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
西南大學11111111111165438+。
利用中草藥防治魚病,具有價格低廉、綠色環保、無殘留等優點,符合無公害養殖的要求。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機理。水產中草藥養殖業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草藥,無公害養殖,發展前景
隨著全球淡水資源和海洋水環境的惡化,漁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不斷下降。此外,水產養殖還存在水汙染和各種漁藥、添加劑的濫用,因此環境保護和魚產品安全成為束縛人類、亟待解決的問題。正如國際法院法官所說:“縱觀歷史,人類出於經濟或其他原因,壹直在不斷地幹預自然。由於我們的科學知識和日益意識到這種輕率和緩慢的幹擾對人類造成的危險,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充分表明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協調的必要性。”
中國是漁業大國,水產品總量占世界的1/3,水產養殖量居世界第壹,占世界的2/3。2002年,中國水產品總量達到4570萬噸,水產養殖量達到2600多萬噸,養殖方式趨於集約化和現代化。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弊端也隨之而來,比如2006年的多寶魚事件。鱖魚孔雀石綠殘留超標的出現,讓人們更加關註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而且抗生素等藥物引起的壹系列副作用也嚴重影響了我國水產品的出口。如1998、1999中國出口日本的部分鰻魚因藥物殘留超標被退回,2002年中國出口歐盟的小龍蝦因檢出氯黴素被退回。水產品被拒不僅給國家帶來了經濟損失,也損害了我國水產品的國際形象。
1,中草藥的發展
隨著綠色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的普及,水產養殖的健康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水產藥物研究的重點。中草藥在水產養殖和飼料中的使用具有許多不可比擬的優勢,不僅可以改善水環境,提高藥效,控制病原微生物,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近年來,中草藥被廣泛應用,有望成為未來水產養殖害蟲防治的新方向。
2.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機理。
2.1全草有效成分
中草藥是中藥和草藥的總稱,是中醫常用的重要藥物。草藥是指人們使用的藥物。是壹種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療效緩慢、作用時間長的理想的天然環保綠色藥物。
中草藥的化學成分極其復雜。壹種中草藥往往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壹般來說,除了免疫物質外,還含有壹些未知的促生長活性物質和壹定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礦物質、維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這些成分可以增強食欲,促進新陳代謝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從而加速水產動物的生長發育,增強體質,進壹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應急能力,降低飼料系數,提高水產品的品質。
通過用中草藥添加劑飼餵黃顙魚的試驗,黃顙魚食用中草藥添加劑後,不僅增重效果明顯,而且經濟效益高,尤其是回味黨參、甘草等中草藥成分時,不僅增重率提高44.62%,飼料系數降低0.37%,蛋白質效率提高0.4%。
增重率=(最終重量-初始重量)/初始重量*100%
飼料系數=采食量/凈增重
蛋白質效率=(最終重量-初始重量)/(總飼餵量*飼料中蛋白質含量)*100%。
還具有益氣補血、保肝利膽、清熱解毒的功能。
2.2中草藥的作用機制
中草藥是從自然界提取的天然物質,保留了其天然結構和生物活性。它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低殘留,毒副作用小,功能多樣,全面調節機體的生理機能,具有營養成分和藥物的雙重作用。其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質有多糖、有機酸、營養不良、生物堿和壹些揮發性物質,但每種有效成分對機體免疫系統的調節方式不同。多糖可以刺激網狀系統和系統,誘導淋巴細胞和脾細胞再生,增加巨噬細胞的功能,提高細胞的殺傷活性,誘導幹擾素的產生,提高機體的免疫反應能力。有機酸能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體質。獨行菜能誘導細胞產生幹擾素、白細胞介素-ⅱ和淋巴毒素,增加體細胞數量,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數清熱解毒中草藥中含有的生物堿、黃酮類、香豆素類等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小檗堿能與DNA形成復合物抑制DNA合成,黃酮類化合物能影響細菌的呼吸,抑制RNA合成。金銀花可以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抑制細胞壁的合成。黃芪能刺激細胞產生幹擾素,直接抑制或破壞細菌的繁殖能力。
