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按照壹般國際規定,包裝成本不得超過產品出廠價的15%,超過15%就是“過度包裝”。
中消協明確指出,只要包裝體積明顯超過商品本身的10%,包裝成本明顯超過商品的30%,就可以判定為“商業欺詐”。
過度包裝是壹種“惡”的擴張,源於對不正當手段獲取暴利的貪婪,依賴於對外在形式和表面虛榮的追求,破壞了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和精神狀態。
現象
陳先生看著家裏包裝精美的禮盒就頭疼。壹盒半斤茶葉“穿”了三四件“外套”:鐵茶盒外面放壹個精美的紙箱,再放壹個內襯海綿墊的大禮盒。最後,大禮盒被裝進了壹個漂亮的紙板手提袋?“除非我把心交給朋友,否則再漂亮精致的包裝,最後也只會賣個廢紙價。”陳先生說。
壹瓶市場價500元左右的白酒,配壹副白玉酒杯和壹個精致的禮盒,提價到990元;壹盒不到0.5斤的茶葉,按市場價不到100元,但因為用木箱包裝,放在皮手袋裏,價格漲到800多元。
1000克白酒被裝進壹個玻璃瓶子裏,標價高達2640元。鈦金屬打火機貼了廠家周年慶限量版,賣328元?
壹個橡膠大小的u盤,躺在比壹本書還大的精美包裝盒裏,透過壹小塊塑料紙透明的“窗口”露出臉來;壹個炒貨禮盒裏只有瓜子、開心果、松子等6個小件,大瓦楞紙箱裏的大部分空間都被“搬運”的東西占滿了;壹盒50克的西洋參,內外三層的包裝重量占“半壁江山”?
壹瓶普通的酒只要50到60元,而同品牌同批次的帶木箱和玉飾的酒,價格卻飆升到了200多元。
浪費
北京:過度包裝直接導致垃圾增多,每噸垃圾從收集到運輸到處理至少要花費158元。以北京為例,每天產生1.5萬噸垃圾,每年500萬噸。如果限制過度包裝,可減少垃圾17%,僅垃圾處理成本壹年就可節省65438+3.43億元。據了解,北京每年產生的垃圾中,過度包裝約占20%。
上海:據統計,2月18至2月24日,全市清運生活垃圾近7.5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3%,為近5年來首次同比下降。據該負責人分析,今年申城大部分人選擇在飯店吃年夜飯,這是生活垃圾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其次,過度包裝現象得到遏制,這也是本市生活垃圾減少的原因之壹。
天津:春節假期期間,全市每天產生生活垃圾5000多噸,其中鞭炮1萬多噸,禮品包裝垃圾也有所增加,達到1.5萬噸,占垃圾產量的1/3。春節七天,環衛工人清運的垃圾中,有相當壹部分是精美的禮品包裝袋和包裝盒。據悉,近年來,本市春節期間激增的生活垃圾中,很大壹部分是過度包裝增加的“精致垃圾”。
廈門:正月初壹至初七,全市清運生活垃圾8000多噸。除夕夜,全市生活垃圾產量達3200多噸,打破廈門歷史紀錄。
視角
國家工商總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滕表示,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加強環境保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市人大代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王偉認為,過度包裝有四大危害:浪費資源;產生垃圾;侵害消費者權益;它助長了奢侈的社會風氣,同時也容易滋生腐敗。我國目前還沒有《商品包裝法》。他希望相關部門盡快立法,同時加強宣傳,讓消費者意識到過度包裝的危害,節日送禮不要在包裝上花太多錢。具體來說,過度包裝的“四宗罪”:
壹是壹次性消耗大量原材料,浪費稀缺資源。包裝行業使用的紙張、橡膠、玻璃、鋼材都是工業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材料。
二是造成大量的生活垃圾,使固體廢棄物的汙染加倍。“白色汙染”泛濫導致“垃圾圍城”。第三,直接損害消費者利益,助長商業欺詐。壹些商品的包裝成本篡奪了主人的角色,壹些無良商家借機搭售其他商品,消費者高價購買普通甚至劣質商品,使得商業欺詐之風蔓延,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
四是誘發社會奢靡,隱藏腐敗,加劇社會不和諧。
各國禮儀
美國人:禮物通常用花紙包著,用絲帶系著。妳可以送壹本書,壹盤音樂磁帶,甚至壹顆糖果,壹份祝福,所有這些都價值壹千美元。太貴的禮物會讓對方尷尬。雖然美國人物質極其豐富,但他們仍然物盡其用。
英國人:我會選擇壹些不太貴的禮物。如果價格高,會被誤認為賄賂。巧克力、葡萄酒或鮮花都是理想的禮物。對英國人來說,除非妳很了解他們,否則不要送禮物;否則,他們會認為送禮者庸俗,想得到他們的回報。
德國人:不送大禮。壹瓶香水,壹條領帶,壹張賀卡,甚至自制的蛋糕和果醬都是最好的禮物。
日本人:把送禮看作是向對方表達心意的物質表現。禮物並不厚,壹塊手帕,壹把刷子,都是會再三感謝的禮物。如果給予得當,它們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阿拉伯人:不讓他們表現出大度是不尊重,會損害雙方的關系。送給別人的禮物壹般都是昂貴的禮物,他們也希望得到同樣昂貴的禮物作為回報,因為阿拉伯人認為來與不去是有損尊嚴的問題。他們喜歡花花綠綠的禮品和“名牌”商品,但不喜歡普通的古董或純粹實用的東西。
行為
1.就在春節前,15年2月5日,國家發改委、中宣部、商務部等六部委發布了關於商品過度包裝的通知,倡導綠色消費,抵制過度包裝。幾個部委的態度顯然與目前市場上的壹些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沖突”,而且國家也不是第壹次叫停奢侈品過度包裝了,那為什麽壹再叫停卻壹直叫停呢?對此,有社會學家認為,過度包裝問題之所以屢被叫停,壹是奢侈品禮盒還有市場,有需求自然有供給;另壹方面,市場監管在“度”的門檻上磕磕絆絆。目前,我國還沒有統壹的標準來衡量和限制企業的產品包裝,更沒有相關的政策法規來限制過度包裝。所以“過度包裝難界定”造成了目前的監管真空。
據了解,商務部今年將采取壹系列措施解決商品過度包裝問題,並出臺標準和規範為商品包裝提供指導。同時,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制定食品、保健品、化妝品行業過度包裝的包裝標準。我們期待這種畸形的消費模式會被打破。
今年我國將出臺《循環經濟法》,將進壹步嚴懲商家的過度包裝行為。
2.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市企業聯合會近日聯合發出倡議書,反對過度包裝。倡議書面向全市所有商場、超市、包裝企業和市民,呼籲“節約能源資源,減少環境汙染,倡導綠色消費,反對過度包裝和消費”。
倡議書提出六點主張:壹是商家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堅持貨真價實、公平交易,自覺維護消費者利益,倡導平等競爭,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二、產銷提倡適度包裝;三是歡迎消費者和新聞媒體對生產企業和商家進行監督;第四,消費者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減少和拒絕浪費資源、汙染環境的消費行為,保護公眾和生態環境;第五,減少和拒絕消費壹次性物品,如筷子、紙杯、白色食品袋等;第六,減少和拒絕豪華包裝商品的銷售,倡導健康節儉的消費模式。
3.繼去年《月餅包裝管理辦法》實施後,上海正醞釀出臺《上海市商品適度包裝管理暫行辦法》,討論稿已經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