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什麽是法治思維,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

什麽是法治思維,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思維

壹、什麽是法治思維?

法治思維以法律為判斷是非、處理事務的準繩,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於運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推動工作。

什麽是法律思維?簡而言之,法治思維是將法治的各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基於法律規範的邏輯理性思維方式。因此,法治思維需要以法治理念為基礎。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雖然對法治概念的理解並不完全壹致,但對其核心內涵有壹個基本的認識,包括精神、實體和形式。就中國而言,經過30多年的努力,法治的概念已基本形成。這是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二、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思維

1,從個人層面來說

業余時間學習法律知識,做壹個懂法律的人。沒事的時候可以學習壹些法律知識,可以從書本上獲取,也可以在電視或電腦上詳細閱讀,吸收未知的法律知識。

多參加法律實踐活動,鍛煉自己的法律思維能力。參加學校法律社團開展的法律實踐活動,鍛煉妳的法律思維能力,頭腦清醒,理性分析各種事情始末之間所涉及的法律知識。

理想思維,理性分析,凡事講究證據,分析法治思維。遇到不同的案件,理性分析事情,不要說不存在的,沒有理論支撐的話,凡事講求證據和物證。

多看法律案例,看壹個案例背後的故事,做思維分析。看壹些經典案例,挖掘背後的法律知識。從頭到尾,看看過程有沒有讓妳對法律有新的認識。

2.從學校層面來說。

開設法律相關課程,讓大學生積極參與,督促大學生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在學校裏,妳可以報名參加關於法律知識的課程,或者報名參加法律社團,讓自己不斷學習法律知識,敢於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開展這個現場普法,讓大學生盡力,還有專門的老師來講。在學校裏,我們會開展壹些普法的情節,讓大學生成為主角,從而進行普法宣傳,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法治意識,善於運用法治思維。

擴展數據

法治思維的六個維度

1,法治思維是壹種規則思維。

任何法律都必須從預設的規則開始,明確告訴人們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怎麽做。有了法律規則,人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後果有了穩定的預期,就會相應地調整和規範自己的行為。

2、法治思維是壹種程序性思維。

法治思維要求重視程序,充分發揮程序的功能。在遇到有爭議或有爭議的問題時,即使是非分明,也要善於考慮程序性的處理方法,讓爭議各方平等發表意見。

3、法治思維是壹種權利思維。

法治不僅賦予權力,也制約權力。公權力使者不得在法律之外設定權力,不得在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情況下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要認清權力的本質和限度,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法治觀。

4、法治思維是壹種責任思維。

權力與責任對等,權力必須負責。要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終身問責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或長期拖延依法決策,造成重大損失和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行政首長、其他負有責任的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5、法治思維是壹種理性思維。

壹方面要遵守規則及其邏輯,不要被感情因素左右。另壹方面,要註意價值平衡,各種價值與正當利益的合理平衡,這就要求我們依法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個體與壹般的關系。

6、法治思維是壹種建設性思維。

建設性思維是以建設社會和修復受損社會關系為目的的思維。中國的調解制度、社區矯正制度和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旨在解決糾紛、維護權利和實質性解決社會問題,體現了清晰和建設性的思路。

百度百科-法律思考

  • 上一篇:網絡名人的“大紅大紫背後”是誰
  • 下一篇:失信者可以成為清算組成員嗎?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