化解,現在就能出塵解脫。

擺脫它

怎樣才能培養解脫能力?我們應該從離心開始。

其實出家是壹種重要的修行方式。當我們選擇出家為人生道路的時候,雖然對佛教的看法不同,經歷的程度不同,但總有些偏心。而這種怪癖,就像任何心理行為壹樣,是多變的,可能會加強,可能會衰減,甚至可能會喪失。出家後如果沒有相應的因緣來滋養鞏固,自然會逐漸被邊緣化,逐漸被其他心性所取代。不知不覺忘記了出家的初衷。除了和家人的生活方式略有不同,出家的目的和出家的職責也變得模糊了。每天混日子,浪費時間。

真正的出家生活是建立在疏離和菩提心之上的。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所做的壹切才能對應佛法和修行。否則無非是在個人生活中加入壹些佛教元素,在世俗的形式中加入壹些佛教的包裝,表面上看起來很膚淺,但並不真實。

怎麽會有這種疏離感和菩提心?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走向解脫?這就需要我們時刻思考無常和輪回。只有了解輪回的本質,對死亡保持警惕,才會有離開的動力。否則往往會被幻覺日復壹日的迷惑,仿佛死亡只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和自己無關的傳說。如果不警惕死亡和輪回,往往會像世人壹樣陷入世俗生活的慣性中,沈迷於習慣,日漸麻木。所以,思考死與苦輪回,是讓心與解脫對應的重要認知,也是我們必須時刻敲響的精神警鐘。

這種認知需要通過不斷的思考來強化,不只是偶爾,而是每天、永遠,直到輪回的本質被確認為苦。在佛教的實踐中,異化的出現是有標準的。這個標準就是,我們對輪回的盛會不再有任何期待,對世間的名利不再有任何熱愛。如果妳不徹底放下這份期待和愛,妳的內心會有粘性,會被灰塵和勞動所汙染和束縛。

3.紀律在解放中的重要性

解脫的內容無非是禁欲、決心、智慧。其中,禁欲是基礎,也是解脫的原因。而真正解脫的力量,是無漏的智慧。道宣的律師在《四分法鈔》中把和尚的行為歸納為三種:每罪、每福、聖道。

首先是每壹次犯罪,也就是普通人的惡劣行為。如果和尚追求名利,自己活著就是犯罪。這些行為就像癌癥壹樣,會嚴重阻礙佛教僧侶的健康發展,影響佛法在世界的傳播。正如佛陀所見——“像獅蟲壹樣,也吃獅肉”,來自內部的破壞是毀滅性的,不可挽回的。

其次,凡福星,即普通人的加持之旅,包括建廟造佛、管理僧團等具體事務,甚至修持戒律、修持等,都屬於凡福星的範疇。當然,壹切加持也可以是解脫的基礎。關鍵是我們在做這壹切的時候,是帶著貪欲和凡夫俗子的心去做,還是帶著疏離和菩提心去做。不同的行為和行為決定了不同的行為屬性。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有兩種結果。壹個是外在的結果,也就是事情本身的成敗。首先是內在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積累和發展起來的心性。

同樣的事情,以平常心去做,就是增加貪欲;用菩提心去做,就是培養慈悲心。在社會上,很多人為了做事不擇手段。事情雖然做了,可惜他們的心都碎了。其實這個問題也存在於教學圈。很多和尚會因為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壹味的註重外在的結果而忽略內在的結果,不自覺的落入凡俗之心的陷阱。當壹個和尚不按佛教行事,他自然會遵從社會的標準。結果方法會宏大,但他想要奢華,卻不知道如何用正心去做,也不知道如何按照規律去衡量。最後,他會讓自己變得庸俗。

第三是聖道,這是解脫的關鍵。所謂聖道,就是將佛法的正見付諸實踐,最終達到解脫的行為。從漢傳佛教的角度來看,每個教派都有豐富的正確觀,但在將正確觀付諸實踐方面卻很薄弱。義是幫助我們打開空性的鑰匙,也是幫助我們達到解脫的鑰匙。但關鍵不是目的。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用這把鑰匙打開自己的寶藏。如果不能將正確的觀點付諸實踐,使之成為真正的聖道,我們所學的教義最多只能停留在認知層面,不能落入壹切善行的範疇,甚至會被誤認為玄學,淪為談論資源,化為障礙。

