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老人家屬向路人求助,這是沒有根據的。
老人摔倒了,是他自己的行為。作為壹個成年人,他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無論這種行為是否違法,他都需要自己承擔後果。老人摔倒,只要不是路人的過錯,那麽老人死在路邊,與路人無關。
路人不承擔法律責任,因為這不是他們的過錯。有人說這樣會失去中華民族的美德。是的,美德就是美好的美德,屬於道德範疇,不屬於法律範疇。既然法律上沒有要求他們幫忙,路人也可以不幫忙。
老人摔倒了。這樣的行為,向路人求助,意味著道德綁架。這和老人在公交車上要求年輕人讓座是壹個道理。為什麽他要因為妳老了就給妳讓座?如果妳覺得站累了,自己想辦法。為什麽要讓年輕人給妳讓座?
道德問題應該從道德層面來討論。從法律角度來說,如果老人摔倒,只要不是過失造成的,老人家屬可以起訴路人。這是家屬的權利,但法院會立案嗎?即使立案,老人家屬也需要提供證據證明老人摔倒過程中路人有過錯。如果沒有,那麽訴訟就不會得到支持。
如果法院連這種事都支持,會不會有更多作惡的人?因為老人摔倒在地,誰知道他有沒有碰瓷?如果是,這就是縱容!更何況對於碰瓷的人,處罰力度太小,導致碰瓷的人越來越猖狂!
老人家屬想起訴路人。從這種行為來看,老人的家庭並不是什麽好莊稼。那麽,老人可能不是好莊稼。面對這種人,遠離就好。至於幫忙,先給個理由!如果沒有,就當個看客吧。妳能做什麽?
第二,路人不上前幫忙是有原因的。
路人不想幫忙是因為社會上有些人的行為很惡心。在眾所周知的彭宇案中,老人的理論是:沒撞上為什麽要幫?從這句話可以知道,老人覺得人和人之間應該有距離。妳要靠近我,要小心。
不僅僅是彭宇案,還有壹個好心幫助老人的人。結果,老人要求越來越多的錢。該男子不堪重負,跳河自殺。男子去世後,老人承認自己摔倒了,並要求多給點錢,讓孩子過得更好。有了前面這些例子,誰還敢去幫助老人?誰願意幫助老人?這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做法。老人摔倒了,妳當然可以幫他,但是如果遇到碰瓷的,妳就傷到自己了。對於普通人來說,為什麽要傷害自己?
我寧願袖手旁觀站在路邊,看看他是否能自己站起來。如果他不行,可以報警或者120,但是他不會出面幫忙,因為這樣的幫忙可能有風險。大家都出去打工不容易,何必自尋煩惱。
有些人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罵人。誰沒文化?誰不知道老人摔倒了還要攙扶?小學的時候,他就知道要扶奶奶過馬路。為什麽不是現在?我受社會大學的教育。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麽,知道如何在這個社會保護自己。
每個人都會考慮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麻煩,而不是給自己增加麻煩。如果幫助老人的回報遠遠低於他們將面臨的問題,誰來幫助他們?有人說這是看重經濟利益,無視社會道德。別說大話。妳不知道這老頭有沒有碰瓷。妳敢幫忙嗎?
第三,老人摔倒了,不應該扶。
老人摔倒了,每個人都有老人,自然要幫他。但是很多路人都不是醫護人員,不知道老人摔倒後問題發生在哪裏。如果壞了,扶他起來可能是壞事。所以,大家不幫他是對的。
幫助老人如果是對他們的二次傷害,那就是罪過。面對老人摔倒,最好的辦法是撥打120,請他們過來幫忙。如果他們不能及時到達,就等著吧。如果老人在的地方,如果下雨,給他打傘,讓他少淋雨。這樣,也算是履行了他的義務。
這位老人身體不好。他出門,家人都盡量陪著。在家人的陪伴下,老人摔倒了,家人向大家求助,看能不能幫到他。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部分人都有這個思想覺悟,所以不要說人不老!
老人也來自年輕人,年輕人將來也會變成老人。當然,看到老人摔倒也願意幫忙,但是不知道怎麽扶,這也是很多路人圍觀的原因。作為家人,就因為別人沒幫自己老人,就想告路人,那就去告,看誰丟人!
這樣的老人是不應該幫助的,因為他們心裏沒有善意。對於這樣的人,不如不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自己爬起來,妳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