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國民政府是由會員制建立的。
1927,四·壹二政變後,蔣介石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定都南京,否定武漢國民政府。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就職典禮。蔡元培代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授印,胡代表國民政府受印。成立大會上發表了《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關於定都南京的宣言》和《國民政府宣言》,提出了國民革命的四大方略:①革命軍民緊密合作;(2)創建廉潔政府;③主張保護國內產業;(四)保護農工團體的利益,幫助他們發展。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采用委員會制,成員有蔣介石、胡、、吳稚暉等12人,胡為政府主席,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吳稚暉為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政府由秘書長、財政部、外交部、民政部、司法部、大學和其他部門組成。政府區域包括江蘇、浙江、安徽(第壹部分)、福建、上海、南京、廣東和廣西。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拋棄了孫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發布“密令壹號”,要* * *產黨先行,繼續“清黨”,成為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政府。15年7月,以汪精衛為首的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與* * *產黨決裂。後來汪精衛表示願意與南京國民政府“和平統壹”,正好蔣介石宣布辭職,最終導致了南京與漢的合流。
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名義上是壹個統壹的中央政府,但實際上很難在全國實施其法令和軍令。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
1928 10,南京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主管中華民國的治理。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法院、考試院、監察院組成,主席1,委員10 ~ 12。同時,蔣介石被任命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三軍總司令。至此,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組織形式逐漸完備。6月20日,新疆楊增新,7月19日,熱河唐玉林,分別宣布換旗。65438年2月29日,張學良在奉天宣布東北改旗易幟,接受南京國民政府領導。31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司令。至此,南京國民政府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代表中國的合法中央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統壹,北洋軍閥勢力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抗日戰爭開始,1937年8月,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成立最高國防會議,由國民黨中央、國民政府、軍委各部門負責人組成,決定國防大政方針、國防經費、全國總動員等重大事項。1938年7月,國民政府公布了抗戰建國綱領,提出了堅持抗戰的各項方針政策。同時組織了全國參政會,聽取各黨派對國家大事的意見,有利於抗日和民主。另壹方面,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政府開始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 *的政策,不斷制造各種慘案,打擊* * *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對此,中國* * *產黨和壹切民主力量與之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堅決鬥爭。
蔣介石獨裁
193112月15由於九壹八事變的輿論壓力,蔣介石辭去國民政府主席壹職,由林森繼任,1932年12月28日事變後,國民政府壹度遷都洛陽。其間,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在洛陽召開,蔣介石連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兼軍事參謀總長。
1939 65438+10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決定組織最高國防會議,取代最高國防會議。最高國防委員會可以指揮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國民政府五院和軍委各機構,從而取代國民政府的壹切權力。最高國防委員會主席是蔣介石。
1943年八月,林森死於重慶。同年9月,蔣介石當選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三軍元帥,軍委主席兼行政長官,兼國民黨主席,實現了壹黨壹政壹軍專政。在165438+10月的開羅會議上,蔣介石的政治威望達到了頂峰。
1946 165438+10月召開“國民大會”制定憲法。1947,1年6月,國民政府頒布《中華民國憲法》,迎合了蔣介石獨裁的需要。4月,根據憲法,頒布國民政府組織法,正式改組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任政府主席。
1948年制定憲法後,南京國民政府改名為總統府。
1948年3月29日,國民政府在南京召開“制憲會議”,選舉蔣介石為總統,李宗仁為副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