要真正走向解脫,我們必須修行禁欲、堅定和智慧。佛陀制定的戒律是為了幫助我們建立壹種與解脫相對應的生活方式。在我們被佛陀任命之前,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貪婪、無知和壞習慣的延續。而這種做法對應的是煩惱,對應的是輪回。如果不徹底扭轉學科,就會在交叉學習形成的洪流中繼續沈淪。

為什麽我們說戒律能幫助我們建立自由的生活?管教就是防惡的意思,從而幫助我們停止生活中的不良關系。需要註意的是,紀律不僅僅是壹種行為約束,因為內心才是壹切行為的源頭。所有的習慣都是心理活動的延續。停止不良行為的目的是停止不良心理的延續,這是持戒的關鍵。

如果我們想要擺脫輪回,我們應該立即停止我們頭腦的不健康發展。所以,我對戒律的定義是——生命健康發展的交通規則。人生會向什麽方向發展?這取決於我們的思想。心態會變成心態,心態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性格會變成性格,性格會變成生活質量,決定了我們是什麽樣的人,這也是人生發展的因果。

為什麽我們會成為現在的我們?根本原因在於日常的用心。生活是無盡的積累,是我們所有思想和行為的積累。我們所想所做的壹切都會客觀的消失,但在我們心中,我們會忠實的記錄下每壹個行為的痕跡,並逐漸積蓄力量,最終造就我們的個性和生活品質。

在佛教中,生命形式被劃分為十個法界,即六界和四聖。六道是天、人、阿修羅三善道,地獄、餓鬼、野獸三惡道。四聖即聲聞、緣感、菩薩、佛。這些生命形式不是天生的,而是由自己的行動和選擇決定的。

對於壹般人來說,面臨選擇往往是盲目的,非自願的。但對於學佛的人來說,要看清人生發展的軌跡,這樣才能主動選擇和把握未來。所以要經常檢查當下的行為是否對應戒律,是否對應佛菩薩的行為。壹旦發現這些心臟帶來不利的生活結果,應立即停止。否則最終必然走向邪惡。所以,戒律也是幫助我們選擇善惡之道的交通規則。

如果我們認識到了規訓的作用和意義,我們就不會再覺得規訓是壹種外在的約束。沒有人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人不願意有壹個好的未來。基於對生命的責任,我們會自覺克制自己,自覺以戒為師,因為這是達到解脫的基礎。

第二,戒律是佛法長住的保障。

當我們談到佛法、佛法、佛法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這是壹個* * *行業,壹個時代的問題,似乎與個人無關。於是乎,當我們感嘆佛法的沒落,感嘆佛法的混亂時,總有壹種無奈的感覺:現在是佛法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麽?

我認為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因為* * *行業是由其他行業組成的,是由我們每個人組成的。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行為才是決定行業的組成因素。正確的方法和最後的方法的關鍵是什麽?別的地方不行,要看是不是每個和尚身上都有佛法,有沒有經過戒定慧的改造。

佛經上說:“菩提住世間,佛法住世間。經上也說:“有律師執法,佛教活了五千年。可見,如果和尚有佛法的內涵,能夠依戒修行,依戒生活,依戒建立和諧的僧團,那麽就代表著佛法活在世間。另壹方面,如果和尚的行為沒有法律和慎獨智慧的指引,雖然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建造和管理寺廟,但他只是用世俗的心和能力在做,目前沒有法律,這是最後的法律。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假和尚。他們可以模仿家人的形象,甚至會說壹些佛教術語。我們稱之為“假”,是因為他們不守戒律,不具備出家人應有的言行和內涵。如果我們沒有法律和戒律,我們就和他們壹樣,只是在外表上。雖然他們經歷的剃度受戒儀式比他們多,但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沒有法律,沒有戒律,還能有什麽?無非壹顆世俗的心,無非壹顆平常心。世俗化的程度可能不壹樣,世俗化的方式也不壹樣,但都不是根本的區別。

