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如何界定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如何界定股權轉讓協議的效力

1.股權轉讓協議應該包括哪些內容?股權轉讓協議壹般應包括以下內容:(1)雙方基本情況,包括轉讓方和受讓方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國籍等。(2)公司概況和股權結構。(3)轉讓方的通知義務。(四)股權轉讓份額、股權轉讓價格及支付方式。(五)股權轉讓的交付期限和方式。(六)取得股東身份的時間約定。(7)股權轉讓變更登記及實際交接手續的約定。(8)股權轉讓前後公司債權債務的約定。(九)股權轉讓的權利義務約定。(10)違約責任。(11)適用法律糾紛解決。(12)通知義務及聯系方式協議。(13)協議的變更和終止。(14)協議簽署地點、時間及生效時間。2.股權轉讓合同什麽時候生效?股權轉讓合同不屬於生效前應當辦理審批登記手續的合同,故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3.股權轉讓合同生效是否意味著股權轉讓已經實現?並不意味著。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意味著股權轉讓合同對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即轉讓方有權轉讓股權,受讓方有支付對價的義務,但此時股權尚未轉讓。只有完成上述操作並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後,受讓方才能真實有效地行使股權。4.如何界定股權轉讓協議1的效力?股權受讓方能否以“股權轉讓未經其他股東同意”為由請求確認股權轉讓合同無效?《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向公司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其股份時,應當取得其他股東過半數的同意,並行使優先購買權。這是股權轉讓時公司其他股東享有的權利。基於上述原因,股權轉讓無效或異議之訴通常應由公司其他股東提起,而不是由其他民事主體提起。受讓方只能就股權轉讓合同本身提起確認、無效或履行支付的訴訟,不應有權提起本應由公司其他股東提起的無效確認訴訟。2.股東名冊變更的法律性質及其對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需要經過股東名冊變更、公司章程變更和工商登記變更三個程序。《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據股東名冊主張行使權利。”可見,股東名冊的作用是調整公司與股東之間的關系,是股東資格被公司接受的基礎。股權轉讓合同是股東將其在公司中的股東權益轉讓給他人,他人從中取得股東資格的合同。性質上是債權合同,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之間會產生債權債務關系。股權轉讓合同生效時,應當依照合同法的規定予以確認。《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因此,雙方就股權轉讓達成協議時,在簽訂轉讓合同時生效。變更股東名冊是股權轉讓合同的履行內容,不是生效要件,是否變更不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股東名冊的變更使受讓方能夠現實地取得股權,從而享有和行使股東權利。章程的變更性質與上述類似。3.工商變更登記的法律性質及其對股權轉讓合同效力的影響?《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辦理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可見,工商登記是壹種公示行為,對外具有對抗作用,具有證明性質,而非創造性質。不登記不會導致整個商事行為的無效,但該事項本身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股權轉讓合同是股東將其在公司中的股東權益轉讓給他人,他人從中取得股東資格的合同。其性質屬於債權合同,合同生效後當事人之間就會產生債權債務關系。股權轉讓合同生效時,應當依照合同法的規定予以確認。《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因此,雙方就股權轉讓達成協議時,在簽訂轉讓合同時生效。因此,工商登記是否變更,既不影響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也不影響股權的取得。4.“陰陽”股權轉讓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股權轉讓雙方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簽訂的兩份(甚至更多)內容不同的合同,稱為“陰陽合同”。壹般情況下,公開的“積極契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另壹種是只存在於當事人內部的“隱性合同”,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比如為了規避相關法律法規而提交工商登記的壹份“正合同”,比如為了阻止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而簽訂兩份價格不壹致的合同。實踐中,為方便工商登記或滿足工商部門格式要求而簽訂的兩份不同的合同或簡化版本,如其股份數量、價格等完全壹致,不能認定為“陰陽合同”。“正約”的法律效力:“正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只是出於不正當目的而簽訂,屬於當事人惡意串通。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合同無效: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條款無效的,可以申請撤銷。“隱性合同”的法律效力:“隱性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真實意思的表示,只要沒有其他無效因素,壹般應認定為有效。但第三人能否對合同效力提出異議,應具體分析。對於逃避法律法規中“隱性合同”進行虛假工商登記或偷稅漏稅的,不應否定合同的效力,而應根據合同內容重新登記納稅。對於“隱性合同”為了防止其他股東搶先受讓,因為合同的履行肯定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合法權利,其他股東可以向法院申請撤銷,使合同無效。
  • 上一篇:融資租賃的十大風險點
  • 下一篇:如何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鬥力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