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開拓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有健康的身體,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何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中教育研究者必須攻克的難題。迄今為止,還沒有壹個完整的科學的道德養成教育體系。這樣,在討論教育思想的時候,我就談壹個個人粗淺的觀點。現在大學生中有很多獨生子女。隨著物質生活的改善,孩子們需要什麽就給什麽。大多數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了壹些孩子自私、狹隘、排外的習慣。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別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引導。高校作為培養四化人才的搖籃,在人才質量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然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對人才質量起著重要作用。高尚的道德品質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形成的。我們在大學期間學習英國榜樣,趕上先進,加強道德修養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影響學生。成人教育學院作為壹個特殊的學院,在招生方面有其特殊性。所以對老師的要求就更嚴格了。作為老師,他們首先忽略了修養。怎樣才能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目前,許多教師只重視書本的教學任務,而忽視思想道德教育。老師在臺上,壹些學生說話、看小說、吃零食等不文明行為是對老師勞動成果的不尊重,應該受到嚴厲譴責。但是學生畢竟是受教育的。如果老師不說話或者懶,那就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教師不僅承擔著教學任務的責任,還承擔著育人的義務。如果學生養成了這些壞習慣,他們去工作後怎麽能擔負起四化建設的重任?因此,應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其次,建立科學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貫穿大學教育始終,設置相應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材,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因材施教。我們象牙塔裏的學生是我們偉大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大學階段是我們大學生形成價值觀和人生觀的重要階段,我們高校教育工作者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由於中國經濟落後,教育投資與發達國家相比是杯水車薪。畢竟教育體制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畢竟進入大學教育的學生都是激烈競爭後的贏家。在中學階段,教育是基於“以海為中心”的策略。家長和老師普遍認為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生,其他缺點都被好成績掩蓋了。這叫“用優異的成績掩蓋壹切醜陋”,讓學生進入大學後樂在其中,沒有負擔放縱自己。因此,我們的大學教育應該著眼於從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最後,加強學習氛圍,讓大學生向英語學習,趕超先進,自覺提高道德修養。過去向雷鋒、孔繁森學習,也在人們心中掀起了壹股浪潮。我們今天的大學教育中學習先進和英國模式的活動怎麽樣?目前看到的也只是學術報告、信息交流等專業技術報告。而社會各界先進事跡的報道在我們大學的講座上幾乎看不到,只能在報紙和新聞上看到。特別是最近在中國發生的非典災難,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個非常時期出現的白衣天使的先進事跡,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學習。他們的道德品質是如此的高尚,我們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在非典之後邀請這些“白衣英雄”走進我們的學院,給我們的當代學院上壹堂生動的思想道德教育課。像這樣的活動應該多開展,這對我們當代大學生影響深遠。以上觀點和意見是我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發展的有益探索,為我國高校的質量發展註入了生機和活力,必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的跨世紀走向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共中央發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反映和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規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貫徹《綱要》,要重視重點群體和重要環節。“思想道德修養”課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是大學生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必要環節。我們要緊密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實際,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認真貫徹綱要。第壹,要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掌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當前大學生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以理想和道德為主要形象。然而,隨著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大學生在道德問題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顯增多。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要實事求是地調查分析,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對於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壹些道德觀點和傾向性問題,要進行深入分析,給予正確回答。在摸清高校思想道德狀況、研究其形成特點和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根據《綱要》的要求和德育工作的總體目標,規劃和確定高校德育工作的內容、要求、原則和方法,在培養大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規範上形成壹定的遞進層次的目標。二是要豐富和拓展“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教學內容。《綱要》在總結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應該說,公民道德和社會主義道德體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這就要求我們豐富和拓展教學內容,在現有基礎上加強研究,充分說明為人民服務是公民道德建設的核心,集體主義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五愛”是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每個公民應承擔的法定義務和道德責任,“三德”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第三,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要把握和突出德育重點。綱要提出的“愛國守法、禮貌誠信、團結友善、勤奮自強、敬業奉獻”20字基本道德規範,既包含了傳統美德和革命道德的內容,又弘揚了時代精神,體現了時代特征。我們要註意,這20個字的基本道德規範,並不是在《綱要》中表述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而是表述在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中。這反映了這些基本道德規範在當前公民道德建設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也說明了這些基本道德規範是當前公民道德建設中的壹個重點工程,當然也應該是我們教學中的壹個重點。第四,要改進和創新“思想道德修養”課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應該是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既要搞好課堂教學,傳授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思想理論水平,又要根據大學生的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他們參加適當的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他們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引導他們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言傳身教。五是推進和深化“思想道德修養”課建設。《綱要》在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則上提出了“六個堅持”。這些原則應在教學內容中得到體現和落實,其基本精神和要求對“思想道德修養”課的建設也具有指導意義。要遵循“六個堅持”,正確認識和處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中理論與實踐、繼承與創新、建設與批判、自律與他律、先進性與廣泛性、壹元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切實增強教育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主動性、實效性和時代性,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不斷提高和道德境界的不斷升華。
上一篇:2023年農村宅基地建房的最新政策是什麽?下一篇: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人口密度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