所以佛法或者說最終的佛法,關鍵在於人,在於和尚有沒有法。如果每壹個和尚都能依戒修行,每壹個寺廟都能依法管理,當下就是住在世間的佛法。在我看來,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佛法和佛法,而不僅僅是作為壹個時代的行業,作為壹個我們無法改變的現實。這樣才能對方丈的教誨有責任感。如果把責任推給時代和行業,似乎除了免疫之外,我們也無能為力。

作為三寶之壹的僧人,如果我們不能擔負起方丈匡正佛法的使命,甚至不能實現這壹使命,如何讓火種代代相傳?為什麽水永遠在流?那麽,怎樣才能讓佛法長久呢?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壹,要看合格的僧伽。因為僧伽是方丈三寶,而且是個人構成僧團。如果沒有合格的個人,就不會有合格的團體。就像壹輛車,有缺陷的零件怎麽能組裝成合格的車?同樣,和尚群體是否如法清凈,也要看每個和尚是否如法清凈,是否具有壹個和尚應有的和尚人格。

第二,要看這個群體的管理制度有沒有法律那麽好。合理的制度是社會健康發展的保障。如果系統本身有問題,那麽在操作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另壹方面,如果系統是好的和強大的,即使有問題,它也有自我糾正和修復的能力。

正是從這兩個方面出發,戒律才能夠成為佛法長久居留的保障。壹方面,他們創造了壹個和尚的人格,另壹方面,他們提供了壹個管理系統。

1,合格僧伽是佛法長住的根本。

桑格是和尚應該具備的性格。換句話說,就是有特定內涵的人格。

性格代表的是生活的積累。在學佛出家之前,我們就已經形成了以凡心為基礎的人格。這種人格是長期以來世俗的觀念、世俗的行為、世俗的尊嚴形成的。同時也在不斷強化這種已經形成的行為模式,包括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似乎都有相對固定的習慣。所以,我們首先是外行。不要以為壹出家就能脫胎換骨,就能有質變。成長為壹名合格的僧伽,需要經過戒定會的全面訓練,戒律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基礎。

(1)出家資格考試

從個人修行的角度來說,我們不需要對學佛的人有太多的要求。不管是誰,不管做過什麽,只要對三寶有信心,就有資格入佛修行。但就整個僧團的健康發展而言,需要有作為法的莊嚴形象和無愧於師者的品質,才能更好地承擔方丈修法的使命。因此,我們需要審查加入這個小組的成員的資格。

比如法律中提到的十三難十六避,現在大多數人只是把它當作壹種遵守紀律的條件,甚至是壹種走過場的表面形式。其實這些困難也是出家的考試條件,在接納印心者入僧團時必須嚴格把關。如果妳在祝聖的時候做了檢查,即使不允許他繼續祝聖,也為時已晚。當然,僧人受戒時的重新審視也很重要。如果能依法對僧人進行兩次考察篩選,就能從源頭上保證僧人的素質,從而避免開放佛教、盲目接受後必然出現的各種問題。再比如唐宋時期的試經制度。雖然不是法律制度,但也在某些方面保障了僧侶的基本素養,可以借鑒。因為和尚是導師,如果不具備相應的學習素質,怎麽讓人相信?如何改變世界,引導風俗?為什麽要續佛智?

(2)守戒如法。

對於僧侶來說,由佛法來受戒是極其重要的,這是幫助我們獲得戒律,成為合格僧侶的必要程序。受戒的意義不在於場面有多壯觀,儀式有多隆重,而在於通過莊嚴的氣氛完成此生最重要的誓言——以解脫為人生目標。這個誓詞的效力不僅在於對誓詞的認識和確定,還在於結合其他各種相關條件,如“有五可忍,六可正”。由此,我們可以在內心達到自律和自制力,這也是幫助我們改變不良生活的力量。不用說,即使接受傳統的道德教育,如果能認同這種教育,也會形成相應的自制力,並在實踐中逐漸轉化為自身修養的壹部分。