中草藥作為免疫增強劑,在水產動物機體處於病理狀態時,還具有雙向調節功能。雙向調節功能是指對同壹器官組織的不同功能狀態(促進和抑制)進行平衡調節,直至變得正常,即處於過度活躍狀態,同時又受到抑制,直至降至最低水平,既可將DNA異常高的過度合成狀態降低到生態狀態,又可將DNA合成的抑制狀態調節到興奮狀態。直到處於正常狀態,這是中草藥多功能性的獨特表現之壹。每種中草藥都含有多種成分,有的對某個器官、組織有興奮作用,有的對這個器官有抑制作用。雖然有些中草藥含有兩種作用相反的成分,但有些成分調節壹個器官和組織的不同系統,起到反向調節作用。
幾種常用中草藥防治水產養殖疾病
3.1大黃。
又名錦緞、黃亮、別名將軍、盛駿、馬蹄黃等。,它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通過根和根莖入藥。本品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有效成分為蒽醌類衍生物,其中大黃酸、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的抗菌效果最好,有收斂、止瀉、升高血小板、促進凝血等作用。可用於爛鰓、出血性疾病、禿白口病等。用法:全池噴灑,通常用量為2.5~3.75ppm,使用前按1: 20的比例用0.3%氨水,室溫浸泡12 ~ 24小時,將藥液均勻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魚類粘細菌病。
本品與硫酸銅合用,即大黃1 ~ 1.5ppm與濃度為0.5ppm的硫酸銅合用可提高療效。內服,5 ~ 10g/kg魚、大黃研磨成細粉混入飼料,每日1次,連用3天,可預防粘細菌病;用硫酸銅(0.7ppm)噴灑7天對治療草魚出血病有效。也可將大黃2.5克、黃柏1.5克、黃芩1克、鹽5克與餌料混合制成藥餌投餵,每天1次,連續3天。此外,腸炎、細菌性爛鰓病、白頭口病也可用大黃治療,有壹定療效。
3.2蒜。
是百合科蔥屬植物,鱗莖入藥,有特定的辣味和蒜味,有效成分為大蒜。大蒜素具有廣譜抗菌、止痢、驅蟲、健胃作用,常用於防治魚類腸道疾病。用法:魚用大蒜0.5 ~ 65,438+0公斤,飼餵飼料6天。如果加入等量的鹽,可以提高其功能,用於防治爛鰓病和腸炎。大蒜曬幹加水煎煮,魚體用10 ~ 30 ppm的濃度浸泡1小時,可殺死鳳尾魚,預防鯉魚立鱗病。
3.3.地錦草。
紅莖草,大戟科壹年生草本植物,莖折斷後有乳白色奶狀液體流出。地錦草中含有黃酮類和沒食子酸,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止血和中和毒素。適應癥:魚類腸炎和爛鰓病。用法:每100公斤魚,煮幹品地錦草500克(或鮮地錦草2000 ~ 2500克),藥渣停於餌料中投餵,每日2次,3天為壹療程。給藥前應在池邊灑滿20ppm石灰乳,效果更佳。
3.4.菖蒲。
著名的聚水草、菖蒲、蜈蚣、菖蒲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品含1.5 ~ 3.0%的芳香揮發油,主要含有辛醇、辛酸、甲基丁香酚、避風萜類等。,並含有無定形的苦味。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腸炎、紅皮病、爛鰓病、水黴病等。用法:每畝水深1m,將4 ~ 5kg切碎的菖蒲和4 ~ 5kg蓖麻葉包裹在10kg松葉周圍,紮成2 ~ 3捆,放在索餌場和上風口進水口,浸入水中,每天翻壹次,促進其腐爛。每畝水深1.3 ~ 2.5公斤菖蒲和0.5 ~ 1公斤鹽的水體,可全池噴灑,治愈水黴病。
3.5.苦楝。
著名的楝樹,楝科落葉喬木,高15 ~ 20m。喜歡在野外,森林邊緣等地方。本品含有川楝素、生物堿、巖藻糖、萘酚等。具有殺蟲和殺菌的作用。用於防治寄生鰓部疾病,以及鳳尾魚、鯿魚、毛細線蟲、輪蟲、隱鞭毛蟲等。用法:用10 ~ 12.5公斤水深每畝1m的馬尾松、苦楝的葉、皮或果實,切碎煮汁成12 ~ 25公斤,撒遍全池,每天壹次,連續2 ~ 3天。取苦楝枝葉30 ~ 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肥,5 ~ 7天後取出殘渣,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
3.6.五倍子。
又名貝子、白藥湯、白蟲倉等。,是漆樹葉片上的幹癭,被五倍子蚜蟲寄生。含有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質,殺菌能力強,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用於預防和治療白頭口病、粘細菌病、氣單胞菌病、假單胞菌病、白色皮膚病和紅皮病。用法:先將五倍子搗碎,用開水溶解,再用池水稀釋,灑滿池水。通常的量是2 ~ 4ppm。
