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審計常識

審計常識

1.審計基礎知識:審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審計程序(即審計方法)可分為:

(1)檢查

檢查是指註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產生的紙質、電子或其他介質形式的記錄或文件,或實物資產的審查。

檢查記錄或文件的目的是核實財務報表中包含或應該包含的信息。

1.檢查記錄或文件可以提供不同可靠性的審計證據,審計證據的可靠性取決於記錄或文件的來源和性質。

2.檢查內部記錄或文件時,其可靠性取決於生成該記錄或文件的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使用檢查作為控制測試的壹個例子是檢查記錄以獲得關於授權的審計證據。

3.有些文件是表明資產存在的直接審計證據,如構成金融工具的股票或債券,但檢查此類文件不壹定能提供關於所有權或估值的審計證據。

4.對有形資產的檢查可以為其存在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但不壹定能為權利義務的確定或估價提供可靠的審計證據。

(2)觀察

1.觀察,是指註冊會計師對相關人員從事的活動或程序進行觀察。例如,觀察客戶執行的庫存盤點或控制活動。

2.觀察可以為相關流程或程序的實施提供審計證據,但觀察提供的審計證據僅限於觀察發生的時間,被觀察人的行為可能會受到觀察的影響,這也會限制觀察提供的審計證據。

註:壹般觀察程序旨在實施內部控制。主要用於了解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

(3)詢問

1.詢問是指註冊會計師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的知情人獲取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並對回答進行評價的過程。

2.知情人對詢問的答復可能向註冊會計師提供尚未獲悉的信息或支持證據,也可能提供與註冊會計師已獲得的其他信息有重大差異的信息。

3.當詢問管理意圖時,所獲得的支持管理意圖的信息可能是有限的。在這種情況下,(1)知道管理層過去所聲稱的意圖的實現,(2)選擇某壹特定措施時所聲稱的理由,(3)實施某壹特定措施的能力可以為確證通過詢問獲得的證據提供相關信息。

對於某些事項,註冊會計師可能認為有必要從管理層和治理機構(如適用)獲得書面聲明,以確認口頭詢問的答案。

(4)確認函

1.確認函是指註冊會計師直接從第三方(被調查人)處獲得書面答復作為審計證據的過程,書面答復可以是紙質、電子或其他媒介形式。

2.當其目的在於識別與特定賬戶及其項目的余額相關時,確認通常是相關的程序。然而,確認不必限於賬戶余額。例如,註冊會計師可能要求確認被審計單位和第三方之間的協議和交易條款。註冊會計師可以在確認函中詢問該協議是否已修改,如已修改,請被調查人提供相關詳細資料。

3.確認程序也可用於獲取不存在某些條件的審計證據,如不存在可能影響被審計單位收入確認的“幕後協議”。

(5)重新計算

重算是指註冊會計師在記錄或文件中檢查數據計算的準確性。重新計算可以手動或電子方式完成。

(6)重新執行

再執行是指註冊會計師獨立執行程序或控制,作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壹部分。

提示:重放只能用於質控測試。

(7)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註冊會計師通過研究不同財務數據之間、財務數據與非財務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來評價財務信息。分析程序還包括通過調查確定的與其他相關信息不壹致或嚴重偏離預期數據的波動和關系。

2.審計知識

審計是在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多級管理分權體制下形成的經濟責任關系下,基於經濟監督的需要,為確認和解除責任人的經濟責任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壹種經濟監督活動。

經濟責任,又稱審判責任、管理責任和財務責任。經濟責任是指在物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對分離的情況下,物業所有人(即受托人)將物業管理權委托給物業管理人(即責任人)而形成的壹種責任關系。

責任人與受托人之間的經濟責任關系是通過法律、法規、合同、組織原則、習慣或非正式的道德義務等多種方式建立的。經濟責任關系壹旦確立,責任人應始終以最大善意履行自己的職責,根據責任關系實事求是地報告自己的經濟收支活動和結果;專員需要從自身的目的和利益出發,對經濟收支活動和結果的正確性和合理性進行核實和驗證。

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壹個獨立的第三方來執行,以確認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因此,經濟責任關系是因接受財產物資的委托而產生的,具體體現為受托人與責任人的權利義務關系,即:(1)受托人既有對受托財產物資的收支進行檢查監督的權利,又有對責任人進行救濟的義務;(2)責任人既有要求對其收支行為和結果進行審計以免除其責任的權利,也有接受委托審計的義務。

審計人員作為第三人介入經濟責任關系,使責任人與受托人之間,能夠順利履行減輕或確認責任人對受托人的經濟責任的職責。這樣,審計人員、負責人和審計人員就構成了審計關系。

因此,經濟責任關系使得人類的審計思想有可能產生牛並被抓住。“審計因‘審判責任’的發生而發生,因審判責任的發展而發展。”

也就是說,沒有經濟責任關系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審計思想、審計行為和審計制度的產生和發展。隨著經濟責任關系的社會化和清晰化發展;審計將在適應打破經濟責任關系的需要中不斷成熟和完善,充分發揮審計的重要職能。

但是,經濟責任關系的存在只是為審計思想和行為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審計的發生還取決於階級和國家產生後經濟監督的客觀需要。

3.審計應具備哪些相關知識?