(3)依戒而活。

但是這個戒律只是開始,它必須通過持續的遵守來鞏固。通過對戒律的學習和接受,我們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怎麽吃,怎麽穿,怎麽住,怎麽坐,怎麽臥,從而塑造出修行者獨特的尊嚴和形象。最難練的是改變已經形成的壞習慣。這就需要不斷調整,不斷排除錯誤,重復正確。這個過程可能重復十次,壹百次,甚至壹千萬次。在調整的過程中,要逐步克服壞習慣,按照戒律重建行為規範,並鞏固成自己的習慣。如果是,就不必刻意持戒,而可以“為所欲為而不逾矩。”這不僅取決於個體的意識,也取決於環境的力量,通過群體的監督和幫助來完成這種轉化。

在僧團裏,每半個月就要念經,也叫布薩。讀經戒律來對照自己這半個月的行為,通過這種定期的檢討,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行為,使之符合法戒的規範。也可以說,這是僧侶的組織生活,是僧侶的康復會議。除了每月兩次的Busa之外,僧侶們每年還有為期三個月的夏季靜修,通過靜修可以提高他們的道教事業。

妳安定下來之後,就得自我放縱。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僧伽年檢。所謂自我放縱,就是對過去壹年的言行進行壹次總的回顧,並在廣大僧人的幫助下完成批評與自我批評。最後是受戒年齡,即戒蠟增加意味著出家年齡再增加壹歲。純粹的僧伽是通過日常的學習、修行、定期的檢討和調整而逐漸成長起來的。

2.如法經營是佛法長住的保障。

對於僧侶乃至整個佛教的發展,這樣的法律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現在教學界很多和尚都是去社會上學工商管理的。似乎這意味著與時俱進,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促進佛教的發展。事實上,社會的管理模式與佛教本身的需求並不壹致。如果不了解差異就盲目跟風,不僅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得不償失。

因為企業經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而佛制定的持戒經營模式是為了解脫。如果不加選擇地、全面地照搬社會管理模式,很可能會導致僧人追求利益、世俗追求,甚至把寺廟當成企業來經營,單純著眼於創收,從而忘記了僧人的本分。我們要想把僧團建成壹個達摩般的道場,壹個引導群眾走向解脫的精神家園,就必須依法管理,因為這是佛為我們量身定做的模式,是根據僧團自身的發展需求制定的。

那麽,學科管理有什麽特點呢?

(1)以六合為靈。

和尚有清凈和合的意思,和合又分東西和道理。其中,物和合體現在六個方面:節欲與同修、見而明、利而共享、身與共住、口和、意與樂。這種獨特的管理精神,使得兩千多年前的和尚群體具有了民主、平等、法制的特點。

戒與同修就是依法建立僧團的管理規範,讓大眾依戒修行。人們往往把戒律當作個人的行為準則,這是片面的。事實上,戒律不僅對個人的精神生活做出了詳細的指示,告訴我們“這應該做,這不應該做”,而且也是公眾和諧生活的規則。因為戒律代表了民主平等的管理制度,壹切都以戒律為僧事成敗的基礎,為判斷是非的標準。在這樣的氛圍下,大眾自然會尊重戒律,遵守戒律。就像在壹個法律高於壹切的人治國家,因為法律的權威得到保證,所以大家都會自覺遵守法律。

但在君主制國家,個人意見往往高於法律,影響法律的執行。當法律不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時,自然不會受到重視。事實上,這也是戒律在中國沒有得到全面貫徹的重要原因之壹。佛教是在帝制的背景下傳入中國的,所以在僧團建立的時候壹定程度上受到了帝制的影響。比如禪宗建立的叢林體系,偏向人治而不是法治。

看到和理解代表了理解的統壹。無論是紀律還是嚴明的規則,壹旦成為人們共同生活的制度,就應該讓所有人都知道。該制度能否實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眾的思想認同。只有這樣,制度才能有效實施。如果我們既不熟悉它,也不同意它,我們怎麽能談論進壹步的實踐呢?在這種情況下,戒律必須名存實亡。