3.7.牛油。
著名的油籽樹,白烏桕和子木樹都是落葉樹。其果實和葉片具有解毒、消腫、殺菌的功效,常用於防治細菌性爛鰓病和白頭口蹄疫。用法:每50公斤魚,將烏桕葉幹粉250克拌入餌料中制成藥餌,可連續投餵3 ~ 6天,防止魚爛鰓病;也可以按4ppm計算幹樹葉粉用量,用20倍飽和石灰水溶液混合,浸泡6 ~ 12小時,然後灑滿池水。
3.8.黃芩。
它是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它含有黃芩、滇黃芩、川黃芩、麗江黃芩、甘肅黃芩等。含有黃芩素、黃芩素、漢黃芩素、黃芩素五種黃酮類化合物。此外,還含有β-谷甾醇、苯甲酸、黃芩素等。黃芩具有抗炎、鎮靜和抗病毒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爛鰓病、癤病、印刷病、出血性敗血癥、腸炎、尾柄病等。用法:將黃芩粉碎成細粉,按5%的比例加入餌料中自由投餵,5天為壹療程;或將黃芩切碎,用水浸泡24小時,煎煮三次,直到水溶液的濃度為65,438±0%,每天壹次全池噴灑,連續三天。
3.9.黃連。又名雞爪蓮、川蓮、威廉、土黃連,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具有抗菌、消炎、解毒作用,主要用於防治細菌性腸炎。
3.10,黃柏。又稱木材、樹皮、柏樹、落葉樹。以樹皮入藥,具有抑菌、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可防治草魚出血病和細菌性魚病。用法:黃柏、黃芩、黃連、板藍根、大黃曬幹(合用或單用),魚每公斤5克,磨成粉,與鹽5克混合,每日壹次,或制成藥餌,連服7天。
3.11姜。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0至100cm,含有姜酚、姜烯等揮發油,性質溫和,味辛,具有殺菌、解毒、殺蟲、消炎的作用。把姜汁塗在魚的傷口上。
3.11簧片。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具有清熱、利尿、消炎的功效,可防治草魚腸炎。按每萬種魚計,用蘆根5斤,蒜0.25斤,鹽0.25斤。打成肉醬。混合或制成藥餌,每日兩次,連續投餵4-6天。
4.中草藥種植中存在的問題。
4.1中草藥本身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其對水生動物的免疫增強作用是多種成分綜合作用的結果,且不同地區、季節、時期采集的中草藥有效成分差異很大,很難準確評價和控制其產品質量。目前沒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很難確保生產質量穩定的成型產品,
4.2科技含量低目前大部分的中藥材,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都還停留在原粉和湯劑,很少有精制品,所以產品的科技含量低制約了他向更高層次發展。
4.3對中草藥作用機理的研究,多以中醫理論為基礎,遠不能解釋真正的作用機理。因此,有些研究壹般局限於評價中草藥飼料的效果,討論其對水產動物增重和抗病力的影響,而沒有深入到水產品品質的研究,這還有待於進壹步研究。
5.中草藥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前景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名、特、優水產品的日益增多,中草藥也符合人們的安全環保要求,因此中草藥的使用越來越多。今後中草藥的使用應適應水生動物的特點,研究藥物的離子通道、作用機制、作用規律、轉化過程、藥物結構和藥效關系。盡快搞清魚藥、中草藥在水生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轉化、排泄規律以及藥物對環境的影響,提出在重要養殖水產品中的保存期和殘留,制定水產品上市前的保存期,研究制定使用方法。隨著綠色無公害水產品的普及,有效的綠色中草藥的研究將越來越多,中草藥將成為中國傳統的靈魂瑰寶和防治魚病的主要藥物,也必然走向世界。
參考
1.李登來水生動物病害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5)31-44
2.魏清河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5)
3.王全謝先生中草藥在水產養殖疾病防治中的應用水產科技信息2006(4)163-168
4.胡抗生素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水產科技信息2006(5) 217-221
5.劉永奎引誘劑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淡水魚2006(7)62-63
6.褚曉琳漁業生態標簽制度及其啟示水利與漁業2006(5)60-62
7.田海軍對楊錚漁業中草藥復方療效的研究概況等。水利與漁業2006(6)78-100
8.孫克年林產中藥防治魚類恐怖癥養殖與飼料2006(9)22-24
9.馬漢清玉林黃顙魚養殖試驗及不同中草藥添加劑的投餵2006(12)54-56。
10.曹克舉以出色的水產養殖而聞名。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