1,審計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首先要有道德素質。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正義感是審計人員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審計是壹個得罪人的事業。在審計過程中,難免暴露和查處壹些違紀問題,遇到各種阻力和壓力。審計人員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敢於執法,做國家資產和人民利益的忠誠衛士。

其次,要有壹定的業務知識和能力,不僅要熟悉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還要有審計的專業技術知識,有壹定的理解、分析和判斷能力。準確理解法律法規的基本精神,處理法律法規的適用和事實,對被審計對象作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審計評價。

2.審計人員應具備的特殊素質。在具備了基本素質和能力後,審計工作能否向更高層次發展,取決於審計人員是否具備從事審計工作所需的特殊素質。第壹,要有職業敏感度。

面對給定的審計材料,為什麽有的人能很快找到切入點,有的人能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原因在於個人觀察問題的敏感性,需要長時間的知識積累和實踐。第二,要有見地。

在敏感的基礎上,進壹步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有壹些洞察力。敏銳的洞察力可以幫助審計人員找到解決問題的重點,即從哪裏入手才能有效獲得對問題正確判斷的依據。

第三,要有高度的綜合判斷。判斷能力不僅僅是簡單的分析判斷,還需要從微觀層面去識別,需要從宏觀層面去分析問題的產生和發展。對被審計單位所在行業的現狀有不同程度的研究,能掌握審計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在整體分析的基礎上,對所掌握的材料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從而準確處理問題,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如果我的回答對妳有幫助,請點擊下面的“贊”。謝謝妳。妳的收養是對我的巨大支持。

』。

4.督導結束後需要做什麽?

1.再次觀察盤點現場,確定應納入盤點範圍的存貨是否全部盤點完畢;

2.獲取並檢查已填寫、作廢和未使用的庫存表單的編號記錄,確定是否連續編號,了解所有已發出的表單是否已收回,並與盤點匯總記錄進行核對。

3.審查盤點結果匯總記錄,評價其是否正確反映實際盤點結果。

4、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以確定存貨日和資產負債表日之間的存貨變動是否得到正確記錄。

5.被審計單位的清查方法和結果被認為無效的,應當提交被審計單位重新清查。

5.關於審計研究的幾點建議

(壹)掌握專業知識

審計以邏輯性強、難度高著稱。學好這門課,順利通過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必須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這裏的專業知識。既涉及“審計”課程,也涉及“會計”課程,兩種知識在審計命題中的比重分別約為60%和40%。

1.應掌握的審計知識包括:職業道德的要求;審計重要性的確定;主營業務收入的分析性復核和截止測試;應收賬款確認程序的運作和實施;對信訪結果的評價和處理;應付賬款的分析性審查,搜索尚未記錄的應付賬款;執行固定資產分析性審查程序,審查固定資產擔保、抵押、租賃等與所有權相關的內容;成本和費用的分析性審查;存貨監管計劃的編制和存貨監管程序的實施,特別是特殊類型存貨的特殊監管技術;存貨的截止日期測試;投資的分析性審查、分類和註釋披露;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的分析審查、未清銀行存款的追蹤、銀行存款確認程序的功能和實施技術;期初余額、關聯方及其交易、或有事項、後期事項和持續經營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審計差異的分類和匯總;確定審計意見類型,編寫審計報告的解釋性段落和強調性段落;貨幣資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等的具體核銷程序。、編制驗資報告解釋性段落、拒絕出具驗資報告;填寫註冊資本相關清單,寫驗資說明;實施內部控制審計程序,確定審計意見,編制審計報告等。

2.應掌握的會計知識包括:主營業務收入的確認;應收賬款賬齡的確定、賬齡的對照關系、賬齡與壞賬準備的關系;壞賬準備計提方法的應用和變更,壞賬損失的確認和處理;固定資產增減變動的核算,後續支出的核算,減值準備的計提,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的核算;累計折舊計提方法的選擇、應用、修改和計算;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和修改以及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借款費用、應付債券、股票發行費用、資本公積和盈余公積的計提和使用的會計處理;投資的入賬價值和會計處理,投資收益的確認和計算,投資核算方法的選擇和變更及相關會計處理,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銀行對賬單的編制;債務重組、非貨幣性現象、關聯交易、合並會計報表的勾對關系、現金流量表的勾對關系、預計負債、審計差異的確認、重分類調整分錄的編制等特殊事項的特殊會計處理。

3.應熟悉和了解的審計理論知識包括: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識別,財務報表目標和項目目標的確定;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內容;審計證據可靠性的比較與識別;編寫、審核和查閱審計工作底稿;分析性審查程序的應用;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結果對實質性測試的影響。內部控制的研究和評估;抽樣風險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屬性抽樣和變量抽樣的操作步驟和計算,內部控制缺陷的識別和評價等。

4.審計知識應包括: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影響審計證據特征的因素;審計風險及其要素的分析與引導;獲取審計證據的程序及其使用的分類;審計計劃的內容和初步審計策略的確定;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序和要求,控制測試的對象、程序、範圍和時間,對控制風險進行初步評估、再評估和進壹步評估;管理建議書的內容,管理建議書與審計意見的區別;管理層對管理層陳述的內容及其對審計意見的影響,審計報告的格式;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審計報告日期的確定;期後發現事項的處理,專項目的審計報告的編制,驗資報告的作用和局限性,驗資報告引言、範圍和意見段的編制;盈利預測審計的主要程序及盈利預測審計報告的編制等。

6.審計知識問答3。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壹般應根據幹部管理部門的具體要求、領導人員的實際情況和與領導人員經濟責任的相關程度確定審計重點。審計的重點內容壹般包括:

(1)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

(2)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3)對外和資產處置。

(4)收入的分配。

(五)內部控制制度及其執行情況。

(6)與資產、負債和盈虧目標責任制有關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

(7)重要經濟決策和重大經濟事項的程序和效果,是否存在重大決策失誤和國有資產重大損失。

(八)領導人員的廉潔自律情況,是否有侵占國有資產和違反經濟法規的行為。

(9)黨委或委托部門要求的其他內容。

  • 上一篇:社會調查報告(或時政短文)2000字
  • 下一篇:水利工程的責任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