利益和平等代表了利益的平衡。社會上很多矛盾糾紛都是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佛祖深知普通人的特點,對僧團的利益分配做了詳細的規定,避免由此帶來的麻煩。當然,這種均衡並不是絕對的平等。比如僧團也尊重尊者出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住房等方面給予優惠。有特殊貢獻的,也會得到相應的獎勵。但在基本的溫飽分配上,應以平等為原則。

與人同住,與人說話,與人意,是指同壹個共同體的僧侶,在依法生活的前提下,在思想、語言、行為上保持和諧壹致。

總之,六合體現了金融法和* * *,僧尼享有平等的財產和法律保護。作為僧團的壹員,我們要堅決擁護僧團的壹切法律法規,但對於低於法律的規定,我們有權否決。在法律平等、思想統壹、利益均衡的前提下,群眾共同學習,構建廉潔和諧幸福的群體。

(2)以三項基本原則為建設。

西方有三權分立,即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獨立,以達到制衡的效果。相比之下,佛教確立的三綱五常,內涵更為完整。因為三綱既強調法律在行政管理中的監督作用,又通過道德教育提高僧侶的素質,起到了預防的作用。

這三個階層由廟堂老爺、上座和那威組成。其中,寺主負責行政管理,考勤負責道德教育,那威負責執法和秩序維護。僧團根據行政、德育、執法三大職能,完成指揮群眾、維護綱常的職責。如同三權分立的相互制約壹樣,三綱也有相互監督的責任。作為行政管理者,妳必須在出席者的道德審查和韋納的法律監督下行事。這樣寺主就不會形成至高無上的極權主義,自然也就避免了極權主義帶來的腐敗等問題。

在過去的禪宗叢林裏,方丈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是有特殊原因的。因為禪宗道場對方丈的要求極高,必須是壹個開悟明辨的人,大眾必須停止學習。在早期的僧團中,寺主並沒有那麽高的權威,只是宰相事務的行政人員,其權利必須在上座和那威的監督下行使,以確保事務處理合法公正。

從教學界的現狀來看,首義和那威往往不能起到相應的教育和執法作用,容易導致方丈的極權主義。如果方丈本身沒有很高的德行和素質,那麽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問題就在所難免。可見“三綱”的管理制度非常巧妙,以真正達到依法管理的效果。和尚的作用無非是內修外升。作為寺廟的管理者,壹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個責任,為大眾的利益服務,為佛教的弘揚服務,為大眾修行的成就服務,不為創收,不為私利。

出席者應該是僧團中德高望重的長者,這樣才能作為壹個群體來學習。和尚學什麽?無非是學戒,學決心,學智慧,學慈悲。尤其是在這個動蕩的時代,禪修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沒有相應的決心作為輔助,即使我們有心持戒,也會持戒很辛苦,很艱難。因此,在持戒的同時,也要註意禪定,通過文休斯獲得正確的佛教觀,並付諸實踐。我們現在的大部分實踐內容只有兩節課等等。以前的禪林以禪修為主,功課為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我們真的能理解這兩節課的深刻含義並認真對待,也只有唱的形式,聽起來很活潑,但實際內涵是什麽呢?

此外,韋納的職責也很重要。那威在僧團中的角色是從普法到執法的壹系列工作。普法就是普及戒律知識,讓家屬熟悉開戒、掩戒的罪犯,並認可他們。所以,念咒要起到熟悉戒律,加強理解的作用。通過對戒律的學習和討論,我們可以逐漸加深對戒律的理解,在比較和檢驗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而不僅僅是聚集和背誦。如果妳不明白裏面說的是什麽,為什麽佛有這樣的規定,這樣的念經只是壹個名存實亡的形式。

三項基本原則的相互配合,為佛教僧團的建立和僧事依戒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們應該恢復這壹良好傳統,促進佛教的健康發展。

第三,結論

綜上所述,道教的學風建設必須以戒律為基礎,對僧人群體進行相應的管理,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僧人,構建和諧的僧人群體。個人認為,出家是以解脫為基礎的,戒律是解脫的保障。就組織而言,僧團是做和尚工作、傳播佛法、造福學生的道場。還要根據戒律建立管理制度,讓大眾和睦相處,承擔住持的使命。

  • 上一篇:教師培訓經驗500字範文
  • 下一篇:信息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