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法律諮詢服務網 - 法律諮詢 - 食品安全的根源是法律還是道德?

食品安全的根源是法律還是道德?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第壹要務。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根源是法律監管不足還是道德淪喪?“小嶽躍”事件反映了社會問題。有必要為“好人”設置法律防火墻嗎?這些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社會熱點,在上海律師辯論賽半決賽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辯論。

食品安全中的法律與道德

開場辯論針對的是大家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

從法律的角度,鄭方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由法律監管不力造成的。中國雖然不缺法律,也不缺執法,但是系統的法律監督應該是及時的,科學的。沒有監督,就意味著有效的監督。目前我國食品標準落後,監管混亂,預警機制缺失,監管部門職責不清,處罰力度明顯不足,都是食品監管不力的表現。

有些食品安全問題與道德有關,有些則與道德無關。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有時是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可見道德不是主要原因,有時甚至連原因都不算。”鄭方說,即使某人道德水平不高,只要法律監管有效,食品安全問題就不會發生。如果法律讓人們看到違法成本低,收益高,他就會被感動。客觀上,即使行為人用心去行動,如果市場準入機制足夠嚴格,那麽有毒有害食品是無法流向市場的。“蒸饅頭時讀《道德經》,做菜時讀《聖人訓》。食品安全不是問題嗎?全面覆蓋、全責是杜絕食品安全問題的基礎。”辯論者機智的話語贏得了觀眾的掌聲。

另壹方面,反對的壹方認為,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由道德淪喪造成的。爭論的話題有兩個:“主要的”和“引起的”。“因”表示要探究原因,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主要”說明食品安全的原因真的很復雜,我們要討論的是眾多原因中最根本的壹個。不能簡單地把食品安全中的各種表象等同於原因。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令人擔憂和憤怒的是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而引發的人為食品安全事件。

駭人聽聞的事件背後,是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貪婪和貪婪;作為監管人員,執法人員與黑心商家勾結,或者有機會查處就放過。面對這種道德淪喪,法律的監督早已成為壹個道高壹尺魔高壹丈的遊戲,忠於職守、誠實信用成為奢談,這才是問題的根源。“丈夫出軌是他的花花公子。是不是100的老公出軌都是因為老婆監督不好?”反方辯手針鋒相對,指出執法不嚴實際上是壹個職業道德問題,是執法人員不執法,徇私舞弊,拋棄了應有的職業道德。如果把這個歸咎於法律,那就離真相越來越遠了。生產環節很重要,是商家道德淪喪導致了食品安全問題。

是否應該為“好人免責”立法

彭宇案已經讓扶老人成為壹種“高危行為”。“小悅悅”事件反映的是社會的冷漠還是人們的心有余悸?在第二場比賽中,我們討論了這種社會“奇怪現象”。"立法豁免好人有什麽好處和壞處?"

值得壹提的是,廣場選手都是來自前幾輪失利隊伍的優秀辯手。這支由復活球員組成的“全明星隊”,從大家關心的“小嶽越”事件入手,用感性的口吻表達了社會對好心人的呼喚,以及好心人免責立法的必要性。“要為好人提供制度保障,讓好人不再有後顧之憂。每個人心中都有壹顆善良的種子。通過立法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我們想對小嶽躍說,愛還在,天使回來了。”

鄭方提出的壹組網絡調查數據證明,在“善意”引發的爭議中,“善意不能做什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演變為社會知識,因此善意的免責立法可以讓善意做好事不再有後顧之憂,善意做好事不再承擔巨大風險。“如果救人成了高危行為,我們是不是應該掉頭就走?”正面的反問讓觀眾感同身受。“讓社會多壹些好人,讓社會多壹些溫暖,利弊不言而喻。”

反對的壹方更多的是從法律的理性角度進行反駁。在反對派看來,為好人立法弊大於利。首先,這是重復立法。目前關於好人的法律規定有十幾條,分散在很多法律中,沒有法律空白。“道德有病,卻讓法律吃藥。中國已經有了綜合立法。立法不能推到極致。”其次,這是極端立法。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專門為好人立法,很容易產生淩駕於法律之上的特權階層。“好人壹生只能是福,不能是法。否則,道德會繼續下降,法律會莫名其妙地‘倒下’。”反對的壹方認為“相比立法,普法更為迫切。”

最終,黃浦盧灣隊和閔行洪敏隊獲勝。3月17日,獲勝隊伍還將上演冠軍爭奪賽,浦東2和復活選手聯隊也將在同壹天爭奪季軍。

專家評論

這是在搶奪辯論的邏輯戰場。

觀眾在看熱鬧,在場的專家在聽“門道”。本次比賽延續了專家點評的模式,點評成為了整個比賽的點睛之筆。

比賽開始前,市律協會長盛指出,本次辯論賽的題目兼顧了法律的專業性和社會性。雖然只有100左右的律師到場,但他們背後有壹個強大的支持群體,包括研究和解剖話題、確立辯論思路、教授辯論技巧的教練。前三輪比賽特別精彩,很難說。為此,大賽特別設置了復活機制,從失利隊伍中選拔優秀辯手組成復活隊。這也符合大賽發現、訓練、培養人才的目的。

第壹場比賽結束後,參加過首屆全國律師辯論賽並獲得冠軍和優秀辯手獎的周誌明律師首先發表了評論。他的評論是從風格、邏輯、美感三個角度來說的。“這是壹場非常有趣的辯論,我們每天都遇到。作為社會毒瘤,如何找到其病因。”正面論證之初提出三種觀點,法律現狀已經影響和推動了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並不都與道德有關。道德好壞,只要得到法律監管,就可以避免食品安全問題。“這是壹個搶奪辯論的邏輯戰場。”另壹方面,反對的壹方抓住了兩個核心點:主要和原因。“100治安問題,大多是人為道德因素造成的。道德淪喪在先,法律滯後,道德淪喪貫穿生產銷售全過程。”雙方用排比來增強辯論的氣勢,圍繞爭議的焦點提升辯論的層次,讓比賽充滿了張力。

第二場比賽的解說員王戎律師是十年前贏得全國比賽的上海律師辯論隊的教練之壹。作為辯論專家,他對於第二輪辯論也是充滿了感慨。他認為爭論圍繞著“社會疾病”展開。正反壹方偏感情,壹方重理智。他們在對辯論的理解和認識上下了很大功夫,這是進步的,令人耳目壹新的。“辯論結束後,我想社會各界都會對立法有新的認識,我為我的職業感到驕傲,為它能促進法治感到自豪。”

比賽還邀請了公眾作為特別觀察員。東方衛視著名主持人羅欣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為食品安全的底線是監管,道德更重要,而好心人的免責立法可以取其長,攻其短。是否好心人也要看主觀動機。羅欣認為,辯論賽的目的不是比較輸贏,而是思考和啟發辯題,包括辯友、發現人才、傳播規律。

  • 上一篇:審計監督與法律監督相銜接的工作機制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 下一篇:安徽省勞動保障監察辦法
  • copyright 2024法律諮詢服務網