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理論聯系實際,註重現實意義
畢業論文的選題非常廣泛,社會生活、經濟建設、科學文化事業的各個方面和領域都可以作為論文的選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為實踐服務。因此,科研選題首先要註意理論聯系實際。
第壹,註重題目的實用價值,選擇壹個有實際意義的題目。
所謂論文的實用價值,是指選題要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要受到千百萬人的關註,特別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這類問題反映了壹定歷史時期和階段社會生活的焦點和熱點,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用我們的理論知識去研究它,提出自己的見解,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我們來說是很有意義的。這樣既能使我所學的書本知識得到實際應用,又能提高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具有現實意義的選題來源有三: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抑制通貨膨脹、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廉政建設等。二是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工作實踐中遇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比如從事農業工作的同誌,會遇到農村土地規模經營、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青少年教育、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鄉鎮企業技術改造等問題。三是作者本人在工作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如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方法和藝術、職業道德教育等等。
在選擇有實際意義的課題時,要註意三個方面:
壹是關系黨和國家或者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這類問題關系到國家的發展方向和速度,是公眾關註的熱點,因此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比如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前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黨的工作重心轉移,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吸收國外經驗和技術,引進外資,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在當前貫徹落實十四大和十四屆四中全會精神中,要註重建立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改革開放、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加強法制建設,反腐倡廉,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和宣傳,等等。
二是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這類問題雖然不是整體性的,但卻是人們關註的,或者期望解決的,或者有疑惑需要從理論上探討和解答的問題。比如經濟體制改革中的壹些具體政策,比如工資改革、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免費醫療制度改革、價格調整、住房制度改革、城市建設、社會保障、法制教育等等。還有各行各業的經驗總結、改革預測、研究決策等等。另外,有些話題看似具體瑣碎,卻關系到很多家庭,也可以作為話題。比如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問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勤儉持家的問題。
第三,雖然具體,沒有引起社會關註,但代表了壹定的傾向。壹種?
第二,要註重題目的理論價值。我們強調題目的實用價值,並不意味著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也不主張題目壹定要有直接效益。作為論文,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不同於工作總結和調研報告。壹般來說,它由三個要素組成:論點、論據、論證。文章要以邏輯思維為基礎,在事實的基礎上展開嚴謹的推理過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它側重於探討和研究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闡述自己對這些規律的認識和理解,在認識中給人以啟迪。
因此,在選擇現實話題時,還應考慮其是否具有理論和認知價值,即是否具有普遍意義,能否進行理論分析和綜合,從個別到壹般,從具體到抽象。有些題目不壹定與現實直接相關,也不壹定有直接的實際用途,比如歷史問題、經典、外交問題的研究。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主題可以表達某種趨勢,或者對現實有借鑒意義,所以具有理論價值,這樣的選題當然可以選擇。我們要反對的是脫離實際、咬文嚼字、繁瑣考證、追求時尚等毫無意義的東西。
第二,勤於思考,刻意創新
畢業論文的成功、質量和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文章是否具有創新性。所謂新穎,就是在論文中表達妳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觀點。有了新穎的觀點(即能在某壹方面或某壹點上啟迪人),文章就有了靈魂和存在的價值。對於文章的新穎性,我們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壹,觀點、題目、材料、論證方法都是新的。這類論文寫得好,價值高,社會影響大,但是寫起來很難。選擇這類題目,作者必須對某些問題有深入的研究,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寫作經驗。對於畢業論文,受條件限制,選擇這類題目要非常慎重。
二、用新材料論證老話題,從而提出新的或局部的新觀點、新看法。比如,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是前幾年研究的熱點之壹,產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壹個老主題。但也有人敏銳地抓住了企業實行股份制後職工思想的波動和變化,收集了大量新的第壹手材料,寫了壹篇關於股份制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點和方法的論文,讀了讓人耳目壹新。
第三,用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的題目,從而得到全部或部分新的思路。例如,在工人思想政治工作這壹主題上,壹些學生針對近年來紡織行業工人結構的變化,從自然半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小生產者向產業工人轉變、農村向城市轉變等不同角度,分析論證了農民合同工的思想特點及其對整個工人思想的影響,探索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措施。這篇文章也是創新的。
第四,質疑現有的觀點、資料和研究方法,可以啟發人們重新思考問題,雖然沒有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要找到創新話題,首先要善於觀察。社會生活就像壹個萬花筒,變化無窮。事物及其各領域、各方面的矛盾都是不斷運動、變化、發展的。舊的矛盾解決了,新的矛盾產生了。在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新舊體制的轉換、市場經濟的發展、黨風和社會風氣等。不僅原有的理論需要重新認識和發展,還需要創造許多新的理論。要善於觀察,勤於思考,以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在事物的運動和發展中尋找適合自己寫作的創新型畢業選題。
其次,要善於積累和分析數據。歌德曾經說過,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是常青的。過去已經形成的理論,包括教科書上的壹些觀點,是可以隨著實踐的發展和研究的深入而重新認識的。這就需要我們平時註意收集、積累、分析數據。要搞清楚別人寫了什麽,有什麽論點,爭議和分歧的焦點是什麽,目前國內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等等。
在對已有成果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以他人認可的成果為出發點,在前人和他人知識的基礎上撰寫有自己見解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